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胡燕  葛明贵 《文教资料》2007,(18):181-18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角色学习的视角,探讨中学校长对心理学教师的角色期望。结果表明:中学校长期望心理学教师应当具备开展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承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职责;扮演学生“心理的调节者”、“指导和促进者”、“个性的塑造者”和“同伴和知己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的提出“创新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学生能采用“创新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为了适应新世纪“课改”的需要,遵照“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学校教育心理学》,关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的理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2.研究“课改”关于现代学习方式、新型的学习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3.研究课改关于“倡导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3.
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研究将心理学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和调适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加强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班会和家长会品质,优化学校心理生态建设。2013年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成功举办。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学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各个实验学校的发展,优化教育教学,帮助师生成长,促进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的学习交流,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  相似文献   

4.
王波 《教育艺术》2009,(6):62-62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放在了首位,肯定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赵晔 《文教资料》2006,(12):156-157
自新课标颁发实施以来,语文新课程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同志又产生了一种困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文本、教法、手段,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研究。裴斯泰洛齐指出“:教学要心理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心理功能,使其处于正常的兴奋状态,认真参与,积极活动。如果学生的心理没有参与教学,就不能接受任何教育、教学的信息。语文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才能是能工巧匠,事半功倍。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物理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勤 《职教论坛》2001,(4):49-49
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除教师如何“教”外,还就 眼于学生如何“学”。也就是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研究,必须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是以什么方式形成物理概念。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思维过程等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部分学校的一些教师采取种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全面启动心理教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北京通州二中着力心理教育,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下功夫,要求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差异。我们请到李燕杰教授讲“教育的艺术”;何立缨教授讲“教师的权力”;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讲“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育人工作”;161中徐嘉贵校长讲“健康促进学校”;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讲“敬业爱生”等等。这些高水平具有极强说服力的专家报告,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和教育,极大地…  相似文献   

8.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为此要求教师应具有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学校,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教育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式。作为基层学校,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立足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参与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引导教师亲身参与心理教育实践,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过程,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认识心理教育,热爱心理教育,提高心理教…  相似文献   

9.
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在苏州大学储培君教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等为理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  相似文献   

10.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依据心理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了使学生达到智能发育正常、人际关系调适、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一、具有统一协调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等目标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原则、切实解决日趋严重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就“学校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形成心理教育的群体力量   在对学生的心理调查或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教师…  相似文献   

12.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其穷毕生努力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也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效应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师范教育科研课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研究——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是我校心理学教研室申请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加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研究,把心理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对师专学生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培养他们将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意识,使他们掌握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但依靠自己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教育先锋心理服务”网站为教师提供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笔者最喜欢的栏目“班主任心理工作手册”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帮助。学生的心理值得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关注,而这两方面相关的内容您都可以在“学生心理在线”网站找到。“轻松一刻”使您放下心中的负担;“中小学心理”帮您掌握处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技巧;“教师心理”帮您正确审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家长心理”体现了“教育孩子,也是…  相似文献   

15.
转变教师角色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课堂教改的最关键的一环。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否学习的主动性。试问:“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何而来?”我想较关键的是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其表现为对学习具有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离不开教学心理。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对几个重要的教育心理效应作一探讨。 1.空白效应 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留下空白,出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现象,叫做空白效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教学中留下“空白”可以消除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疲劳,使学习内容容易记忆,荡起想象的浪花。值得注意的是要讲究“空白”的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同时,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过去,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对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此,本文结合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构以及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的“起点”意味着学生学习某一知识进入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准备状态表现为那些能促进学习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特点之总和。因此,对学生学习初中化学起点的研究能帮助教师深刻地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探索性研究分析。一、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动机、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准备,尽管这些准备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科学的,也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变化特征,来有效掌握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教师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能够系统掌握学生内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展开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教学》2020,(4):F0004-F0004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的修订版。本书由绪论、学生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六部分组成,系统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成果。本次修订重点增加了知识导图、微课视频、知识拓展等内容,旨在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构建学科体系、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夯实知识基础,同时,本次修订关联了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核心知识点与技能点,结合大量案例阐释了这些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教材,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和一般院校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