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小梅 《广东教育》2006,(7):109-11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像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一样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碳、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基础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知识梳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也是非常繁多的,但根据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碳、硅、氯、硫、氮等常见的重要的几种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内容比起旧教材已经有了很大的压缩。下面我们按照:非金属  相似文献   

3.
知识梳理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像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一样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碳、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基础概括如下:   ……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像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一样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碳、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基础概括如下:一、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二、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氧化物性质CO CO2SiO2SO2SO3NO N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无色晶体,很高熔点沸点和硬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无色固…  相似文献   

5.
卤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复习好本章知识,将为复习其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知识和方法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知识要点] 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复习时,可通过以下思路,编织本章的知识网络. 物质结构→晶体类型→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其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知识.如:[考点分析] 在历年的高考中,本章知识与能力测试点和测试方式主要有: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原子的互称,是指具体原子.在自然界中,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分数(丰度)为一定值…  相似文献   

7.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多,靠死记硬背很难学好.复习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理论去引领元素化合物知识,按照"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从而用花更少的时间掌握这部分知识.可采取两条主线,即非金属知识主线与金属知识主线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8.
何上生 《广东教育》2006,(7):104-108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体系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淑春 《中学理科》2006,(12):37-48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和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和实验都离不开它,所以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不能只通过做些题目就过去了,应注重的足归纳总结.因为这部分知识既多又杂,最令同学们头痛.复习时首先从课本入手,熟记课本上重要化学方程式、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及操作细节,其次是构建知识网络,可通过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酸)→盐为线索,进行总结归纳.复习具体的单质和化合物时,既可以从“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同时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近几年来看,元素化合物初中重在H2、O2、C、CO2、CO3^2-,高中重在Na、Mg、Al、Fe、N、P、S、Cl、C、Si上做章.第三要关注工业生产并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往往由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零散,要求记忆的较多,且又在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忽略对其进行系统复习、归纳,以致在高考中造成严重失分.因此在复习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知识模块,是中学化学的主干内容。在人教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共占有8章21节,涉及100多个知识点,可以说是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难于记忆,更难于掌握和运用。教学中需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创新复习模式。学案导学自主复习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一背景之上,通过启发、引导、创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自主归纳解题规律,自主拓展与创新,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学案导学复习模式的主要过程为:教师提出复习要求(学案)→学生自主串接主干知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题例示范→学生自主归纳解题规律→拓展练习→学生自主反思与创新,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主要内容有:氧、氢、碳及其重要化合物;铁及铁合金:酸、碱、盐的性质及其代表物,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构成了初中化学的基础和骨架,在中考化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分值在35%左右,本以2004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下面梳理、归纳本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考点,并辅以典型例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谢芸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07-107
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探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氮是常见非金属元素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元素,一是因为氮元素化合价的多样性,导致氮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二是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不仅在学科内,而且在学科问,甚至在生活、生产、实际应用和自然现象中也十分常见,值得关注.本文从实验角度来探究氮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方式,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主干延伸,知识成网 对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可以按照物质分类这条主线:金属→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提高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即:A+BC=AC+B。置换反应突出的特点:在反应中一种单质将另一种元素从化合物里置换出来,故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必有一种单质出现。一、置换反应的类型与发生条件(一)在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即C、H2等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起的置换反应。如:平等反应。反应规律是:非金属单质十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十非金属氧化物。必须注意:这类置换只能在不活泼金属氧化物里,且要加热才能进行。而K2O、CaO、Na2O、MgO、Al2O3等活泼金属氧化物都不能与C和H2反应。…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氢气的性质是安排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学习的。如果我们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学习,调整到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前,将有利于学生自己选择和理解氢气的收集方法。又如课本在第三章第三节安排了如下的知识编排顺序:元素的概念→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元素符号,这样的编排对于后两个知识点来讲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逻辑顺序。如果将顺序调整为: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描述,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氧族元素一章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它包括三部分的知识,一是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二是氧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三是硫酸工业和环境保护。近些年的高考试题非常注重对氧族元素知识的考查,以氧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为依托,既与金属、非金属知识密切相联,又充分利用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