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光军 《职业圈》2007,(8X):82-8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清兰 《职业圈》2007,(4X):127-128
文章比较了某民办大专院校近三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因素,以期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它对人心的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总是要依靠文化实现自身。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高校文化氛围的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获得文化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了解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认为有必要对得分高的因子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对90后高职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必要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2009-2018年山西某民办本科院校40 332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显示,十年来该民办本科院校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稳定,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是困扰大学新生最突出的问题,性别差异、城乡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也存在差异。因而学校应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发展和营造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宿舍文化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阐述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清兰 《职业圈》2007,(4):127-128
文章比较了某民办大专院校近三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因素,以期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宫阿都 《职业圈》2008,(2):83-84
文章着眼于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家庭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以便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眼于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家庭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以便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田智  韩素贞 《职业圈》2007,(8S):73-73,92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项工作,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优势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文章从对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辅导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并不断提高其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项工作,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优势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文章从对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辅导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并不断提高其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各种教育责任,其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甚至在大学生一生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课堂的教学当中,大部分大学生都面临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各个方面的压力,他们由于年龄、阅历以及知识有限,不能有效地化解太多的压力,这就带给高校心理教育更重的任务。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必须要适应社会与时代,结合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以及办学理念,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贫困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论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依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帮助贫困生开展心理自助三方面结合的资助体系,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贾婀娜 《职业圈》2007,(9S):37-38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大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健康只是和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培养健全人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和特点多种多样。宗教信仰对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现阶段,高校应正视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加强信仰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取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素质的培养是与心理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新生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因此,切实加强高等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引导研究,是高等教育和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