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为了研究偏压隧道的工法进而根据偏压的特性对于其支护结构实施非对称形式的优化和改进,根据隧道工程的现场监测,对于深浅埋侧的非对称区域周边部位的收敛和地表变形情况,生成3D立体的山体隧道结构数学模型,对不同工法的围岩与支护受力变形进行对比,对于初期支护的厚度、锚杆长度以及倾角实行优化。支护应力在拱肩和拱脚部位有明显的偏压,将右上拱肩位置的锚杆向深埋侧进行倾斜可以减轻支护受力不均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周德 《大众科技》2011,(11):82-83,93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云桂铁路思林2号V级围岩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状态、开挖后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偏压隧道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隧道偏向山脊一侧的拱脚处: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程李将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4):101-103,106
在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会造成隧道初期支护出现开裂、剥落、掉块,型钢拱架出现严重扭曲、弯折、剪断等变形现象,导致初期支护断面侵入二衬甚至侵入净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从地质条件、施工等方面综合分析,深入探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施工方法有效预防初支变形侵限,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软弱地层中的浅埋隧道 ,围岩的变形是以垂直下沉为主。如果埋深很浅 (如隧道出入口 ) ,那么可以认为隧道的覆盖层变形接近于整体沉陷 ,围岩一般不能形成完整的岩石支撑环 ,而喷锚的效果和优势远不如深埋情况下能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 ,仅用于一般隧道中的柔性初期支护 ,就无法抑制围岩的变形 ,隧道也不会逐渐趋于稳定。为充分发挥岩体的结构作用 ,一方面允许其变形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其变形 ,使岩体变形不至于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承载能力。所以在处于软弱岩层中的浅埋隧道 ,其关键是控制围岩的变形 ,变形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支护结构抗力来实现。在这种围岩条件下 ,开挖原则应当是先护后挖、缩短进尺 ,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支护原则是初期支护具有相当的刚度和早期强度。根据围岩的条件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 ,可采用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管棚、钢架等辅助施工措施。1 钢架和超前小导管周边注浆的作用机理和结构类型1 .1 钢架钢架是对围岩变形提供抗力的一种支护结构。特点是架设后立即受力 ,可控制围岩变形 ,增加结构的刚度。钢架按照其构造 ,可分为型材钢架和格栅钢架两类。型材钢架是用型钢如工字钢、槽钢、钢管、钢轨等弯制而成。格栅钢架是用钢筋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金瓶岩隧道3#横洞地质岩性及初期施工支护的详细调查,结合该段隧道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现场勘察,探究隧道初期支护后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同时阐述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隧道围岩大变形发展趋势的预测,认为采取新奥法施工是控制围岩变形、推进施工进度、保证隧道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0)
本文主要通过某隧道施工周边收敛产生较大变形,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浅埋暗挖的Ⅲ级泥质粉砂岩地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析了周边收敛的变化情况,从围岩的岩性,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和抗风化能力及隧道的施工工艺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产生较大收敛变形的原因,在按设计施工的同时,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参考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优化施工,选取合适的初期支护方式,充分的发挥初期支护结构的作用,减少二次衬砌对结构的承重,尽可能的保证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和隧道运营期间的养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7.
