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伽师近场地震资料处理--三维速度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联合反演方法,处理了伽师近场地震资料,得到强震区 2 0km以上深度的速度图像.结果表明:震区地壳内 8km以上速度结构横向非均匀性较强,反映了该区厚达数公里的沉积盖层介质特征;1 2~ 1 8km深度速度成像存在北东和北西的低速异常带,它们相交于极震区下方,反映了区域发震构造特征;沿极震区的东西和南北正交方向以及强震群分布的两侧,地壳结构均有明显差异,这是强震群孕育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深部地质的研究,以及对地震剪切波的研究利用,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ISC报告中 1 70 5 5 0条P波到时资料 (地震数为 1 2 5 0 0 ,台站数为 92 8个 ,且地震和台站都分布在研究区内 ) ,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 ( 60°E~ 1 5 0°E ,1 0°S~ 60°N)的深至 30 0km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辨率达 2°× 2°.初步结果表明 :( 1 )在研究区域内东西两部分的岩石圈与上地幔低速带的结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横向上大体以 1 0 8°E为界 ,纵向上以 90km深度为界 ,东部与西部P波速度结构差异较大 .西部是岩石圈汇聚增厚区 ,东部是岩石圈拉张减薄区 .西部上地幔低速带不发育 ,东部低速带比西部厚 .( 2 )青藏高原地壳岩石圈巨厚 ,上地幔低速带不明显 .印度次大陆岩石圈板片以低角度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 .( 3)日本海和菲律宾海地壳之下有高速体 ,可能是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产生的 .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以其2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和3百万年以来的急剧隆升而成为国际地学界经久不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又被扩大到全球构造、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足见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动力学在全球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小江和红河断裂带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精细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69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水准量"反褶积法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叠加技术,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纵横波速比。叠加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呈现出从南向北增厚的趋势,纵横波速比在该区域的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分块特征。川滇菱形块体地壳厚度较厚,地壳厚度在50~69.7km,该区域以高原地形为主,波速比分布呈现局部分块特征;华南地块西南部地壳较薄,最薄处为30km。澜沧江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高波速比,波速比较高,表明地壳中镁铁成分居多,可能是印度板块向东俯冲造成幔源的基性和超基性物质侵入地壳有关;小江和红河断裂带交汇区的纵横波速比超过1.81,Vp/Vs值较大,说明下地壳为基性-超基性岩石,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波成像结果,推测下方存在地壳流,并且可能来自青藏高原;攀枝花附近形成的低速区可能与断裂交汇区的热流传输通道并在此进行热交换有关;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之间呈现低波速比,推测板块的运动、挤压形成的上地幔热物质上涌,侵蚀下地壳,导致地壳变薄以及长英质和中性岩石增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基金》1993,7(2):129-1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福田负责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课题,提出一种用于速度图像重建的新的层析成像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上的创新在于成像中允许存在速度间断面,可以揭示不同构造带地壳厚度的差异, 2.率先使用给定网格点的速度插直函数作为速度的空间函数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地区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显著,一直受到国内外地学家高度重视,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最有可能发生大震的地区之一。重力场变化对认识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过程具有独特的优势。重力场的时空动态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深部物质运移与地壳密度变化等构造活动信息,重力场随时间变化与地震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安山岩的研究是目前火山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安山岩的研究结果,系统的描述了安山岩的分类、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安山岩的深入研究对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生长演化及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探测已清楚地揭示出青藏高原地壳15—50km深处低速高导层的存在,但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青藏高原中北部上新世-第四纪(4.7—0.3Ma)长英质火山岩的研究揭示出,高原低速高导层是地壳熔体的源区。这为熔体弱化的地壳流动导致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扩展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谢富仁1956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学会35、36届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副主编,《华北地震科学》副主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副主编,《地震》期刊编委,《西北地震学报》编委,《国际地震动态》编委。主要从事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区划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60余篇,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科技人选,并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石棉矿幅(J46C001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基础院承担的首个数字填图项目。该项目测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端的阿尔金山构造带,阿尔金断裂斜贯其中。地质构造复杂。从太古代一新生代以来该地区各个时期的地质记录齐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地壳结构、中央造山带西延问题、高原隆升及其周缘效应、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历史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等重大地质问题的极为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数值试验结果指出 ,用接收函数反演地壳速度结构时 ,在正演和反演过程中使用不匹配的地壳模型参数化方式 ,将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发现 ,在处理实际资料时将接收函数归一化 ,可能会丢弃介质信息 .在此基础上 ,改进了接收函数和近邻算法反演地壳速度结构的程序 ,并用来反演了海拉尔台下的地壳速度结构 .  相似文献   

13.
“地震分析预测若干实用技术研究”项目的“应力应变观测与地震活动综合分析”专题研究团队在专题负责人石耀霖院士带领下,集智攻关,整合和开发了大规模的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平台,建立大规模3D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模型,给出构造运动过程中地壳应力、应变的演变特征及对强震孕震进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天津蓟运河断裂及昌平—丰南断裂的地壳深部结构了解及距地表数百米至莫霍面深度的地壳精细结构,其深大断裂是否切穿地壳。对蓟运河断裂的深部构造形态进行研究,为该区的孕震和发震提供依据,采用多次覆盖地震纵波反射探测方法采集,针对性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耸结构地震需求和位移延性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根据研究对象采用的计算模型、分析手段和研究范畴的不同,己有对高耸结构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线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墩柱位移延性能力、考虑高阶振型参与的MDOF体系地震需求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池顺良,男,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观测技术专家,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副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地震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7.
爆破地震的效应研究,对于建筑结构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的研究还较少,根据结构动力学的理论,可建立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建筑结构爆破地震运动的方程,导出该方程的解,然后得出求解爆破地震的作用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大地震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构造环境中,地壳内一定区域的能量积累成核时,必然要在较大范围内引起地壳岩石内部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别是地壳应力状态的变化,并可能最终导致局部地壳岩体破坏,发生地震。因此,要研究和预报地震,就必须对地壳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进行连续观测。钻井式测量系统由于将传感测量单元安装在深井底部,可以显著减小气象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干扰,降低地表岩石风化、地形以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有利于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静校正的精度是取得复杂地区良好地震成像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常规的静校正方法的应用都未取得明显效果。为此,本文提出表层模型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反演技术。它利用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多域统计剩余静校正是解决由测量误差和表层速度模型误差引起的残留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较好方法。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中东某复杂地表区进行静校正,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地面站春季积雪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豪然  彭骏  毛晓亮 《资源科学》2010,32(1):149-156
利用高原地区1962年-2004年64个地面站积雪资料,揭示了该地区春季积雪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原地区春季积雪日数空间分布局地差异显著,多雪区集中在巴颜喀拉山东段和藏北高原东南部,少雪区主要是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以及川西干暖河谷地带;②空间分布可以概括为6种类型,青南高原东部型、藏北高原东部型、川西高原南部型、青藏高原东北部型、西藏东北部型以及川西高原东部型;③青南高原东部的春季积雪日数呈显著增长趋势,青藏高原东北部呈减少趋势,川西高原南部基本没有趋势变化,其余分区内各测站的线性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春季积雪日数仅在青南高原和川西高原东部地区存在由少变多的显著年代际变化,分别出现在1975年和1982年前后;④高原地区的春季积雪日数主要以准2年、准6年以及准10年的周期振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