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关注阶段"理论为基础,对宁波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宁波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个人化"阶段关注程度较高,对新课程实施存在一定的抵抗心理;城乡教师及不同教龄教师目前在对新课程实施关注的7个阶段上没有明显差异。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变教师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9月起浙江省开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在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改变,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观念和实践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宁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研究了渺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274名大学新生进行适应性特点调查发现,理工科新生在学习适应、环境总体认同以及身心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男女生、不同生源地在适应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以及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在适应性维度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章对此提出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情况的调查,分别就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教学实践两方面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调查研究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N市高中教师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其TPACK总体水平及不同背景教师的差异情况。研究发现:高中教师的TPACK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TPACK各维度均值分布不匀;高中教师TPACK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教龄段教师的TK、PK、PCK、TPCK差异显著,TPK的差异临界显著,而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不同学历和学科教师的TPACK水平存在差异,但学科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该结论,文章提出促进教师TPACK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已实施十余年,现在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完善,而这就需要考察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情况。笔者以河南省A小学为案例,从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和材料适应三个层面对比研究了案例学校中、青年教师对新课改的不同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案例学校中、青年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表现存在显著不同,中年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重重困难,青年教师则适应得较好。中年教师在新课改中陷入适应和发展困境的内部原因在于中年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年龄特征难以适应新课改;外部原因在于新课改本身的不足加大了中年教师的适应困难,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了中年教师的懈怠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山西中部X市467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形式主要是:课前教学准备和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常用计算机技能已基本掌握,网页制作等技能有待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龄、学历、学段有一定关系.从低教龄组到高教龄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致呈现出"强-弱"的表现;不同学历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明显比其他学历的教师强;不同学段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强于高中教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教师作为直面新高考改革的主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成为关乎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教师适应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的整体评价较高;不同性别、所在学校、学位、职称、从教科目的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认知具有明显差异;压力适应成为影响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压力适应→知识适应、压力适应→组织适应呈现正弱相关。新高考改革深化期,推动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应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提高高考改革认同等方面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以广东省25所农村小学730名教师为被试,结合访谈法考查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称教师新课程理念适应性、新教材适应性、教学实践适应性、适应能力水平有明显差异。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新课改态度、自身素质、主观努力等主观因素和学校、家长、职业压力等客观因素。对策为:激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学校管理功能;加强有针对性的新课程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0.
逼真教学问题解决情境中教师适应生专长表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性专长是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并被视为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个新目标.本文通过一个教学专业实践领域中的认知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对参与实验的9位数学教师在逼真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适应性倾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学习的倾向”“新情境中的适应性改变”“深度的概念性理解”“元认知”这4个构成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的维度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表现差异.结合对被试教师的话语分析,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具有不同表现特征的教师在这4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project was undertaken by researchers at three universities in England where there is a well 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introducing student teacher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at three key points in the course to a student group in each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how students' concepts of IT were developing and to identify key influences on their practice and their thinking. Selected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as was the school mentor for each student wherever possible, and all staff in the student's host department were invit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All tapes were transcribed.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student teachers of English have a broader view of literacy than is currently predominant in schools and this view positively embraces the role of IT in literacy. Student teachers do not envisage the disappearance of books, instead they see a wider and more inclusive range of texts, including the electronic, as part of the normal focus of the English teacher. Practising teachers of English range from those with an essentially negative attitude to IT,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who are themselves developing this broader view of literacy. Current pre-service provision appears to be succeeding in giving new English teachers a positive and committed attitude towards the use of IT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literacy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理适应性调查及调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新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评价标准、教育自身的条件都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因而,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的心理适应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运用团体测量法和个人访谈法对1679名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理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理适应性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表现在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普遍持认同态度并积极接受,且有良好的自身发展规划、合作意识和学生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的实施同样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缺乏学科地位;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材偏软;学生缺乏学习动 机;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等。因此,将控制论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控制、 对学生座位的分配与控制、对设备的选择与控制来促进课堂教学,以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城乡数学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为弄清新课程实施与中学数学教师适应性的互动关系,为平衡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找到依据,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水平,为教师的转型、成长和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并为高师开设教师专业化课程和培养新型教师提供参考,采用自编问卷从十个方面对198名城乡数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乡村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总体水平不高,二者比较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 small but representative study it appears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past and to some current perceptions, the majority of student teachers and about half of serving teachers of English now welc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English and see it as central to the literacy of all pupils. Some current teachers of English remain ambivalent about IT but the general trend is toward a broader definition of literacy in English that gives significant, if not yet equal, value to electronic text alongside the printed word.  相似文献   

16.
乡村名师自主培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具有振兴乡村教育的时代意蕴与战略意义。透过198个微课,扫描乡村名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现乡村名师自主培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的空间较大。乡村名师从“克服教学技术恐惧,建设创新应用的良好心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夯实创新应用的技术保障”,“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三方面,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的自主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提出了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体系和教师核心竞争力。对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如何建构教师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指出只有充分理解和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才能创造教师竞争优势,建构可持续的教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瑜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2):24-2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中,教师缺乏的不再是整合的资源,而是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最需要掌握的是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NTeQ教学模式是一种整合了信息技术、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信念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教师能力是三个主要的维度。其中,教师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中的其他方面。所以,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信念对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信念相关理论的论述,结合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状况,提出重建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的策略,即"应试教育的学校文化向素质教育的学校文化的变革"、"将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生成与转变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ompetence in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English entering teacher training, by looking at IT provision in Scottish schools. Computers first appeared in Scottish Secondary schools between 1981 and 1983. It was considered a reasonable assumption that students entering teacher education, over a decade later, would be competent in IT. The results of this 3-year study show that this assumption was misplaced and considers possible reasons as to why the results were so disappointing. A questionnaire to graduates, who had attended school between 1987 and 1992 aimed to establish their exposure to IT in school and university and establish their confidence in using IT.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study surveyed schools to establish whether or not the situation had changed since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made by Her Majesty's Inspectors (HMI) in 1987 and to consider the IT competence of English graduates who might train to be teachers in the year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