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诚如朱熹所说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久不忘……读得熟 ,则不解说 ,自晓其义”。青少年时期如果能背诵较大数量的诗文精品 ,那么成年之后 ,提笔为文 ,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意畅达 ,文从字顺。那么朗读、背诵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要感悟浓浓的情绪文章语言各有风格和特色 ,优美的语言多姿多彩 ,打开书本 ,犹如进入一片鲜美的芳草地 ,清新幽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充满诗情画意。老舍先生曾说 :“文学语言不是由字词堆砌而来的 ,它是心灵的音乐” ,“是由心中炼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通用小学语文教材要求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的课文很多,四者加起来约占80%。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教师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几年来,我坚持朗读、背诵、复述、默写“作业下水”尝到了甜头,现在欲罢不能。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朗读的课文,我首先朗读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首先背诵下来。要求学生复述的课文,我首先能复述。“作业下水”好处有三: 第一,能加深理解教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或者复述、默写,可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古人读书,最注重朗读和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诗句极形象、极明了地表明了古人对朗读价值的认可。但这种极好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却被严重忽视了。笔者经过观察,发现朗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大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谭建新“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古时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的读书声,那是先生让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和文章。这些学生对于读、背的这些诗文的意义可能不甚了解,或者完成不了解,但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散文那简洁、生动的语言以及各异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通过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了解文章、领会语言的的前提,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基本方法,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学生才能更好理解文章语义,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  相似文献   

7.
学习英语,只注意听、说、写训练,而忽视朗读和背诵,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之效果。必读、必背,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说诵读是帮助学习者感悟语言内涵,领略语言魅力,储存语言材料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识字悟义、遣词用句、增强语感、驾驭语言的目的。母语学习尚且如此,何况是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就更不用说了。经过多年英语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朗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和增强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快速提高英语水…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语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一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2)
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应必过五道关:"读·背·懂·赏·用",即朗读、背诵、弄懂、鉴赏、应用。一、朗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第一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古代私塾教育采用的就是通过朗读、背诵的方法来让学生吸收、消化文章精义。英国教师从一开始就教小学生背诵《圣经》一类著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朗读一直没有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重讲轻读”、“重问轻读”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读”书是前提。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前人把接受教育叫作“念书”,是不无道理的,值得注意的是,朗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而到了现在几乎“失传”,成为语文教学的“死角”,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里渐渐地悄无声息。原  相似文献   

12.
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在文言文的朗读中,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就会直接影响对文句、  相似文献   

13.
李拥军 《成才之路》2010,(15):38-38
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再看看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让孩子们读书,自己也读得很有兴致的描写:“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沉浸在读的情境之中。”由此可见,“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运用朗读,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呢?本人根据多年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在“教学要求”、“阅读能力”一栏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 ,要了解内容 ,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其中的主要精神是顺畅朗读文言文。1.要重视朗读与背诵古人云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会读 ,教师首先必须范读 ,并在范读时提醒学生不读破句子。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结合注释 ,借助工具书 ,弄清一句话应该怎样停顿 ,也就是对文章内容有个朦胧的认识。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翻译 ,要让他们多读、熟读 ,可采取多种形式读法 ,如自读、默读、…  相似文献   

15.
守望的角度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把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摆在了愈来愈突出的地位。在朗读训练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学生理解文意的桥梁,是阐发情感的媒介,是学习祖国语言的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说朗读和背诵是帮助学习者感悟语言内涵、领略语言魅力、储存语言材料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 一、加强英语朗读与背诵,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1.积累语言材料 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朗读通过语言将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从而启迪和感染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且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和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朗读且不断变换读之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需要,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轮换读及分步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杨桓 《甘肃教育》2004,(10):24-2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