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存在的若干会计法律问题(一)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尽管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规中,已经规定了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有关人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如何认定虚假会计信息,往往规定得过于原则与抽象,这就给司法实践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转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经济与法律问题,本文在明确会计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会计法律规范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着重分析了会计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和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不真实、会计报表虚假、会计检查和监督乏力,甚至搞违章经营及两本帐、帐外帐,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固有产权制度及会计法规不完整、不协调。这已严重影响到会计秩序以及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策略,加强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法规政策,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是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重点应放在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对关联交易的监管措施具体有特殊会计处理、独立财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对盈余管理的监管应重在挖掘深层次的市场问题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责任会计是企业为了强化内部经济管理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虚假会计信息将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虚假会计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章从经理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是经理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制度前提,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是经理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实基础,成本一效益原则是经理人员决定是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判断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转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经济与法律问题 ,本文在明确会计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目前会计法律规范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着重分析了会计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和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广泛应用,有效防止企业资产虚假夸大利润,能更真实可靠的提供会计信息从而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同时要保证股东的利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要正确应用和理解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理论的学习。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保证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建立全国统一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互协调与发展,有效解决企业虚盈实亏、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虚假等情况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资料只有真实、完整,才能给信息使用真实的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使社会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可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假会计信息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利益驱动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动因,我国应通过完善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社会审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监督、推进会计委派制等来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