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2):60-60
本刊2003年22期封面文章《热改出商机》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温控阀,该阀门的工作原理对于传统阀门是一次重大革命,据国家建设部和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介绍,这一项技术在国内外属于首创。它不仅更简便,更安全,更灵活,而且容易实现数字化,综合性能大大优于现有技术和产品,生产成本也极大降低,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推出正逢国家城市供热改革刚刚揭开大幕。建设部已把实现供热计量收费列入《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并在2000年2月18日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76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四条:大力鼓励研究和推广民用供暖节能技术。第五条: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此规定在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目前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已开始强制推行使用温控阀。  相似文献   

2.
建设部2000年10月1日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新建居住建筑供热系统,推行温控调节和热量计量,哈尔滨市于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分户供热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3.
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这表明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福利,已经开始逐步商品化。并明确了我国的节能政策,随着上述文件的实施,采暖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这表明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福利,已经开始逐步商品化.并明确了我国的节能政策,随着上述文件的实施,采暖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这表明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福利,已经开始逐步商品化.并明确了我国的节能政策,随着上述文件的实施,采暖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9-59
本刊2003年22期封面文章<热改出商机>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温控阀,该阀门的工作原理对于传统阀门是一次重大革命,据国家建设部和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介绍,这一项技术在国内外属于首创.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供热环境,国家建设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行政法规,制定了《民用建筑管理节能管理规定》,并颁布实施。经过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修政,修改规定已经逐步实施。在其最初被执行时,国内很多专家纷纷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一系列研究。在引起了一些争论的同时,一些相关的技术研发、改进工作也得以相应开展。一、按热计量收费的必要性就这个问题,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列出许多条款,最后得出结论:按热计量收费刻不容缓。 1、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过去,居民的供热是属于社会福利事业;但目前,同样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的“气、水、电”,早已成为商品,需要执行计量收费。只因供  相似文献   

8.
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第三十七条中规定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 ,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这就提出了供热事业中的节能这一要求 ,而节能要求从能源生产到使用  相似文献   

9.
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星商标有限公司(China Star Trademark Limited)于2000年7月17日在国际分类第38类无线电广播等服务上向商标局提出“ChinaStar及图”商标(以下称申请商标,见附图、)的注册申请。商标局经审查,依据原《商标法》第八条第一款第(1)项、第十七条及原《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以(2001)标审(三)驳字第16号核驳通知书驳回了该商标的注册申请,理由是:申请商标与中国国名近似,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项重点节能工程是《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十项重点节能工程,达到“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为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有关“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规定及石河子市城市供热总体规划,实现能源合理优化使用,切实保证城市热用户冬季取暖要求,急需对老旧、容量不足供热系统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22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就计量认证中的计量管理问题浅谈拙见。  相似文献   

12.
申请人美国萨澳公司(Sauer,Inc.)于2000年9月14日在国际分类第12类“陆地车辆用液压泵”等商品上向商标局提出“WHATREALLY MATTERS IS INSIDE”纯英文商标(以下称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经审查,商标局认为,该商标译为“确实有重大关系的东西在里面”,类似广告宣传用语,缺乏商标应有的显着性,不具有识别特征。依据2001年10月27曰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条及第十七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一、实现温控供热的意义。实现供暖系统的按热量收费的最终目的是建筑节能,要作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建筑保温、降低设计能耗外,室内供暖系统必须有温控装置。温控是实现热计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计量收费装置而没有室内系统的温控手段,实际上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收费,这实际上偏离了建筑节能的根本目的,因此热计量和温控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热计量的大面积推广一定要在有温控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李毅  赵勇  孙福全 《金秋科苑》2009,(16):59-59
一、热计量与温控的意义 实现供暖系统的按热量收费的最终目的是建筑节能,要作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建筑保温,降低设计能耗外,室内供暖系统必须有温控装置。温控是实现热计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计量收费装置而没有室内系统的温控手段,实际上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收费,这实际上偏离了建筑节温控除了节能、节资外,它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了室内舒适度,提高热网供热质量。因此热计量一定要和温控配合使用,才能相辅相成,使两者的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5.
张成立  周金焕 《现代情报》2003,23(11):207-209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39条首次规定了“未公开信息”的保护,而没有使用各国普遍接受的“商业秘密”一词。原因何在?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为,“未公开信息”就是“商业秘密”。笔者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二者在内涵、外延、特征、构成要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未公开信息”的范围远远大于“商业秘密”。可以包括诸多的“准商业秘密”。TRIPS协议第39条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扩大商业秘密保护范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实现供暖系统的按热量收费的最终目的是建筑节能,要作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建筑保温、降低设计能耗外,室内供暖系统必须有温控装置。温控是实现热计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计量收费装置而没有室内系统的温控手段,实际上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收费,这实际上偏离了建筑节能的根本目的,因此热计量和温控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热计量的大面积推广一定要在有温控的前提下进行,但是温控除了节能、节资外,它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了室内舒适度,提高热网供热质量。因此热计量一定要和温控配合使用,才能相辅相成,使两者的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供暖系统采用分户计量收费的紧迫要求,各种便于计量、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采暖系统大量推出。地面低温电热辐射采暖系统以其舒适的供热形式、隐形的安装方式、便捷的控制手段、安全高效的运行等优势,已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介绍了地面辐射供暖的发展概况、系统型式、构成特点、施工及推广,通过目前地面辐射供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方法,阐述了地面辐射供暖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供热(冷)计量收费在全国开展后,仅热量表每年需要数量可达上百万套。还须说明的是:热量表包括户用表、楼用表和热力站总表,本身还需配套的基础产品(如流量计、测温头等)和配件(郊阀门、过滤器等)。此外实施热计量必然要发展势力系统平衡调控设备,以及施工、安装、调试、维护、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热计量仪表产业将成为一个产值几百亿元的新兴产业;而且,它的持续发展期显然在l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现有技术抗辩“入法”,是中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技术抗辩从此实现了从司法原则到立法原则的转变。第三次修改的2008年《专利法》(下称《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相似文献   

20.
聂磊 《科协论坛》2006,21(4):16-18
在企业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称谓企业科普。早在1950年,企业就建立了厂矿科普协会.1958年改名为厂矿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法》第十九条明指出:“企业应当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普活动,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和设施”。《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笫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工的技术培训制度和考核定缴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