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出“读者问卷调查表”以来,本刊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读者们积极为本刊贡献宝贵建议的热忱,令编辑部同人深为感动,并将激励我们继续为办好刊物而殚精竭虑。现撷取其中的三则来信。以示谢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们新华社地方新闻部收到许多基层报纸的来信,反映农村读者的意见。我们有时也到农村读报组去了解农民的读报情况,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从而了解到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现在把农民对新闻报道的一些意见综合整理,  相似文献   

3.
本刊在今年第四期刊出“《上海档案》读者意见调查表”后,得到了许多省市读者的支持和响应,本市及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东、黑龙江、宁夏、甘肃等地许多读者踊跃寄来意见表,认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另外附纸详谈,充分肯定了本刊所取得的成绩,及有待改进之处。本刊编辑部经对所有读者意见反馈汇总整理研究后,基本形成如下几类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刊陆续收到大批读者来信,广大读者在来信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或鼓励,或批评,或建议,对本刊寄予厚望,我们深为感谢。今后本刊将继续选登读者来信,期望更多的读者来信指导、批评和帮助我们办好刊物。本期发表的几封读者来信,对本刊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错误提出了批评,我们诚恳接受,努力改正,逐步消灭各种错误。有的读者来信批评刊物发行太慢,我们将同邮局联系,努力提高发行时效。有些读者来信建议增设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回答读者问题等栏目,建议聘请特约读者,我们将尽量做到。有的读者在来信中提出《作品评析》应当附上所评作品的原文,我们考虑,凡介绍篇幅较短的作品均可附原文,但几千字的长文就难于做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将在评析文章中适当摘引一些原文,同时注明出处,以便利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一年里,本刊广大特约通讯员们一如既往地给本刊以厚爱。他们热情地宣传《中国记者》,为做好刊物发行工作付出了大量的辛劳。他们或来信或来电话,对办好《中国记者》谈意见,谈建议,为编辑部出谋划策。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本刊通联组特向这些对本刊给予关心和帮助的通讯员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并期待着大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这里,谨综述部分通讯员的来信,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使我们今后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许多通讯员对我们鼓励有加,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刊物。浙江的钱国松说:“《中国记者》指导思想正确,牢牢把握方向,理论、文字水平高,图文并茂,深受新闻界、宣传界以及理论界人士的欢迎。”黄永跟也认为:“贵刊重视政治思想建设,是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内蒙古的白俊江也指出:“《中国记者》刊物印刷质量好,文章品味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讯员们也不客气地指出了本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湖北的韩朝雄认为,针对国前许多单位压缩订阅报刊开支的状况,《中国记者》应重视自费订阅读者群。近几年自费订阅者逐年增加,编辑部应采取一些有力措施牢牢吸引住这部分读者,如适当给予优惠等。 云南的谢灿明提出,要使《中国记者》成为通讯员、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自本刊去年第4期吁请读者为改进《图书馆杂志》提供意见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有批评,有建议,都十分可贵,对此我们深表感谢。我们对这些批评和建议要认真进行研究,作为改进工作参考。下面选登一封读者来信和编者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本刊诞辰45周年,很多读者和作者给我们寄来了贺信和纪念文章,他们在贺信和文章中除对本刊45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外,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刊篇幅有限,这些贺信和文章不能—一刊登,但我们将把读者和作者对本刊的关爱和期待作为鞭策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我们也将认真研究读者和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把刊物办得更出色。 一编者一  相似文献   

8.
几个月来,编辑部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信,有对本刊热情的鼓励,也有直率的批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办好刊物是很好的监督和有力的支持。编辑部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爱护和关心。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摘登部分读者来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热切地希望能同读者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能经常听到读者对刊物的反应、建议和要求,我们愿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改进编辑工  相似文献   

