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8)
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应用极大扩展了传统光学器件不能达到的极限,为了满足对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出能够大面积、低成本制备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方法。本文利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球自组装方法,在多层介质材料基底上制备了六方周期Au纳米孔洞结构,实现了低成本、大面积的制备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所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Au纳米孔洞器件可以应用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生物医学传感、超限分辨成像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邱达 《大众科技》2010,(5):115-116
利用硅基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制备的一维纳米管线在光电子学和磁存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硅基Al膜的制备是硅基AAO模板制备的前提。硅基Al膜的形貌,晶态结构,电阻率和剩余应力等都会影响硅基AAO模板的自组装过程。利用电子束蒸发在硅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的Al膜,研究了沉积速率和薄膜厚度对硅基Al膜的形貌,晶态结构,电阻率等性能的影响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Anodic Aluminum Oxide,AAO)由于具有制备廉价,成品结构高度有序性、组装方法多样等特点,在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已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制备AAO的过程中需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氧化过程容易出现铝(氧化铝)被击穿的现象。TRIZ理论正是解决各种工程及生产问题的方法,基于TRIZ理论,进行了功能分析,技术矛盾分析,并利用阿奇舒勒矩阵以及标准解,最终找到了避免AAO在氧化过程中被击穿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得DNA具有热力学上的稳定性、线性的分子结构及机械性等特征,是作为制备金属纳米线的理想模板。通过以DNA为模板形成金属纳米线,提高了DNA导电性,使得DNA分子作为纳米导线构筑纳米器件成为可能,在构筑生物纳米器件的领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维光电材料是近十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材料,其主要结构特点是材料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由此产生的大比表面积和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使低维光电材料表现出与块状材料不同的、性能优异的电学输运及光电转化性能,在发展未来高性能的光电信息器件、新型绿色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由于材料的结构决定性能,而性能又决定其应用,因此,低维光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可控制备技术是其走向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制备过程中实现低维光电材料的结构及其光电性能的调控是制备技术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15)
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形貌,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棒、碳纳米带、碳纳米纤维、碳纳米卷等,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储氢材料、场发射器件、化学传感器和水处理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准一维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纳米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光功能分子材料,具有丰富的电化学、光吸收、三线态发光性能,在信息、光电器件、绿色能源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在这些应用中,分子材料通常以纳米薄膜或组装结构的形式被使用.然而金属配合物极性大、溶解性较差、分子间缺少有效相互作用,严重制约了其纳米薄膜和组装结构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球自组装技术,结合介质磁光材料,制备了三种磁光全介质结构,分别为介质纳米柱阵列、三角纳米点阵以及纳米孔阵列。在这些结构的制备过程中,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微纳制造技术,如光刻、刻蚀等。制备方法快速、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制备的磁光器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调控幅度较高,在光隔离器、磁光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电沉积制备纳米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纳米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获得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各种有序纳米线阵列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工艺及方法,同时展望了纳米线作为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DNA纳米技术是设计和构建具有一定用途的人工核酸纳米结构。DNA纳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有效设计和构建具有明确功能的纳米尺度的结构和器件。计算机辅助工具是预测、设计、建模以及描绘DNA结构的最强有力的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DNA结构以及识别有效的自组装路径让DNA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在构建纳米结构领域中显露锋芒。文章总结了DNA纳米结构设计的原理,介绍了一些用于DNA结构设计的算法以及一些用户友好软件。同时,对DNA纳米技术中构建DNA逻辑门以及DNA计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有机光伏器件具有价廉、轻便、柔韧良好以及Roll to Roll制备等特点被受广泛关注与研究。基于有机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管、传感器等各个热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有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结构进行改进;合成的纳米粒子(Zn O)材料,并引入纳米粒子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材料,并对器件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增加纳米粒子作为阴极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其对活性层表面进行了有效的修饰,并改变了空间电荷区光子数,从而改善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由于其组成单元的尺度小,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催化、发光特性等,使其在陶瓷领域、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光电领域、化工领域、医药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针对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SiC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本文从SiC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器件应用展开综合论述,SiC微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光电催化、光电探测器、场发射显示器等领域,是目前研究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和化学气相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Ag掺杂Zn O纳米管阵列。XRD分析表明具有单一六方纤锌矿结构。根据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Ag掺杂Zn O纳米管阵列为V-L-S生长机制。荧光光谱分析,本实验样品为O缺陷越多的材料,在纳米光电器件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孔碳是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一类新型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文章介绍了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制备介孔碳材料的合成路线、优缺点对比分析及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介孔碳材料在环境治理、能量储存与转化、生物医药、催化应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介孔碳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6-306
化学研究所胡文平等与日本电话电讯株式会社合作,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间隙的金电极对,结合电场诱俘和稀溶液自组装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共轭聚合物的纳米器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纳米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行为,其对光的响应速度达400Hz,比其薄膜器件的响应速度快得多(通常在数秒到几十秒),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材料     
《科学中国人》2022,(24):10-15
高性能柔性传感器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王学文教授课题组提出在柔性衬底上低温合成大面积、图案化和高质量二维(2D)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的方法,这个方法为在柔性衬底上实现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柔性传感器以其可折叠、可卷曲、可拉伸的特殊物理属性和轻质、便携、低能耗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在柔性衬底表面直接制备图案化薄膜和柔性传感器集成,也为其他2DTMDs柔性材料的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设计与构筑,以及2D材料在传感领域和特殊环境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纳米光电产业技术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美、日、欧在纳米光电产业的布局。基于专利分析,从专利总体态势、技术生命周期、热点技术领域、专利地区分布和重点研究机构等角度,对我国纳米光电产业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总结我国纳米光电产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将SiC基光电探测器探测光信号的波长范围转至可见光至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使其能够用于光通信领域,或是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使用在大功率光控器件中。本文设计了Si/4H-SiC异质结光电晶体管,通过silvaco软件模拟讨论了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结构以及进行了特性分析。实现了将SiC基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波长范围转置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将SiC基光电探测器探测光信号的波长范围转至可见光至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使其能够用于光通信领域,或是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使用在大功率光控器件中。本文设计了Si/4H-SiC异质结光电晶体管,通过silvaco软件模拟讨论了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结构以及进行了特性分析。实现了将SiC基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波长范围转置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