不良地质灾害往往造成隧道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面出现开裂、剥落、掉块;型钢拱架出现严重扭曲、弯折、剪断等变形现象,导致初期支护断面侵入二衬甚至侵入净空.文章讨论了如何在隧道施工中对已经变形的初支断面进行加固,以有效克服隧道变形影响,使洞身施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隧道洞身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对隧道中穿越的软弱地层进行围岩变形实时监测,掌握围岩变形规律,及时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有效地进行。本文选取某在建隧道软弱泥灰岩断面围岩两帮收敛变形、拱顶下沉、围岩内部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对比,得出该地层围岩变形基本特征,判定出围岩松动圈范围,为类似地层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紫之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西线大跨段主隧道与匝道分岔隧道交汇工程,对跨段不对称侧壁导洞横通道全断面快速施工技术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关键过程的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围岩应力、地层变形和支护结构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地层分岔隧道施工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
隧道初期支护技术有助于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所以在我国的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被普遍运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在隧道工程初期中运用支护施工技术所应当注意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施工工作人员提供帮助,进而促进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经济地高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重,一二线城市将地铁建设列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地铁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下穿既有建筑物,并且地铁会与建筑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着两者的结构稳定性。本文以隧道下穿铁路桥段围岩为例,通过围岩变形进行现场监测,并进行必要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挖掘过程中,出现在掌子面附近的断面位移变化较大,竖向位移中最大处在拱顶,水平位移中最大处在拱腰。随着挖掘进行,洞口附近断面趋于稳定,因此初期支护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软岩隧道大变形难控制的特点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特别是隧道刚开挖完后,在隧道周围形成松动圈,如若隧道初期支护强度不能有效的抵抗围岩变形,那么软岩隧道开挖后将会出现持续变形的现象。如果这种持续变形不能有效的抑制,隧道变形量就会超出原设计的预留变形量,这时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后隧道的原设计净空变小,隧道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给隧道施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研究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提出一种有效的初期支护技术来快速有效的抑制软岩隧道的持续变形至关重要。本文以渑池—垣曲高速公路中某隧道中的一段软岩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软岩段隧道的变形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双网+锚喷"的高强初期支护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支护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灰色理论适用于处理"贫信息,不确定"的系统问题,以沪昆铁路线黄家院隧道为研究对象,对该隧道开挖过程中一标段的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并通过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围岩变形数据进行处理,预测隧道变形情况。与实际隧道变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对隧道变形的预测方法可为相同地质条件隧道开挖、支护、衬砌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软弱围岩大变形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大,处治成本高.文章结合磨万铁路Ⅲ标段会富莱隧道工程,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在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中应遵循"多措并举,综合控制"的总体施工控制原则,系统阐述了"优化开挖断面,加强支护措施;加强预报监测,预留合理变形;优化开挖工法、...  相似文献   

15.
众多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富水围岩在渗流作用下会导致岩体产生软化,富水隧道在开挖扰动后围岩较差的开挖洞室将持续变形,极易引起突水、突泥及坍塌等风险,处理该问题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技术难题之一。本文通过从阐述流固耦合基本原理、地下水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入手,对渗流作用下隧道失稳机理进行阐述;分析隧道线型布置、施工进度安排、支护手段等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阐明柔性支护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依托广州已建某换乘车站的大断面隧道中洞法施工工程背景,进行了车站隧道中洞施工期间的地表沉降、洞内支护结构和围岩位移变形监测,分析了浅埋隧道中洞法暗挖施工过程中的各部位变形特征,对施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为复杂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开挖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崇莲 《科技风》2013,(23):139-140
拱脚的固定施工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进行的,以此来保证基底的稳定性。而保证隧道拱脚的稳定性,并不是采用一般台阶施工方法就能完成,尤其是在针对围岩隧道施工中不利于控制于拱脚稳定性,本文则结合大独山隧道实例来分析它围岩隧道拱脚变形特征,及台阶法施工中拱脚沉降机制和拱脚控制技术,以供施工单位在未来具体施工中结合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的实际情况,利用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由于后修隧道周边眼爆破引起先修隧道的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先修隧道初期支护在爆炸后短时间内内力达到最大,但随后衰减很快;先修隧道迎爆侧拱脚和边墙脚的振动速度最大,是爆破控制的薄弱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该部位的监控量测。其研究结果对指导隧道工程施工爆破和保证先修隧道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相似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铁路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占有较大比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法不当、组织单一、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易造成隧道部分变形侵限换拱而导致隧道整体施工进度推进缓慢.文章分析了软岩隧道变形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从工艺原理、工法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控制要点、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路单线隧道软弱围岩短台阶法快速成环施工技术.短台阶法快速...  相似文献   

20.
水平岩层隧道是指在倾角为接近于0°的地层围岩中修建的隧道。在此种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往往会出现拱顶塌落的现象;按照围岩地层岩性及层理厚度的不同,对水平岩层隧道的破坏形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破坏成因;此外,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岩层隧道自承拱的现象进行了验证,证实隧道压力拱现象在水平岩层隧道中的存在。针对水平岩层隧道围岩破坏的特点,依据新奥法理念,在超前地质预报、控制爆破、超前支护、监控量测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