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配乐朗读很感兴趣。于是,我便自制了配乐朗读录音带,在阅读教学时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较果。一、配乐朗读激发了学生听说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入手,给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感情素材,引发其情感,唤起学生听说欲望,使之进入课文意境。如《桂林山水》一课配有抒情甜美的旋律和起伏变幻的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极为重要。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实施分角色朗读,科学运用好比较式朗读,适当地运用配乐朗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感情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轮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学生李倩动情的一段配乐朗读使全班同学深受感动,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价值观理念思想也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重视。近年来教育创新改革进度加快,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化。为满足现代社会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配乐朗读法的教学作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配乐朗读法在传统的朗读教学中加入了音乐艺术的感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此背景对配乐朗读法在小学语文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中国传统教学法,朗读能展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具有鲜明的生态面貌。朗读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有:串联朗读、起兴朗读、示范朗读、自由朗读、反复朗读、角色朗读、配乐朗读、齐声朗读、激情朗读等。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运用图画、迁移体验、配乐表演等激发学生朗读的浓浓兴趣,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辅助教学,将那些生动感人的文字配上感情真挚、悦耳动听的乐曲给学生导言、配乐朗读、配乐朗诵、配乐叙述等,融音乐艺术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音乐能激活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音乐能陶冶情操,能有效培养学生美好的文学审美情趣;音乐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雷素娟 《现代语文》2005,(3):107-108
一般来说,当前更提倡采用多媒体,至少也是用磁带播放配乐诗朗诵,以期感染学生.但教师自身含有个人体会的朗读在课堂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古人云"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教师面对学生朗读或者带着学生朗读古诗,共同进入古诗的感性境界中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人文修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常见到同行们抱怨学生家庭作业完成得不理想 ,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条是作业枯燥乏味缺少情趣 ,自然引不起学生兴趣。为此 ,以减负爱生为指导思想 ,以情趣结合为内容形式的家庭作业应运而生。实践证明 ,此类作业学生愿做、乐做 ,令学生和家长拍手叫好。现将自己在近期设计的家庭作业选择举例如下 :一、配乐朗读教学《桂林山水》后 ,我为同学们设计了一道家庭作业 :“回家后 ,为《桂林山水》选配乐曲。明天将磁带带到班上 ,进行现场配乐朗读比赛。”第二天 ,配乐朗读比赛正式进行。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动情地朗读。有的同学用《让我们荡起…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课程要重视并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初中生处于对美有强烈追求的时期,而且教育本身也包含了智育、德育、美育这三个部分,所以加强初中生的美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学生的必然要求。散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点。散文教学美育包含的内容:散文配乐朗读的音乐美。音乐美可以运用到散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比如,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背景音乐来引出课文,提起学生们听课的兴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配乐朗读一下课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文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范读、分角色朗渎、配乐朗读、诵读等.营造情境,进行多形式的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是学好语文的最佳手段和第一形式.  相似文献   

12.
黄继红 《广西教育》2013,(21):77-77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情感基调,不同类型文章的基调更是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也要因文而异,找出与文章相应的朗读技巧。一、古诗词的配乐吟诵教师在古诗词朗读教学时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出意境。如能将音乐与古诗词结合,诗词的节奏感会更为强烈。如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现实教学中的朗读,多停留在朗读的主体——教师、学生这一层面上。或关注朗读主体的组合方式,如学生自读、小组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或关注朗读的声音高低,如默读、吟读、诵读等;或关注朗读的凭借外物,如配乐朗读。这类朗读训练形式丰富,变化多样,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增强课文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朗读的共性。它停留在朗读主体的浅层面上,极少关注朗读的载体——文本本身,极少涉猎因文本内容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朗读个性。其实,朗读更应关注文本内容,立足文本个性。巧借朗读手段,实现朗读手段与…  相似文献   

14.
付金凤 《文教资料》2012,(28):70-71
朗读美育法,就是把和谐、生态性等基本理念运用到朗读之中,通过美读,建构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读素养,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而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朗读教学中,生态化因子主要包括节奏与停顿、语速与重音、语调与语气、朗读配乐,朗读美育法即是以上生态化因子的和谐运用。这种方法的建构一方面在于朗读者理性探究,感性示范朗读;另一方面在于朗读者要选择合理的朗读形式,提高审美感悟。  相似文献   

15.
徐艳梅 《成才之路》2011,(24):61-61
朗读的形式较多,如范读、配乐朗读、诵读、齐读、单读、接力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读、表演读等等。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通过几年的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研究后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确定相应的朗读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思想;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人格。可以在导入环节中运用音乐,也可以配乐朗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单调乏味的家庭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惧学与厌学心理。作为一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 ,应该善于“配菜” ,让学生“烧”得顺手 ,“吃”得有味。围绕这一点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配乐朗读。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配乐朗读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了《桂林山水》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阅读教学带给学生的体验,不失时机地进行习作训练,可使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通过作文得到进一步的延展。如教学《草原》一课,我利用电教手段,将《草原》的课件、图像放出来,然后进行指导性朗读,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使学生犹如置身于辽阔  相似文献   

19.
刘素云 《湖南教育》2002,(15):53-53
配乐朗读即把有意境的散文、小说、诗歌等配上情感较吻合的音乐加以声情并茂地朗读。《琵琶行》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古体诗,我在教学时选用了以二胡独奏为主的《病中吟》配乐,这首曲子低沉、委婉,缓慢而缠绵,给人一种悲凉孤独的感觉,很容易创造出这样的情境:枫叶荻花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茫茫的江水中沉浸着一轮冷月,在如此凄清的氛围中,一名委身商人、转徙于江湖的琵琶女,面容憔悴,心绪忧郁,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弹奏出无限的伤心……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已被琵琶女的命运打动了,全堂寂静,音乐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诗中主…  相似文献   

20.
一、模仿朗读小学语文教材有相配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录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再现文章所描述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享受到高尚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语感。二、配乐朗读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内蒙古草原美景。如果配上抒情、轻松又愉快的乐曲,并出示大草原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配乐朗读,并展开想像,这时,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这段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