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分子中碱基比例计算类习题有很多,其解法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解题必须遵循思路清晰、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基本原则,选择最佳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用“直观假设法”解题,效果很好。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某DNA分子一条链中(C+T)/(G+A)=0.2,那么它的互补链中其比例应为A.5  B.2.5  C.1  D.0.2解法分析:图11.先画出一个DNA分子示意图(见图1),标出a、b链。2.假设a链符合(C+T)/(G+A)=0.2,即C+T为2个,G+A应为10个。3.按碱基互补配对…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必修本)对碱基配对原则是这样定义的:DNA的结构中,碱基对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嘌呤间或嘧啶间不能配对),而且,陈嘌呤(A)一定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一定与胞嘧啶(C)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这一原则本人在教学中帮学生予以一定的引伸,并将之灵活运用于实际解题中。1引伸 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设一条为a链,其互补链为b链,据定义,则: Aa-Tb Ga-Cb Ta一Ab Ca-Gb 将其可引伸为: (1)Aa…  相似文献   

3.
题目: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湖北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令k=a2-ab+b2,由于a2+ab+b2=1,当ab=0(a、b不能同时为零)时,不妨设a=0,则b2=1,易得k=1.当ab≠0时,不失一般性,不妨设|a|≤|b|.作等腰△ABC,使底边AB=2|a|,高CD=|b|.设AC=BC=c,△ABC的面积为S,∠ACB=α,则0°<α2≤45°,0°<α≤90°,0<sinα≤1,|ab|=S=12·c2sinα.(1)若ab…  相似文献   

4.
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利用两直线方程的不同组合形式,化归为不同性质的方程,从而可使一些问题巧妙解决.1A1x+B1y+C1+λ(A2x+B2y+C2)=0这种组合形式的方程,是大家熟知的经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  相似文献   

5.
两个性质与两条法则兰州师专温传校性质1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的平方,大于它前后两项之积。设A,B,C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0,则A=B-d,C=B+d,AC=(B-d)(B+d)=B2—d2,B2—AC=B2—B2+d2=d2>0,∴B2>AC。若令B=...  相似文献   

6.
文献〔1〕给出一道推广命题:若实数x、y满足Ax2+Bxy+Cy2=D(其中B2<4AC,D≠0),设S=mx2+ny2(m>0,n>0),则1Smax+1Smin=mC+nAmnD.本文将在该文的基础上作一点改进,对这一命题再作一个推广,并给出它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评估教学效果时,标准化试卷已普遍使用,而多项选择题是其题形之一.现设某学生卷面得分数X, X= T+G+ε,其中G为猜测所得分数,ε为误差分数。问题是怎样评估其真实得分数T。 因G涉及到选择题设置:几项选几项,T涉及到测验题的难易程度,ε涉及到考生的情绪、健康、教师阅卷等许多因素,通常把X.T看成随机变量,忽略。项(认为Eε=0),考虑模型X=T十G,并定义得分X的置信度为: r= DT/ DX(1) 这里D表示方差的运算符号.但是,式(1)仅在DT≤DX,才有意义(不出现r>1).这…  相似文献   

8.
题如图(1),给出定点A(a,O)(a>O)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的关系.解法1设B(-1,yB),则AB的方程为yyB=x-a-1-a.又kOA=0,kOB=-yB,tg∠BOC=tg∠COA,∴-yB-koc1+kOBkoc=koc.(1)设C坐标为(xc,yc),0<xc<a,则koc=ycxc,代入(1)有yB+ycxcyB·ycxc-1=ycxc.消去yB化简得(1+a)y2c+(1-a)x…  相似文献   

9.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许多问题都与点的轨迹有关,求解此类问题时,若能用轨迹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往往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举例说明如下:1 判断位置关系例1 圆x2+2x+y2+4y-3=0上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2的点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991年高考题)分析 (1)先求到直线x+y+1=0的距离等于2的动点的轨迹(两条平行直线)的方程.设与直线x+y+1=0平行且距离等于2的直线方程为x+y+m=0,于是|m-1|2=2,得m=-1或m=3,所以l1:x+…  相似文献   

10.
在遗传的物质基础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演化出来的计算碱基数量和各类碱基比例的题目不少 ,已总结出的解题方法也很多。我认为基本的解题思路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类型。1 已知和求解的都是DNA双链中的碱基可用设未知数的方法 ,设A的比例为x ,则T也为x ,设G的比例为y ,则C亦为y ,且 2x + 2y =1,只要知道双链中任何一个碱基的比例 ,或者说只要一个已知条件 ,如 AG =23 ,各个碱基所占的比例都清楚了。上述等式中的碱基也只要用代数符号代入 ,等式是否成立就一目了然了 ,上述 AT 即 xx ,GC 即 yy ,A +CT +G 即x…  相似文献   

