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阳古代青瓷窑场自唐中年创烧,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湖南的制瓷中心,北宋时期青瓷生产更是发展到了极盛阶段,以后渐趋衰落,南宋末至元代止烧,其间历时四百余年。四百多年间,衡阳青瓷窑场烧制的严品,极大地丰富了湖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青瓷是瓷器的最早形态,历代窑匠总是在青瓷釉色上孜孜以求,伴随着这种追求,青瓷釉的烧造从原料配方到施釉方法,以及烧成步骤都成就颇高。从工艺角度分析研读青瓷釉的烧制,突破传统以来对青瓷釉色、造型特点等单纯的文化审美,补充完善对青瓷艺术的工艺角度审美。  相似文献   

3.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亦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窑在隋代已达到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这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邢窑除了能烧造出“类银”、“类雪”的白瓷外,还能生产青釉瓷、黄釉瓷、黑釉瓷、彩绘瓷、唐三彩及硬白陶等诸多陶瓷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南宋官窑产地在杭州,分为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南宋官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造型很多和北宋汝窑产品相似。通常认为,南宋官窑生产多依据北宋汝窑的形制进行生产。北宋末年,金军入侵,北方发生战乱,宋王室南逃,北方工匠也随之南迁,自然把烧瓷技术带到了南方。所以,南宋官窑器与北宋汝窑风格相似,都生产青瓷,烧造方法也沿用北宋汝窑的技法:支烧与垫烧。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瓷器的需求量日增,一部分产品依靠龙泉烧造,建立黑胎青瓷窑,即所谓的"龙泉仿官"。  相似文献   

5.
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瓷器之一,烧制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产量最大,对外交流影响深远,因此,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写道:"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龙泉是个不同凡响的县份.一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而龙泉一名,也就由此传遍天下."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发展兴盛于宋元,衰落于明代晚期至清朝,但在清末民国时期,仍有一批工匠烧造青瓷,气脉逾千余年不断,延续至今.根据龙泉青瓷产生发展的历程,可将龙泉青瓷的历史分为起源、鼎盛、衰落、恢复、复兴五个阶段. 一、起源 以往,学术界多数将龙泉窑的始烧时间定为北宋初期,这种看法沿用了民国时期陈万里先生几次对窑址考察后得出的结论.陈万里对龙泉窑的断代依据建立在对造型、胎釉、装烧工艺等诸环节的研究上,这种研究思路和科学态度,开创了国内古陶瓷研究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建国后冯先铭主持编写的《龙泉青瓷》和《中国陶瓷史》,在龙泉窑始烧年代的问题上,也沿袭了陈万里的思路和观点.耿宝昌主持的《龙泉窑瓷器鉴赏》一书则首次提出了存在早于北宋初的龙泉窑产品的观点.浙江博物馆出版的《龙泉青瓷》,则明确提出了五代龙泉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越窑青瓷莲花碗,系1973年浙江省宁波市遵义路唐宋时代渔浦门城门遗址出土的700多件唐代瓷器中一件,其上为莲花碗,下承以荷叶形托盘,是晚唐越窑青瓷器中极为珍贵的代表作之一。 越窑肇始于商周,青瓷成熟于东汉,历经三国、晋、南北朝至宋代结束。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越瓷类玉,……越瓷青而茶色绿”。可见越瓷在唐代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后世所青睐,叹服为“李唐越器人间无”。晚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余姚上林湖、上虞窑寺前等越窑制瓷中心,这一带创烧的青瓷器炉火纯青,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07,(6):F0004-F0004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它是在越窑衰弱之后兴起的另一个青瓷窑,因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西南山区的龙泉境内而得名。从北宋时期创烧到清代结束,历经八百多年,是我国制瓷史上最长的瓷窑体系。  相似文献   

8.
五代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一幅历史纪实性绘画作品。画中局部绘有青白瓷器31件,从其器型,釉色和烧造技艺来看,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堪与北宋的青白瓷器精品媲美。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青白瓷器起码始烧于五代以前,以往认为青白瓷始烧于北宋的观点应予纠正,从诸多要素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青白瓷器,当属五代时南唐景德镇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五代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一幅历史纪实性绘画作品。画中局部绘有青白瓷器31件,从其器型、釉色和烧造技艺来看,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堪与北宋的青白瓷器精品媲美。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青白瓷器起码始烧于五代以前,以往认为青白瓷始烧于北宋的观点应予纠正。从诸多要素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青白瓷器,当属五代时南唐景德镇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青瓷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青瓷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在青瓷史甚至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窑址出土的青瓷产品的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探讨,并以钧窑为中心,列举了钧窑的烧制年代、窑炉、产品、制作工艺、钧窑窑系的形成等多个方面文化面貌,以此讨论北方青瓷发展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China”的由来,众说不一。但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一词的音译。“昌南”指昌南镇,是瓷都景德镇的旧称之一。该地处于昌江之南,故在唐代称昌南镇。东汉时代,古人就在这里筑窑伐木,烧制陶瓷。到了唐代,由于昌南镇高岭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刑窑白瓷的优点,创造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素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相似文献   

