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云实内生真菌Y13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普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内生真菌Y13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Z)-9-heptadecenoic acid(1)和2,3-Dihydroxypropyl elaidate(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根皮乙酸乙酯层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减压柱、ODS开放柱、Sephadex LH-20、HPLC等手段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牛筋果根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7S,7′S,8R,8′R-丁香树脂酚(1),kandelisesquilignan A(2),hedyotol C(3)。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山银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咖啡酸(Ⅰ),木犀草素(Ⅱ),灰毡毛忍冬皂苷乙(Ⅲ)、东莨菪素(Ⅳ).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灯盏细辛药材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本文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灯盏细辛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HMBC、HR-MS等方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灯盏细辛乙醚提取部位中分离和鉴定出4个化合物,24(s)-3β-羟基豆甾-5-烯-7-酮(化合物1)、染料木素(化合物2)、3',4'-二甲氧基槲皮素(化合物3)、β-谷甾醇(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灯盏细辛药材中分离得到。[结论]研究结果丰富了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内容,为今后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五种五味子属(Schisandra)药用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micrantha,狭叶五味子S. lancifolia,滇翼梗五味子S. henryi var.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复瓣黄龙藤S. Plena,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和唇形科植物东紫苏 (Elsholtzia bodinieri)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01个化合物,26个为新化合物。首次从3种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了3种高度氧化的新奇骨架类型。此外,还发现了18,19-seco-乌索酸型苷和17,20断裂并失去17位侧链的羊毛甾烷型和环阿尔廷型八降三萜等新的骨架类型。 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HIV-1、急毒、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SM-10和SM-26具有显著的抑制HIV-1病毒活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74.08和 >25.04。且毒性较小,作为作用于病毒与细胞结合和融合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提取马蔺子中的活性化合物。方法:使用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化合物,制备型高效液相进一步纯化化合物。结果:从马蔺子中首次分离出白藜芦醇四聚体(r-2-viniferin)和白藜芦醇二聚体(trans-ε-viniferin)。马蔺子是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具有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等作用[1,2]。本文使用硅胶柱层析从马蔺子中分离出了白藜芦醇四聚体和二聚体,制备型高效液相纯化这两种化合物,结合液相质谱和核磁共振解析出其化合物的结构。之前很多研究已经发现这两种化合物存在葡萄科等植物中[3],这是首次在马蔺子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的叶分离出八种结晶性化合物,经 鉴定其中五种是已知成分,分别为A-homo-5-cholest-6-en-3-one、cyclobalanone、nonacosan-10-ol、r-sitosterol和β-sitosterol。另外三个为新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待研究确定后发表。  相似文献   

8.
研究西洋参果的化学成分,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RP-8和RP-18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西洋参果中分离鉴定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F1(Ⅰ),ginsengoside-Ra1(Ⅱ),人参皂苷Ⅱ(Ⅲ),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9.
紫堇属植物隶属于罂粟科,该类植物在形态上极为相似,鉴定困难,需借助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目前该技术在紫堇属植物鉴定中应用还不广泛,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部分紫堇属植物可应用到中药中入药,学者们对其化学成分与药效的研究相对较为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60多种甾醇类、生物碱等多种类型化合物,部分提取物还有一定的抗菌、消除氧活性自由基、毒杀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袁霞  罗轩  欧冰凝 《大众科技》2012,(10):73-74
首次对暗棕羊海绵Ircinia fusca Carter 1880.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等手段鉴别为胸腺嘧啶、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一株分离自南极海泥,通过5.8S r DNA序列鉴定为篮状菌属的真菌,其发酵粗提物能够有效抑制MRSA和MRSE的生长,但是其发酵能力不稳定。通过优化发酵条件,首次发现提出一株篮状菌属真菌在白光照射下,以大米为营养源,28℃培养,能够稳定发酵出黄色活性化合物。后续经大孔吸附树脂、ODS层析柱,Sephadex LH-20凝胶和HPLC分析得到黄色化合物,通过~1H-NMR和~(13)C-NMR确定其结构,为聚酮化合物Rugulos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和筛选女贞子的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方法:用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和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分为不同部分,并进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试,评价各部抗氧化活性。结果:每个部位都不同程度具有抗氧化活性,石油醚萃取部分B活性最低,从乙酸乙酯得到的H部分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存在于H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存在于柏属植物中的双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总结近10年来从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黄酮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双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药理活性也不同。列举出多种药理活性表现,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血液系统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氧化活性作用等,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其具有多种多样生理活性,可以从各种产物中提取和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其提取和分离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主要概述了传统和新兴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的方法,为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甘肃省兰州市的榆中、七里河、西固不同产地百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所鉴定出的化合物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兰州百合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榆中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七里河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1 0种化合物;西固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植物枫杨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化合物,采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的CDOCKER模块,以已知的枫杨小分子作为配体,乳腺癌相关的BCL-2、MT1-MMP、HER-2作为受体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其对接结果分值,判断其亲和活性,找出枫杨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化合物。实验结果显示:配体与BCL-2、MT1-MMP这两种受体的结合活性较HER-2强,69个配体中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对接活性强于其他种类化合物,其中3-乙酰白桦脂酸、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白桦脂酸、(24S)-4,6,8(14),22-麦角甾四烯-3酮、羽扇豆-1β,3β-二醇和枫杨醌对所选的三种受体均有对接活性,且结合能相对较低。通过虚拟筛选,初步确定了枫杨69个化合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化合物,为后续枫杨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补骨脂总黄酮,结果表明,经一步洗脱从200mg补骨脂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且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使用高速逆流色谱从补骨脂中分离得到,该分离制备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α=9.384 2 (A)(19),b=13.584 0(A)(30),c=11.138 0(A)(20),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9.5517(A)(19),b=11.123 4 (A)(22),c=11.182 6 (A)(22),α=102.820°(30),β=114.988°(30),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从大庆油井旁含油土壤中筛选出两株石油降解菌,经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最后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C3J1-2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A3J1-1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相似文献   

20.
用乙醇提取法对积雪草进行回流提取,应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积雪草粗提物,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氢谱鉴定产物结构。分离纯化得到1,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纯度为100%。此法对积雪草中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具有准确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