11.
设圆C1:x2+y2+D1x+E1y+F1=0;C2:x2+y2+D2x+E2y+F2=0。记C:C1+C2=0(为参数),则我们知道≠-1时,C的全体称为圆束。而=-1时,C为一直线,它也就是圆C1、C2的根轴,其方程为:(DlDz)x+(E;E。)y+F;F。=0显然,若两圆C1、C2有两公共点(相交),则其根轴就是公共弦所在直线;若两圆C1、C2仅有一公共点(相切),则其根轴就是过切点的公切线;若两圆C1、C2无公共点(相离或内含),则其根轴是一条垂直于连心线的直线(此线与C1、C2无公共…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全国高考(15)题:设f(x)是(-∞,+∞)上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  )(A)0-5,(B)-0-5,(C)1-5,(D)-1-5.此题解法较多,这里不赘述.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对条件f(x+2)=-f(x)的两种变形.将x以x+2代换得f(x+4)=-f(x+2)=-〔-f(x)〕=f(x).(1)若将x以-x代换可得f(2-x)=-f(-x)=f(x).(2)(1)表明f(x)是周期函数;结合f(x)为奇函数得到的(2)…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M={(x,y)|y=12x+13},N={(x,y)|x3+y4=1},那么M∩N=().A.MB.NC.{(12,712)}D.{(2,43)}图12.如图1,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升学复习测试题精编──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函数的定义域是2.若函数y=kx+b的图象过点A(1,-1),B(-2,5),则函数的表达式为3.若方程ax2+bx+c=0(a<0)的根为-3,2,则的解是4.以线段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误认为DNA合成的原料是A、T、C、G4种碱基,也有学生分不清碱基和核苷酸的关系。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教学中利用核苷酸图案图章演示核苷酸的组成、DNA的平面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及DNA的复制等内容,感到得心应手。1核苷酸图章的制作(1)选取4块平整的木块将一面用砂纸磨平。(2)用铅笔在磨平的一面上分别画出5个核苷酸(包括尿嘌呤核苷酸)的图案。图1(3)用刀、锯、锉等工具将图案周围部分除去约2mm,外圈留1mm的边缘即制得核苷酸图章(同时在图章的另一面画出…  相似文献   

16.
一个应用广泛的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善和 《数学教学研究》2000,(1):41-42,F003
设x、y、z是任意实数,A+B+C=π,则x2+y2+z2≥2xycosC+2yzcosA+2zxcosB.(*)证 注意到A+B+C=π,将不等式(*)移项、配方、整理,该不等式等价于(x-ycosC-zcosB)2+(ysinC-zsinB)2≥0.上面不等式显然成立,故不等式(*)成立.不等式(*)揭示了任意三个实数x、y、z与满足条件A+B+C=π的三个角A、B、C的余弦值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在解题中灵活地运用这个不等式,可使有些证明难度较大的不等式获得简洁、巧妙的证明.例1 在△ABC…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三角形高与旁切圆半径的一个不等式定理设△ABC顶点A引出的高和所对旁切圆的半径分别为ha、ra等等,命a(0,1],则引理1设a,μ,vR+,且λ+μ+v+1=4λμv,则λ、μ、v中必有一个不小于1,一个不大于1.证明:由4λμv=λ+μ+u+...  相似文献   

18.
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的相反数是。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73=。 3.分解因式4-X2-y2+2xy=。 4.当x=,的值为0。 5.方程64X2=X的解是。 6.在Rt ABC中,C=90°,a=3,b=4,则sin A=_,cosA=_,tg B=。 7.如果O是ABC的外心,BOC=80,则A=_度。 8.正比例函数y=kx(0)经过A(-1,-2),则函数解析式为y=。 9.计算(- aZ)3·(- a)2=。 10.样本 2、3、6、a的平均数为 3.5,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下述两个定值问题进行推广:问题如图(1),图(2),若l1,l2是过不在椭圆x2a2+y2b2=1上任一点M(x0,y0)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且l1,l2与椭圆分别交于点A,B与C,D,则(Ⅰ)1MA·MB+1MC·MD=a2+b2b2x02+...  相似文献   

20.
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函数的最值□兰州市二中马瑞华例1求函数y=x2+4+x2-4x+5的最小值解:y=x2+4+(x-2)2+1=(x-0)2+(0-2)2+(x-2)2+(0-1)2.设点A坐标为(0,2),B坐标为(2,1),则问题转化为在x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