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这本《波德莱尔》与其说是一本个人传记,倒不如说是他所作的诗的“传记”.通过对他的诗的细读和分析,勾勒、还原了作为诗人和美学评论家的波德莱尔无尽探索、无尽追溯的一生.书内对诗的分析是冷静、严厉、节制、毫不情绪化的,但对波德莱尔本人的轮廓刻画却是有棱有角的.在肌理、心情、个性与绝望的程度上,波德莱尔已经达到极致.波德莱尔的一生,在书里慢慢荡开,又溶于每一句暗黑色的诗句中.  相似文献   

2.
汉末动荡衰乱的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汉末动荡衰乱的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们的诗作脍炙人口,意境宏大,但由于身份和个性的差异,两人在意象构建中体现出不同特色。高适边塞诗的意象质朴浑厚,源于其丰厚的思想,意象有政论性的特征,意象的分布为绵密排列的方式,意象活动方式为对比;而岑参的意象雄奇,源于其个性中的英雄气。岑诗意象为状结构的分布方式,意象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跳跃。意象构建中的不同,使二人诗风呈现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的记忆》是现代诗派代表诗人戴望舒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诗人声称本诗开始了更高层次上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原则的探索,本文认为这种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诗歌的朦胧美;②繁复的意象,非逻辑的联络;③纯粹的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④浊世的哀音,青春的病态。  相似文献   

6.
诗人北川2004年至2005年发表的一系列组诗,与先前出版的《村土与飞翔》、《固体的姿态》、《风尘中的麦芒》等诗文集中的意象系列,虽有开拓创新,总体格调则一致。创新之处是主体形象更加鲜明,标志着北川诗歌创作走向了新的阶段。恰好在这个阶段,北川先后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有影响的新闻人物,诗歌意象描绘的客体物像与诗人主体形象在风格、气质和情绪倾向  相似文献   

7.
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影片具备丰富的镜头美学特质,充足的文化叙事美学,纪实主义电影本体。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监制,都深深的形成了“侯式风格”。本文就以侯孝贤的影像风格为切入点,研究其镜头背后的诗意与忧思,剖析这个文化韵味十足的电影诗人。将重点集中在侯孝贤电影的美学思想上,解读电影中的镜头和叙事,探究电影本体论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毛晓旭 《大观周刊》2011,(13):62-62,53
作为文艺复兴后期的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把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以及对人世的深沉思索,结合说理的方式,采用新颖独特的意象,融入了这首《花园》诗中。本文先介绍马维尔的生平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然后结合田园诗和玄理诗的特点从大处分析此诗,再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探讨此诗中“花园境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黎 《大观周刊》2011,(31):151-151,216
本文分析了美国翻译家大卫·亨顿所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该诗,即意象之美、汉字的图画性及语法的缺省。从分析可见大卫亨顿的译文风格简约凝练,蕴意深远,体现出人与自然之和谐。  相似文献   

10.
尤丹丹 《大观周刊》2012,(25):25-25
韩愈.推崇李白、杜甫,有着李白式的浪漫与想象和杜甫式的精思与沉郁。同时又能够另辟蹊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和雄豪奇崛的风格.本文力图通过对这篇“论诗”之作中诗人使用的各种自然界的意象进行分析探究韩愈诗歌的特色及他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杨雨 《中国广播》2004,(7):54-56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东晋末年。他的生活主要是隐居躬耕,是个“赫赫有名的大隐”。因为他在诗中多歌咏隐逸,描写田园,所以被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平淡自然而又富于真情实感。他曾写过二十首总题为《饮酒》的组诗,其中  相似文献   

