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十世纪,文学界对文本阅读意义的探讨历经作者聚焦和文本凸显之后,逐步转向读者中心,形成了影响日益扩大的读者中心理论。该理论区分了"理想读者"和"一般读者",揭示了阅读的"传出立场"和"审美立场",阐释了阅读的"传递模式","转化模式"和"互动模式"。它引发了一系列课程与教材的读者中心理论视角的考察与研究,召唤我们去关照文本、作者、编者与师生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效应,从而挑战编者的课材创新,促进教师的教学变革,拓展大家的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本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并加强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刊、书、网、盘”互动的新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煦 《中国德育》2007,2(6):95-96
《中国德育》改版一年多来,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热情支持和亲人般的理解,我们内心充满感激和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生的《中国德育》的风格和运作模式正渐趋稳定。开设“编读通道”栏目的初衷,就是想让作者、读者和编者像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聊聊怎么把这份刊物办得更像样,更拿得出手。这个任务很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出版物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如果没有了读者,出版物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特殊的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编者,如果不真正视读者这个特殊顾客为“上帝”,不按照“上帝”的旨意需求办好出版物,最终要“门前冷落车马稀”。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编者的话:本刊编辑部非常重视读者的意见,无论批评还是赞赏,都是对本刊的关爱,都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同时,读者与编者、读者与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交流也都是有益的。很多读者将自己阅读的感受或发表在“历史教学中学版博客”上,或直接发电子邮件给编辑部,或是发短信、打电话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读编社区     
我刊自本期起,进行了版式调整,在卷首新增了"读编社区"栏目,旨在对编者推荐的佳作做一个综述,或将编者在编排中的感悟心得传递给读者与投稿作者。愿我们的每一次改进都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每一次努力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一种交流,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写作中需求层面的读者顺应是指作者从读者入手,正确判断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语域方面的顺应、得体定位、价值凸显,以促进读者对话语的认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存在着2大类文本: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读者文本又包括3种类型: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这4种文本之中,语文课堂到底由谁的文本来作主?就现实的语文课堂来说,在作者已死、师生失语的状况之下,编者这位“隐形的”读者成为文本解读的惟一权威与终审裁判,编者文本成为语文课堂的权威文本。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教育文汇》编辑部“走进五河”编者、读者、作者座谈会2010年1月13日上午在五河县实验小学召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29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编者和读者就作品《多少往事烟雨中》举行了读书会。本文记录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感悟,从城市研究的视角追忆前辈学人,认识城市的意义和科学地认识与推进城市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29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编者和读者就作品<多少往事烟雨中>举行了读书会.本文记录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感悟,从城市研究的视角追忆前辈学人,认识城市的意义和科学地认识与推进城市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雨一甲子,峥嵘岁月稠。创刊于1953年5月的《教学与研究》,将在2013年迎来创刊60周年。60年来,您或许是我们的编者,或许是我们的作者,或许仅仅是我们的读者,但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省级完全中学,在职教职工160人,在校学生1800多人,他们都是图书馆的读者或潜在的读者。读者的需求反映了学校对图书馆的需求,学校对图书馆的需求是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础。积极研究读者的需求,掌握需求动态,培养读者意识,是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办馆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沟通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本刊从这期起在信箱栏中设立不定期的“读者·作者·编者”小栏目,读者对本刊有什么意见与建议,希望看到哪些文章,编者近期的编辑意图等都可在此发表,作者也可依此获得写稿的信息与投稿的方向,既增进了相互了解,又使刊物更加贴近读者的要求,望读者和作者关心此栏目。·读者·李秀山:“我的论文刊登在山东省植物学会的论文集中,并获二等奖,但被郑××抄袭后发表在贵刊1998年第10期上,要求郑××同志公开道歉。(注:抄袭行为可耻,知识产权应当保护。但是未经正式刊物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5.
风雨一甲子,峥嵘岁月稠。创刊于1953年5月的《教学与研究》,将在2013年迎来创刊60周年。60年来,您或许是我们的编者,或许是我们的作者,或许仅仅是我们的读者,但是您的学术生涯,您的人生之旅,也可能因为《教学与研究》而精彩,甚至可能因为《教学与研究》而改变。60年,一个甲子的交替轮回,有多少故事可以讲述,有多少情感可以倾诉。为隆重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本刊从2012年第5期起,开辟"我与《教学与研究》"专栏,诚邀曾经在《教学与研究》工作过的编者,诚邀我们广大的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河北自学考试》2004,(12):48-48
第200期的《河北自学考试》平摊在我们面前,犹如一个婴孩,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慢慢会朝人微笑,到如今会做点动作:它在慢慢地成长,从创刊伊始到现在16年多的时间,她承载了各级领导和编者对她投入的太多情感,凝聚了千千万万读者、作者的诸多关爱。从大量来稿中感受自学者们的奋勇拼搏极限超越,从她巨大的发行量感受众多读者们的擂鼓助战激情呐喊,从她的装帧精美、内容充实感受编辑人员的紧张忙碌、热情服务,  相似文献   

17.
门的悬念     
新开“感悟哲理”专栏,目的有二:一是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加强作者和编者的交流,因为“哲理”文章从作者中来,而“感悟”文字则由《高中生》杂志社 员工完成。  相似文献   

18.
箭鱼     
新开“感悟哲理”专栏,目的有二:一是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加强作者和编者的交流,因为“哲理”文章从作者中来,而“感悟”文字则由《高中生》杂志社 员工完成。  相似文献   

19.
新开“感悟哲理”专栏,目的有二:一是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加强作者和编者的交流,因为“哲理”文章从作者中来,而“感悟”文字则由《高中生》杂志社 员工完成。  相似文献   

20.
爱得太近     
新开“感悟哲理”专栏,目的有二:一是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加强作者和编者的交流,因为“哲理”文章从作者中来,而“感悟”文字则由《高中生》杂志社 员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