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刘汝敏  危宇宁  贺萍 《内江科技》2010,31(4):100-101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气藏,本文总结了辽河盆地欢一双地区凝析气藏特征,希望可以起借鉴作用。辽河盆地欢一双地区凝析气藏非常发育,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成熟度较高的巨厚的气源岩,是凝析气藏能够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凝析油含量较高,露点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非常接近,反凝析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李风鸣 《内江科技》2013,34(3):123-124
凝析气藏的开发不同于一般气藏,除了要考虑天然气采收率外,更重要的还需要考虑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问题。本文针对衰竭式、保持压力和部分保持压力三种开发方式,以埕北古7井流体组分分析结果、流体相态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吕晶  张娟  王梦楠 《内江科技》2012,(7):134+140
通过对凝析水产出机理的研究,分析雅克拉白垩系凝析气藏各生产井饱和凝析水含量与生产水气比的关系,证实了目前雅克拉白垩系生产的井已存在除凝析水以外的水量入侵。通过对水来源分析、束缚水影响、反凝析影响等方面对目前气藏含水特征进一步研究,为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气井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水力加砂压裂是进行气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水相圈闭损害和其它敏感性损害,采用针对常规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不能达到满意的增产效果。开发好这类气藏对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致密气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和技术现状的研究,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致密性气藏的特征,为以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肖缇  熊钰  孙安培 《内江科技》2013,(6):70-71,73
牙哈凝析气藏属常温、常压高含凝析油量凝析气藏,采用循环注气开发,开发中回注气量受西气东输影响而减少,出现地层压力下降快、气油比快速上升、底水推进加快、局部水淹严重的情况。本文针对其出水特征,采用了多种方法研究该气藏的水侵动态,为制订下一步的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斌  张晓蓉  张坤峰 《内江科技》2010,31(8):106-10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原油田凝析气藏开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注入方式的选择、注入气类型、注气量、注气后生产方式等方面对反凝析污染治理技术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东 《内江科技》2013,34(1):142+149
宝中凝析气藏初期进行衰竭式试采,由于该气藏具有地层低孔低渗、地露压差小、凝析油含量高等特征,生产短时间内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地下反凝析现象严重,为了提高采收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对该区块进行循环注气保压开采先导性试验,通过指标预测,分析该试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占红 《内江科技》2010,31(8):111-112
本文针对塔河油田东南部AT5井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研究了构造、断裂系统,分析了储层岩性特征、储集空间及其组合类型,并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及钻、录井显示、试采特征,将井区内碳酸盐岩层划分为I、Ⅱ两类储层。  相似文献   

9.
考虑凝析油含量等单一因素的凝析气藏分类不能客观、准确地表征凝析气藏的好坏。为了综合反映渗透率、孔隙度、储量丰度、储层深度、凝析油含量、边底水能量、开发方式等7个参数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模糊数学法对我国典型凝析气藏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选取了我国18个凝析气藏的相关参数,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得到其综合评价值B,进而将凝析气藏划分为四类:即B≥0.6,为一类凝析气藏;0.5≤B<0.6,为二类凝析气藏;0.4≤B<0.5,为三类凝析气藏;B<0.4,为四类凝析气藏。实践表明,该该分类评价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因此其评价结果可为我国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油气井中压力梯度的擞值非常接近于测点处井内流体的密度值,从而可以粗略判断井筒内不同深度流体的相态;凝析气井的压力梯度从井底到井口是两头大、中间小;对于只有井深和井斜角的测斜教据表,电子压力计测点的垂直深度要从下至上逐段累加(减)计算;本文还论述了气--油界面或油--水界面的两种求法,以及井口油压、套压不相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朱召锋 《内江科技》2009,30(7):87-87
本文针对凝析气藏液锁造成的储层危害现象进行液锁机理研究,从而提出相应措施,减少液锁造成的凝析气井产能下降,最终采收率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最大程度的勘探和开发事在必行,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藏有效的储层改造和增产措施之一。川东北地区高压、超高压、高含H2S气藏的特点对酸压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川东北地区天然气井酸压工艺技术现状、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和下步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原油田地质特征、流体性质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东油田、文23气田、户部寨气田、白庙气田、桥口油田建设气举增压站,有效解决了复杂油藏、凝析气藏以及低压气井排液的开发问题,维护油气田的正常生产,改善了中原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球火山岩内或火山岩周围的油气藏分布情况显示,火山岩的分布对油气藏的勘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火山岩的分布,构造,物性,岩性以及构造演化过程等的分析,本文探讨了火山岩的分布对油气藏的相关作用,充分的揭示了与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的主要特征,为今后勘探火山岩油气藏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5,(5):65-66
本文在系统分析柴北缘已发现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生烃凹陷的分布、储盖层特征、运移条件、圈闭有效性及保存条件等五个因素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指出圈闭有效性和保存条件是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裂缝、溶洞、基质等储集体的发育特征、物性、非均质性、流体分布规律、油气藏类型、开发模式和开发动态特征等方面与常规油气藏差异较大。陈冀嵋等提出了一种考虑酸压蚓孔区对产能影响的模型,分析了蚓孔的形成对产能造成的影响。袁淋等考虑水平井伤害带和酸化带区域的非均匀分布,利用相似流动替换法得到水平井酸化后的表皮因子,推导得到酸化井产能的解析解计算公式。Assiya Ugursal等针对天然裂缝型碳酸盐岩,建立了预测天然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性能的模型,以估算裂缝导流能力及产能。  相似文献   

17.
孔德中  孙慧  王兆会 《科技风》2012,(23):109-110
本文以东庞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方法,从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完善、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世界各处取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DSDP/ODP站位的地质构造特征等资料,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东海冲绳海槽在地质构造上处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上,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一个半深海弧后盆地,因此参照活动大陆边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综合分析了东海冲绳海槽的大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温压条件,认为东海冲绳海槽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值得作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4-24
黄原胶类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特性;高压凝析气藏试井技术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为例;油气回收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洁净煤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煤炭气化技术的分析与评价为例;中应变率下动静组合加载岩石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许彦群 《内江科技》2009,30(11):109-109
对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新近系气藏进行综合分析,表现为气藏储层埋藏浅、压实程度低,以高孔高渗为特征;气水关系复杂,形成多套独立的气水系统,开采过程中气井产量稳定、压力递减快、出砂严重等特征。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单家寺地区气田开发应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开发对策,选择合理工作制度,生产前进行先期防砂,提高气藏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