9.
“天稿”和“地稿”杨尚德我们在今年举办的“我与经济日报”征文中,收到了读者的许多宝贵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其中有一位读者的意见是最令我难忘的,他肯定当前报纸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但却存在着“三多三少”,这就是:“黑脸稿多,笑脸稿少”(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刊自开展“一稿一投”好还是“一稿多投”好的问题讨论以来,收到了自治区内外的许多来稿来信,同志们除继续分析“一稿多投”的利弊以外,有的还就如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选编宋志耀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发表。本刊吸取多数同志的意见,就稿件的投寄和处理与作者约法三章,同时公布。读者同志如有不同意见,仍希来稿来信。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本刊在去年第十一期上,向全国各地广大读者发出征求意见信后,仅月余,复信纷纷而至,广大读者在来信中对本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同时对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将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下面刊登的,是部分读者来信的摘要。  相似文献   

12.
本刊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新闻出版战线的编辑工作者,甚至一些出版界的老前辈纷纷来信,其间有热情的支持,也有恳切的建议,许多信对文章内容、栏目安排以及版式设计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这一切,对我们编辑部全体同志都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热心的读者逐篇逐句认真“挑刺”,指出了刊物文字、标点、拼音上的某些错误,这种关心本刊的态度和认真精神、尤使我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栏开办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编辑部每天接到的来稿来信中,投给此栏的约占30%。这些来信,对本刊进行了热情的肯定和中肯的批评。许多读者都在信中向编辑部报喜——告知取得的成绩,还对本刊开设的栏目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一) 在大量的读者来信中,谈肯定意见的占80%左右。读者热情洋溢地称赞《新闻与写作》是“良师”、“金钥匙”……△帮助读者树立信心,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甘肃高台某部王海来信告诉我们,他曾投稿loO多篇,无1篇被采用,很是苦恼。“是从此辍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读者和作者: 去年,本报试刊两期。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得到许多作者来稿,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在此表示谢意! 今年,本刊半公开发行,得到很多读者的订阅。为了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刊物的质  相似文献   

15.
来自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自1997年《中国信息导报》第五期刊出《读者调查表》以来,收到不少读者的反馈信件。读者在信中对本刊寄予了极大希望,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广大读者的支持,表示深深的谢意。现将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1.在办刊方向及...  相似文献   

16.
伴着春天的微风,伴着北国的暖雪、南国的春雨,本刊改版后的第一、二期来到了读者手中。第一期发出后,很快,我们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回声,有赞扬,有鼓励;有热情的支持,有诚挚的关怀;也有不少教诲和勉励;更有“一字值千金”的建议、批评,对以上种种,我们都有不尽的谢意!有人说:改版后的这一期“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有人说:这一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2000年起,一直订阅贵刊。刊物好的方面很多,我不多说,我想提一点建议:刊物要大众化,是否减少一些学术味道浓厚的文章的篇幅,适当增加《通讯员园地》的篇幅。说实话,对广大基层通讯员真正有指导性、有帮助的还是这个栏目。因为在该“园地”发表文章的都是一线通讯员,他们的酸甜苦辣也正是大家的心声,他们的经验体会正是他们实践的结果。对我们,尤其是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大有裨益,而他们在《新闻爱好者》的读者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又到刊物征订时候了,希望贵刊能有所改进,这对扩大…  相似文献   

18.
读编之间     
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关心和爱护,编辑部经常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有鼓励,有建议,有鞭策。应特别感谢的是江苏盐城“顾吾书社《记者观察》读评小组”自本刊创刊号起期期都有评刊信。 许多来信都饱含着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我们将把这份真情珍藏于心,更努力地把杂志办好。 今后我们将不定期地开办“读编之间”栏,以加强读者和编辑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新闻与写作》2005,(3):48-48
本刊在2005年第一期随刊寄出读者调查表,近期陆续收到大量读者反馈。在此对给予我们意见和建议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撷取部分读者来信摘登。我们期待您一如继往地支持与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最近收到本刊读者王振鸣同志的来信,指出我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所据资料过于陈旧,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把刊物办好!特辟“读者、作者和编者”专栏把来信发表,这对作者、编者和读者都有好处。希望读者、作者多多来信,提出批评或改进意见,共同把这个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