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问:“这道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什么分数?”(生:带分数)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对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带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带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你们能从刚才的复习中,找出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吗?”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问题。其  相似文献   

2.
学生掌握了带分数减法法则后,遇到计算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法时,往往还有不少困难.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带分数的算法,以及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带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使他们在练习中形成计算技能.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七嘴八舌 ,发现带分数加法法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加法 ,请问等于多少 ?(待学生回答后 ,再进一步追问 )如果把这两个分数分别带上整数部分2与1 ,那么又等于多少 ?怎么计算 ?请大家算算看。 (教师巡视3至4分钟后 ,指名回答 ,并将算式并列板书如下。 )师 :是的 ,两个带分数相加 ,可以运用这3种方法中的任意一个。不过 ,究竟哪一种方法好些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 ,有的说 (1)最好 ,最简单 ;有的说 (1)不好 ,如 ,用化小数来计算就不方便。 )师 :不错 ,(1)的方法的确不具有普遍性 ,那么 (2)和(3)的方法怎样呢 ?生 :(2)的方…  相似文献   

4.
在考试和平时的练习中,有关退位带分数减法的计算出现较多的错误.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做好铺垫,分散难点.1 1=2/2=3/3=4/4……提问:1化成假分数,它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1化成的假分数有什么特点?2、4=3(()/4),7=6(()/5),6=4(()/7).3、7(3/8)=6(()/8),5(5/9)=4(()/9),4(7/10)=2(()/10),2(1/4)=1(()/12)提问:等号右边是带分数吗?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第二步:注重过程,口答算理.1、整数减带分数的式题计算.出示例3:计算5-2(1/3).(发散思维训练)师问:谁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甲生:因为减数2(1/3)是由2和1/3组成,先从5里减去2得3,再从3里减去1/3得2(2/3).具体算式:5-2(1/3)=5-2-1/3=3-1/3=2(2/3).乙生:把被减数5看作4 1,具体算式:5-2(1/3)=(4-2) (1-1/3)=2 2/3=2(2/3).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中共有三处用了“通常”一词。第一次是在叙述带分数乘法法则出现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通常”一词呢?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大家各自发表了看法,最后归纳得出: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来乘,是一般的计算方法,也是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2页,例3、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带分数和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分数部分的带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圆纸饼、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演算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时,不但速度较慢,而且错误较多。为此,我在讲授这类例题时,引导学生根据整数的速算原理,巧算带分数的四则题。1.凑整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复习了有关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后 ,老师说 :“今天我们学习同分母带分数加减法 ,它是同分母加减法学习的继续 ,下面老师出一组题 ,看哪个同学最能干 ,能很快地算出来。”短短数语 ,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老师要小英和小玲做小红花 ,1 如果小英用了 15 张红纸 ,小玲用了 35 张红纸 ,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张红纸 ?   15 + 35 =45 (张 ) 答略。(图示并复习同分母加法的计算法则。)2 如果小英用了 2张红纸 ,小玲用了 35 张红纸 ,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张红纸 ?2 + 35 =?(用图直观引导 )  归纳计算方法 :整数和分…  相似文献   

9.
1.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数学创新教育的落实,需要教师每一堂课交给学生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带分数加法的例题时,教师应避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可先让学生思考“你打算怎样计算这道题”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最好?为什么?”学生就会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找到各种方法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这样,整个例题的学习,教师只提了两个思考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掌握了带分数的加法,发展了思维能力。2.尽量让…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听了长沙市大同小学刘润玉老师一节“同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发现其教学有一定特色。现将其放学过程与教学特点简介如下: 直接激疑,导入新课教师进入教室,板书一个算式:1 3/5 2 5/5=?问:“这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生:……这是道同分母的带分数加法题)“你们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这个题解出求?你能找出多少种解题的方法?” (特点:新课的导入,打破了惯常的由复习旧知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数学第五册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本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怎样帮助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呢?我认为可进行如下几种形式的训练。一、并“并”是合并的意思。即把两个相关的简单应用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我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向学生出示下面四道题: ①食堂买了4袋大米,每袋150斤,食堂买来大米多少斤?  相似文献   

12.
爱心反馈     
一所中学在高一入学分班测验中,除正常知识考评外,出了两道附加题,特别标注,本大题不计入总分。第一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乐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成年后你们打算怎样安排父母的生活?第二题:如果你的朋友曾经对你很好,可突然有一次做了一件伤害你的事,而且伤得很重,你会怎样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试教(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师:请同学们先来口算几道题。课件出示:A200÷2=100B16÷8=2200÷20=10160÷8=20200÷40=5320÷8=40师:在这两组算式中,藏着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1.探究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学生计算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有变?(2)从上往下任选两个算式比比看,除数(或被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田洁  胡中民 《辽宁教育》2001,(8):106-108
教学例1中的第(1)题   (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  相似文献   

15.
田洁  胡中民 《辽宁教育》2001,(7):106-108
教学例1中的第(1)题   (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录]师:课本复习参考题A组有这么一道题:“是什么数时,方程有两个正根?”考虑到学生们的解题及计算能力,教师把问题稍微改得复杂一点。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三毕业班上复习课时,学生见到有关算术根和绝对值的化简计算问题,总是要问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在题口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怎样分区间讨论?二是在题目没有给定条件的情况下又怎样分区间讨论?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我详讲了这两个问题.解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还是较广的.需要用到解方程、解不等式(组)、对数、函数、三角等基本知识,但主要根据是算术根和绝对值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算理的欲望“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是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算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例3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51=12×53=,怎样计算得数呢?在这里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猜一猜这道题应怎样计算,然后进行谈话:“同学们,这两个算式到底结果是多少呢,同学们是想让老师直接告诉你算法呢,还是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找!”老师进一步说:“这两道题,你可以选择自己喜…  相似文献   

19.
初二物理第十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中有这样一道“想想议议”题:“有两组相同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4:2:1。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怎样放?要使这A组砖对地面的压强比B组砖对地面压强大,可以怎样放?你能各想出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两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师:这道题你会列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18÷3/10)师:18÷3/10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请大家自学课本的推导方法,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