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蓉娟 《物理教师》2005,26(6):0-4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3年版《物理》课本中“超重和失重”部分的内容指出: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2.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称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超重和失重现象定义的科学性问题教材第93面和94面分别写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如此说来,将一个所受重力为 G 的物体,放在一个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静止不动,或沿斜面下滑时,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Gcos α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超重、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竖直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或分加速度。时,则该物体将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重力并不发生变化,而是它对支持物的竖直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比重力大或小。当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本身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小于物体本身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当上述压力(或拉力)等于零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比如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或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或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7.
超重和失重是很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此现象处理问题,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超重和失重的定义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此时FN=G.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称为超重现象,此时FN=G=ma,超出的部分为ma.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  相似文献   

9.
1.超重现象: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人教版)把超重和失重的内容重新编人高中物理,对理解超重、失重现象及宇宙开发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超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从运动状态上讲就是加速度向上的运动,即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表现为加速度向下的运动,即加速下降、减速上升.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状态时,物体的浮力会发生变化吗?  相似文献   

11.
1.超重现象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产生超重现象的原因: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  相似文献   

12.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 (或小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或失重 )现象 .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这种状态 .叫做完全失重状态 .在有些物理问题中 ,直接用超重与失重解答会显得十分简捷准确 ,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定性分析对于一些只需作定性分析的问题 ,利用超重或失重的概念能够巧妙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 ,关键是正确判断系统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清楚系统的重心位置的变化情况 .当系统的重心加速上升时为超重 ,当系统的重心加速下降时为失重 .例 1 如图 1所示 ,A为电磁铁 ,C为…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或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或失重现象。当物体有向上加速度时,产生超重:当物体有向下加速度时,产生失重。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则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必修本第一册第85页对超重是这样下定义的: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相似文献   

15.
1 失重现象。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叫失重现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好豫是物体的重量有所减小,实际上,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1 失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叫失重现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好像是物体的重量有所减小,实际上,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超重和失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作变速运动的应用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失重现象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时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能灵活运用失重和超重的概念去处理问题 ,将受益匪浅。一、根据加速度方向直接判断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得出压力或拉力的变化情况例 1 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  相似文献   

18.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或小于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之为超重 (或失重 ) .理论计算表明 ,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a>0时 ,物体将处于超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重力大ma(通常称之为超重ma) .同理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将处于失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其重力小ma(通常称为失重ma) .超重、失重概念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如果我们能够对它加以巧妙地利用 ,将能使有些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快速 .例 1 如图 1所示装置 ,两球质量都是m ,且绕竖直轴做同样的圆锥摆运动 ,木块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对于物理概念与规律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 1.没有深入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而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以致出现错误。例如,失重的概念,课本上是这样介绍的: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量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但学生在理解时,往往将失重、完全失重错误理解为重力减小或不受重力的作用。他们没有认识到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撑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超重失重的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的大小叫视重。如图1,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的物体,有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视重 F=mg+ma(或 F=mg-ma),视重大于(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即发生超重(失重)现象。观察以上物体的视重,不难发现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视重,等于一个重力为 mg+ma (或 mg-ma)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视重。由此可见,由竖直方向加速度导致的超重问题,可以等效为该物体重力增加(减少)ma 的平衡问题。在解题中适当应用超重失重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