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法律制度体系、对利益冲突的界定、利益冲突类型及处理措施、豁免规定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同行评议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管理体制机制及其规律,总结了其利益冲突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期对促进我国科学基金同行评议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放同行评议利弊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为更好地开展开放同行评议提出建议。【方法】 在简单概述开放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最后提出完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建议。【结果】 开放同行评议能够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审稿人滥用职权、促进知识交流、消除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改善审稿流程。同时,开放同行评议也存在一些弊端,包括增加了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众评议观点受质疑,失去不愿实名审稿人,审稿人刻意评议,作者违心修改论文等问题。【结论】 将“允许匿名”作为从盲审到开放同行评议的过渡阶段,丰富开放同行评议理论,强调编辑角色和完善评议体制可进一步改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3.
同行评议制度被公认为是用于专业评审的最好制度,其决策依据是建立在科学、专业的基础上,能有效地避免外行的干预和决策权力的滥用或过分集中。由于评议人认识的限制和同行评议中存在的利益冲突或利益相关,同行评议制度公正性常受到质疑。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同行评议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试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增加同行评议制度的公正性减少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进行鉴别,就是要厘清哪些科学家有利益冲突、其利益冲突的状态及其严重性。制定相应的利益冲突政策、积极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是对利益冲突进行社会外部控制和科学共同体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为学术评价提供有益的思路,探索高质量学术评价的实践方式,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方法】通过分析开放式同行评议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内在逻辑,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结果】形成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及功能模块,解决身份认证与学术声誉问题、匿名评审问题、学术优先权的确权问题、公开评审的激励问题及有效监管问题。【结论】区块链技术与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融合能够确保同行评议公平、公正、真实、可靠,保证学术出版质量,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互操作性、系统内外学术互认规则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科技资助机构主要从评审专家和资助机构管理人员两个方面初步建立了利益冲突管理体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对于利益冲突类型的界定过于粗略,利益冲突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科技资助体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现象。应逐步摸清利益冲突的类型,建立健全利益冲突管理制度体系,围绕同行评议活动建立起全面利益冲突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治理科技资助体系中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区块链技术防范应对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问题,为学术出版信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表现形式及当前防控学术失范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性,采用区块链应对学术失范.[结果]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落实当前应用的制度、模式与技术上的防控手段,有效防范传统同行评议中存在的由主观意愿造成的学术不端和由客观因素导致的技术性学术失范.[结论]通过利用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完善开放式同行评议,可从制度和技术双方面入手规范学者行为,有效地减少当前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情况,实现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冯广清 《学会》2016,(5):61-64
同行评议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现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清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同行评议审稿方式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在学术型科技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同行评议已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倡导,逐步成为对学术期刊审稿的一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学术关系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进行同行评议专家回避关系计量初探。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与回避相关的学术关系的抽取与挖掘,进而提出面向不同评议场景的学术关系的融合及回避评估模型构建思路。本研究可为科研管理者遴选同行评议专家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同行评议的规范性、公平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10.
经历21世纪前十年快速发展后,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发展遭遇瓶颈,最主要原因是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至今未能构建一套评议效度不低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的新型同行评议模式。本文提出一种预印本数据库环境下,不需要传统编辑介入与期刊载体、由预印本系统按照客观规则与算法推动同行评议活动持续进行、"人人评我、我评人人"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将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与现有代表性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比较。预印本数据库下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及我国学术出版与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具有范式变革的理论价值以及为构建我国国家级预印本数据库提供决策参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平 《科学学研究》2006,24(5):641-645
认为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有二:(1)力主科学的可计划性,并系统阐述了计划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等;(2)对科学的社会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上述两个方面,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也存在明显缺陷,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某些误读,其中,对经济需要与科学发展关系上的机械理解即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信息法学的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霞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4,22(11):1388-1390
本文探讨了信息法学的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对已有的关于信息法学的学科属性研究作了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信息法学应归属于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学界在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方面开展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历史演化和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的系统考察,缺乏科技法制建设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功能的深入挖掘,缺乏科技文化事件的深入挖掘,尤其是不重视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史研究。通过分析共和国科技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事件来探讨法治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而且是研究共和国科技史的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来中国的主流科学技术观是以"科学是生产力"观点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本质上属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范畴。其主要缺陷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普遍;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功能未受重视;科学自主性的意识淡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广泛等。塑造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适当吸收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优长之处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统一,以及科学的生产力属性和科学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属性的统一等,努力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走向一种新的、更高级的主流科学技术观。当前,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至少应强化以下基本观念:(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技术源于并支撑科学;(3)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4)科学的自主性不容漠视;(5)科学并非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15.
让科学回归真实--对两种科学模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湛 《科学学研究》2005,23(3):304-309
罗伯特·金·默顿最早对科学建制以及科学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系统描述,所得出的默顿规范一直被奉为科学社会学的经典。随着科学的发展,今日科学逐渐显露出一些与默顿模型有所背离的征兆,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的某种“信任危机”。约翰·齐曼等默顿之后的科学社会学家具体研究了今日科学的社会运行,提出了后学院科学模型,就默顿规范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和科学的信任危机作出了某种解释。我们将看到,后学院科学模型是在新情况下对默顿学院科学模型的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科学是一种高度自治的社会制度这一理论前提,默顿科学社会学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及其科学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系统阐述了科学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强调科学自主性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时下我国学术界无视和违反科学自主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科学自主运转的规则,为捍卫科学自主性提供理论支持。默顿科学自主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社会运行情况及其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给我国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教育家、科学史家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础和相关工作后,分析他从科学思想史进路和实证主义编史学进路于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从而说明西方科学史研究理论亦能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魏明祥 《情报科学》2002,20(2):127-129
跨入新世纪、信息浪潮的冲击和政治,经济体制的转换,使学科环境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中。本文从图书情报的传递方法,研究范围及服务形式等几方面,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阐述了图书情报学必将向着更快,更新,更强的发展趋势前进,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科学采用祛语态化等修辞手段,反映并展现了理想主义科学观,可称之为理想主义科学修辞。这不能反映科学活动的真实状况,需要结合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重新采用语态化解释等修辞手段,返语境化,尽量还科学真实面貌。不仅如此,复杂性科学、基础应用研究和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兴起,需要科学修辞的语境化转向:一是更多地走向文学性的语境诉求;二是在科学文本之外,面向社会交往实践,进行外在主义语境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