12.
龙泉青瓷接着地气.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目前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在陶瓷领域的最高成就.在龙泉,这是开衙千年来的头等大事.一个小地方的特色产品,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这既得益于祖先的智慧,更得益于龙泉这块神奇而独特的土地. 在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龙泉青瓷根植于龙泉,依赖于龙泉这块神奇的土地.很多大师傅,龙泉工作几年,离开龙泉,带着龙泉的瓷土、釉料等,在异地起窑,欲烧制青瓷,发现离开龙泉后做的青瓷,尽管什么材料都一样,但烧出的青瓷怎么看都不是那个味道,总缺点什么.再回到龙泉,一样的材料、工艺、火候,烧制的东西就有那种风韵,一看就是龙泉青瓷.于是,大部分人相信,龙泉青瓷是接地气的,是这方水土蕴育的一种特色产品.龙泉青瓷离不开这块土地. 龙泉青瓷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3.
龙泉青瓷有粉青、梅子青和米黄3种色调,其烧成温度一般在1310~1330℃之间。结合自身近10年来对釉烧工艺的积极实践、探索与总结,第一次较系统地、科学地提出将龙泉青瓷的釉烧工艺分成8个烧成阶段的论断,并详细阐明了各烧成阶段的目的与作用及注意事项。如能正确掌握并给予实践将有助于避免各阶段烧成可能带来的缺陷与不足,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龙泉青瓷产品的釉色和成品率。此外,若巧妙地利用这些烧成带来的“缺陷与不足”同样可为龙泉青瓷创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标题:一、龙泉青瓷的发展概况 二、龙泉青瓷的形成条件 三、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 四、龙泉青瓷的化学组成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践中,在不断地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就创造出了原始的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陶瓷史家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宋代瓷器在其配料、制胎、釉料、施釉和焙烧工艺上都有新的提高,而且许多名窑在釉色、花纹装饰方面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造瓷技术已达到相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的今天,在"新的传统"影响下,龙泉青瓷也追求创新和发展的"当代性"。当代龙泉青瓷融合哥窑和弟窑而创烧的"哥弟结合"作品,在形式和工艺上应合着时代创新精神和审美理想,由此而具有了"当代性"。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     
《初中生辅导》2023,(Z9):72-73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蓝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彩陶,新石器时代的瑰宝。据史料,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的“丝绸之路”,以输出中国盛产的丝绸、瓷器、茶叶而得名,而彩陶是最早出现在丝绸之路上的陶瓷明珠。一、彩陶的形成背景彩陶烧制工艺系红陶烧制工艺的延伸。早期先民制陶工艺较为粗糙,多为平地堆烧或坑烧,在氧化气氛下只能烧造出红色陶器。直到发现烧制后与器身颜色截然不同的矿物原料,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关于"卢钧"与"炉钧"以及"北方炉钧"与"南方炉钧"之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卢钧"作为钧瓷衍生的唯一支派,又称"卢瓷"、"卢钧",而"炉钧"则因清雍正时期在景德镇烧制而得名。经考证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卢家在神垕具有相当久远的烧制钧瓷的历史,而非从清光绪年间的卢振太才开始烧制钧瓷;钧瓷在明代并未断烧,"卢钧"早于"炉钧"而存在;景德镇所谓"炉型窑"即为"火炉中所烧"的说法是误解,"炉型窑"实为卢家早在明代就使用的"推拉式风箱窑"的变种;景德镇"炉钧"之名的形成与"卢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卢钧"与"炉钧"是上下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9.
繁昌窑青白瓷是朝代交替社会变迁背景下南北方制瓷工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晶.通过对繁昌窑青白瓷的施釉方式、釉色器型、纹样装饰、胎质胎体、制瓷技艺、格调气质等方面的审美意趣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繁昌窑青白瓷兴盛和衰落的原因,为繁昌窑青白瓷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青瓷釉色与“青”一词的内涵一样有着无穷丰富的变化,缥瓷、秘色、天青、粉青、梅子青各有不同的釉色偏重.梅子青釉为代表的绿瓷最能代表青瓷的沉静、幽远、朴素之美.“古瓷尚青”、“青瓷尚绿”,绿釉是青瓷的主流也是青瓷最自然悠远的釉色,是“艺术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