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芳 《档案天地》2012,(10):38-43,5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辽阔东北大地的崇山峻岭、荒原水畔,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一支顽强的雄师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诞生了。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2.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三千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国难当头之际,许多爱国志士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抗日烽火燃遍东北大地.其中,本溪籍爱国志士白广恩参加领导的第二十一路抗日义勇军,活动于沈阳、本溪一带,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革命斗志.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计划,这次事变是以日本自导自演的柳条湖事件为开始,对中国整个东北进行军事占领,开始了在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残酷殖民统治。这次事变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尤其是东北人民,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完全沦为日本的奴隶。随着时间推移,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民众的心理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发掘这些变化与东北抗日的联系,可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4.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5.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东北人民在开展武装抗日斗争的同时,还运用文化活动的形式,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唤起民众的觉悟,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姜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于1931年9月27日,由流亡北平的东北籍爱国志士阎宝航、高崇民、王化一、车向忱、杜重远、卢广绩等人在得到张学良将军的暗中支持下,以东北籍广大青年为主体,广泛吸收各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组成的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救亡团体,其宗旨是:抵抗日本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救国会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正"九一八"事变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76万日军,消灭敌人18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8.
<正>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东北的日军借口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暴发。渠县人民得知这些消息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救亡运动直至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转换时局枢纽的大事件。它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有内因外因,有近因远因。其中,又多是与东北大学学生运动相关,当时的东北大学则发挥了把学生运动和西安事变联起来的桥梁作用。一、办抗日大学办抗日大学是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针对中国民族矛盾不断尖锐化,逐渐明确的办学方向。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的东北大学得到了张学的大力支持,又逐渐复苏起来。张学良特别强调继续好东北大学“,武要保全东北军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为办东北大学,本人已先后捐款约200万元,当初的在于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  相似文献   

10.
“九&;#183;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和各地爱国将士在中共中央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组成人民抗日游击武装,进行抗日斗争,省委在东满和南满创建了反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11.
李兆麟,原名李超兰,又名张寿笺。1908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小荣官司屯,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党派回东北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历任中共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三军、六军政治部主任、政委、第三路军总指挥。抗战胜利后任松江省副省长,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相似文献   

12.
革命烈士赵一曼是四川宜宾县人,本名李坤泰,在东北抗日联军期间化名赵一曼。她开始在家乡组织妇女解放同盟,参加学联活动,1926年入党。“四·一二”大屠杀后,她转入地下,辗转于宜昌、南昌、上海之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派她到东北工作,她又活跃在抗日最前线沈阳、  相似文献   

13.
“两广事变”是广东实力派陈济棠、广西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等联合发动的一次抗日反蒋事变。这次事变的主要口号是出兵抗日。事变开始酝酿于1936年5月。5月26日,陈、李、白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名义,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6月1日,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决议呈请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2日又  相似文献   

14.
戴伟 《黑龙江档案》2014,(2):185-185
正1939年8月5日零时40分左右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袭击了虎林街西大约3里处的清水组军事要塞。缴获170袋精制面粉和800元现金,解救出110名劳工,并在现场附近散布了大量的反满抗日传单,之后,他们带领着被解救出的110名劳工向虎林北面大连泡方向撤去。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扶植傀儡政权,建立了伪满洲国。中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赵圃 《兰台内外》2005,(4):14-15
“九&;#183;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4个多月,日本军队就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拿起武器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其中,抗日联军第三军是驰聘在松花江两岸的一支英勇的抗日队伍,它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开辟与建立了数块较大的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根据“以战养战”的侵略方针,先后在东北投资100万美元,建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东北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时,在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后在北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一二·九”运动后,先后任中共东北地区义勇军工委书记,绥西垦区抗日民族先锋总队长兼总支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总司令,晋察冀军区第10团团长,华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经组织批准在保留中国大学学籍的条件下,到吕方寺(现灯塔市)县立第二高级小学任国文教师,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本侵略者。白乙化趁城乡局势混乱之际,会同三位抗日之士,带两支手…  相似文献   

19.
禾子 《新闻世界》2005,(4):51-54
从日本入侵东北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就没有停止过。首先奋起抵抗的是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随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又以各种方式进行武装抗日;接踵而起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