12.
从现存作品来看,娼妓诗和女冠诗在唐代女性诗人的创作中,数量最多,艺术上也最为成熟,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艺术差异。娼妓诗具有浓厚的应酬风格,缺乏鲜明的个性抒情形象;女冠诗则较少应酬气,富于鲜明的个性抒情形象,艺术内涵比较深入,代表了唐代女诗人创作的最好水平。本文从身份与社会处境的不同,分析了娼妓诗与女冠诗艺术差异的成因,认为女冠在唐代社会中,以其独特的宗教身份,在行为方式与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与娼妓有很大区别,由此对唐代女冠迹同娼妓的传统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闫伟 《兰台世界》2012,(3):17-18
陆游存诗九千多首,是我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陆游的许多诗词大多风格雄奇奔放、悲愤激昂,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不仅仅是南宋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4.
牛汉七十年代的诗歌,以其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在新诗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伤残意象的选取,悲剧情境的营造,人性的深度挖掘使他的诗歌具有摄人心魂的悲壮美,也给我们重新认识那段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格式塔美学探究了视知觉规律,是一种关于视觉艺术的理论。以格式塔美学为研究视角,发现许多图书馆展览存在设计风格紊乱、艺术张力匮乏、形式与内容冲突等问题,分析格式塔美学在图书馆展览形式设计中应用的价值、可行性以及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处理特点,并利用图底原理、意象思维等研究图书馆展览视觉元素设计原则,认为图书馆展览应该兼顾空间的连续性和间断性、色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图形的具象性和意象性、形状的矫平性和增锐性、照明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乾嘉诗人法式善以自己的斋名与别号“诗龛”为题,向数十位画家和诗人征集了大量图像与题咏作品,一时之间“江湖名手皆为诗龛作图”。因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跨越地域广,图咏诗龛成为了乾嘉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现存数十幅《诗龛图》囊括当世众多画家,身份、籍贯、流派各异,作品内容、风格、笔墨、立意各有不同,为勾画乾嘉时期的画坛面貌,包括画家群体、风格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与文献样本。《诗龛图》不仅体现了京师士人法式善对于绘画史的记录、参与与影响,同时彰显了正统派绘画之外的地域性风格绘画的艺术价值,揭示了清中后期多种因素相互交流碰撞产生的绘画异变与新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英国BBC连续推出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包括《美丽中国》《中国春节》《中华的故事》等,从他者视角的社会认知建构着"中国文化"的影像形象,并且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从人物形象、情感意象与空间影像三个维度分析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跨文化交流,探讨中国诗人杜甫源自他者视角与西方语境建构过程中的微观意象与宏观架构,对于国内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跨文化表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霍俊明 《出版广角》2015,(4):110-113
每当看到著名诗人流沙河为洛带古镇题写的“甑子场”这三个性格张扬的大字,我就一直追问“诗人”与“地方性”的历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特殊关联。尤其是对地方性文化更为特殊的巴蜀之地而言,诗人写作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在于这一特殊的地方和文化场域对生长其间的诗人个性的激发,更在于个性风格突出的诗人与地方和历史之间别开生面的互动性修辞。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中国当代作家时,曾有一个发现:对于一个作家,他想写什么并不是他写出什么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他能写什么。就如散文大家杨朔,他走的“把散文当诗写”的路子,不但是因为他爱那样写,而且还因为他早年是研究古典诗词的;而另一位散文大家秦牧,他从小爱研究接近大自然、动植物,爱看各种博物知识,所以他能把散文写成“谈天说地式”的。杨、秦的风格不能互换,不仅是他们不愿意,其实更是他们不能。作家的风格缘于他的美学追求,其实更缘于他的知识结构的局限。现在评论新生代或“后先锋文学”的论者,称赞他们饱读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著  相似文献   

20.
波兰不仅以伏特加酒、罗马教皇及“音乐诗人”肖邦的故土著称,波兰的海报设计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波兰的平面经典作品融合了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的风格等,它们结合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具有独特风格和极高艺术水平,为广告设计界树立了极为杰出的典范。 莱克·马杰维斯基作品中的设计与隐喻,更象其艺术发想与阐述主题后的文化活动所激发的文字,是一种对主题的艺术印象而非简单的描述。他的设计用富于个性的视觉语言来表现,既忠实于主题的原创思想,又不单纯地模仿主题。他认为:设计海报乃是一种享受。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