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儒道思想在悼亡诗的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两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标准”人才。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其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而市场则是检验高校服务质量的主体。只有满足了“市场需求标准”.高校才能蓬勃发展;而失去了市场,高校就断送了生存之路。市场.是高等院校生死成败的“衡器”。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相似文献   

4.
一、树立互动学习观 人类最原始的学习行为始于生存的本能,当掌握习得的多少与人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联系时,学习的效率就成为生存形式的一种制约因素。“学习”不只是“基于经验的行动变化,即便当事人未经觉察或并无学习意图,但在一定的经验前后在行为方式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持续性变化”,或是“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还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每一位学习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和克林伯格(Klingber.L.)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创建互动学习观。  相似文献   

5.
要探讨《长生殿》主题,只能依据剧本中的《自序》、《例言》与《传概》三则材料。《长生殿》只有唯一的主题,即情爱主题。洪升塑造杨妃形象时,情感倾向基本上回归到中晚唐,择取了同情、回味与美化的态度;在价值观上则运用了汤显祖的“至情观”,使杨妃的文化品格得以升华。对于李隆基形象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丈人是不断渐进的。洪升写李杨情爱时别具匠心:第一,写出了李杨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第二,写出了李杨情爱的风流本色;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的情爱观具有复杂的内涵和大胆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以情反理”与“以理渗情”相互交织的矛盾与困惑,这在其作《聊斋志异》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课程观最根本、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目前主要形成了这样几种说法:一是“能力本位说”.二是“工作过程说”,三是“实践导向说”。三种说法或日三种课程观,表达上虽然不同.实质上是一致的.即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徐訏的涉世之初,这一时期各种作品的叠加已使其情爱观的雏形充分彰显。徐訏认为,情爱是在精神与本能的交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他追求的是灵肉兼备的情爱。此外,其情爱观在两极之间跌宕:亦理想亦现实,亦"唯情"亦"唯物";既憧憬"生死相许",又美刺"无谓牺牲";既承认物质是情爱的媒介,又拒斥金钱主宰着的情爱。其本意是在现实情爱之中寄寓神性理想,倡导一种建立在健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健康和谐的婚恋关系。  相似文献   

9.
肖川 《今日教育》2005,(11):4-5
在我国教育界.“转变观念”喊了很多年了,为什么还在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转变是一个妊期的过程.因为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观念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转变观念”就是一个常议常新的事情;二是我们的理论不彻底.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理论不彻底就难以带给人们确信感.实现由知到信的提升。为了促进教学领域的“转变观念”,我们需要对究竟什么是“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徐讦的涉世之初,这一时期各种作品的叠加巳使其情爱观的雏形充分彰显.徐讦认为,情爱是在精神与本能的交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他追求的是灵肉兼备的情爱.此外,其情爱观在两极之间跌宕:亦理想亦现实,亦"唯情"亦"唯物";既憧憬"生死相许",又美刺"无谓牺牲";既承认物质是情爱的媒介,又拒斥金钱主宰着的情爱.其本意是在现实情爱之中寄寓神性理想,倡导一种建立在健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健康和谐的婚恋关系.  相似文献   

11.
《顽皮娃娃》2007,(7):I0037-I0038
如今,儿童性早熟已成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10厘米~15厘米。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也越来越提前。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缘由除了视听产品中“儿童不宜”的情爱镜头,以及整个社会的“泛情爱化”资讯外,就是不当的喂养方式。父母在有意识地切断视听传播途径的同时.更要注意让宝宝远离可导致“性早熟”的食品。  相似文献   

12.
◆老师在讲课时.希望学生能充分理解慈善的含义.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一头驴背着很重的东西上山,而主人仍对它拼命地鞭打,这时我上前加以阻拦,你说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德?”一个学生马上就回答:“兄弟般的情爱。”  相似文献   

13.
宋惠莲从小在蔡通判家受到淫荡风气的熏染,所恪守的情感原则与传统化中对贞节观的“正宗”诠释有着不同的内涵。孙雪娥一直冷观旁观这个污浊的家庭,在好的身上带有一定的主体亮色和情爱追求的微光。韩爱姐悲观厌世,甘愿自绝于命而恪守贞节,实际上是她人生幻灭心态的一种非本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金庸作品中的情爱描写是中国传统的描写模式:“一男多女”。相反,林语堂的情爱描写是“一女多男”模式。其原因主要是:作品时代背景的差异;各自生活背景的影响;金庸心中积淀的男权意识;弗洛伊德无意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2006,(8):64-64
1.老师在讲课时,希望学生能充分理解慈善的含义,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一只驴背着很重的东西上山,而主人仍对它拼命的鞭打,这时我上前加以阻拦,你说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德?”一个学生马上就回答:“兄弟般的情爱。”  相似文献   

16.
一些大学的管理者从经济角度用办企业的思路在师生观问题上提出并推行“上帝观”、“雇佣观”、“原罪观”等悖论,危害匪浅.对此,本文提出“双主观”、“主从观”、“亲情观”和“平等观”,从不同角度探求大学师生观正解.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中韩爱姐从“荡妇”直接转化为“贞妇”似不合情理,但正是这不合理中包含着合理-人类情爱的非理性特征。显赫地位和物质享受的消失,情爱对象的惨死,“亲昵情谊中的道义责任感”的钳制,使韩爱姐悲观厌世,甘愿自绝于命,恪守贞节实际上是其人生幻灭心态的一种非本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也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使命。为此,应将职业生涯设计导人大学教育。这一设计要通过四维度的体系架构来实现:1.树立“大职业教育”观;2.人文精神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高等教育活动始终,使学生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能够“精神成人”;3.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建设和培训外包;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刘山珍 《教育现代化》2005,(12):114-115
一、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图景 数字化生存.实际上是人类有了一个新的虚拟的数字化活动空间。数字化生存的本质是生存、活动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借助于“数字化”构造一个“真实”虚拟的而非想象虚假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人们在“虚拟空间”(或者说“虚拟平台”)中的信息传播、交流与交谈的行为。便是数字化生存。实际上,数字化生存从更为广义的视野去解释.是主体生存与客体对象之间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或虚或实在生存的意义上与数字化的关联。这就是说。数字化生存所表述的就是数字技术革命同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的内在的联系和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池莉20年的小说创作无论在理性内涵的拓展、艺术观念的更新还是表现技巧的丰富上,都有骄人的成绩。章从情爱模式、生存模式、运思模式三个角度分析其创作倾向。池莉的小说在情爱模式上首先肯定了女性独立的人格和价值,其次在双性关系呈现出认同、对立、和谐三种向度;在生存模式上,展示了小人物不屈不挠的活法,同时也展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人们感性欲望的泛化;在运思模式上,注重小说内在节奏起伏有致、叙述方式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