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我国旅游特别是我国的出境游人数出现井喷式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更多地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游企业的利益,更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加强游客文明旅游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当务之急。文章从游客文明旅游意识养成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统计分析工具,探索影响游客文明意识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而探求培养游客文明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9—2012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有关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搜索,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尔后得出结论:第一,大多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都能自觉遵守旅游规则,做到文明旅游,只有少数游客不遵守旅游规则,做出了不文明行为,因此,少数不遵守旅游规则的游客是旅游过程中产生不文明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第二,我国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的管理者和员工等,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他们对少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做出的不文明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加大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处罚力度,只是达到游客文明旅游的一种手段。使用这种处罚手段必须是有条件的,否则,这种处罚手段的使用就是不合理的,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进行处罚也是不公平的。第四,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文明精神,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游客以旅游志愿者为榜样,争当文明旅游人。第五,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管理程序,做好游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旅游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舆论监督,使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14,(Z2):9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文明天下》。节目中经常会播出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旅游场所不文明现象频繁等。同时,节目中还会播出一些让人感动的文明行为,比如拾金不昧、注重公共场所卫生等。我们大家也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让“童眼看世界”也播出一期精彩的《文明天下》吧!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我们在网络和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中国游客在外国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某某到此一游“、公共场合吸烟、“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5.
10月1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举行主题活动,纪念“国际老人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推进联合国全球战略”。该机构执行主席欧拜德致辞说,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会达到全球人口的1/5,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合作与规划,改善各年龄段人口的生活质量。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这对于提高旅游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的良好国际形象,是十分必要的。10月6日《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发布。这标…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 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对出境游和国内游进行行为规范。学习提示:近年来,少数中国公民在国内外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等  相似文献   

7.
《文汇报》刊出题为《“丑陋的中国游客”将被限出境》,该报道中所说的有损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包括:不讲卫生,在风景地点乱涂、乱刻或损坏公物,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等等。“丑陋的中国游客”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全社会的重视。据报道北京“十一”黄金周一些游客乱抛、乱丢;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满地狼藉……  相似文献   

8.
检查评比是很多学校德育工作中管理班级的一种基本办法,有的学校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笔者熟悉一所学校,该校上世纪末提出了班级“三文明”检查评比:夕会、路队、餐厅,每项10分,还制定了这三项最基本的评比办法,不可谓不细,从根本上确立了该校“准军事化”特色;到本世纪初,发展为“六文明”评比,添加了“卫生”“纪律”“课间”,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2005年以后更是发展到了包括“安全”“板报”“文化”“校服”“自习”等的“十文明”“十几文明”评比。  相似文献   

9.
正【话题背景】近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内容涉及游客礼貌、节约、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其实,这两个公约的内容是2006年10月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再次发布的背景是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频发,以至于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10.
“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针对中国游客的警示牌,正在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地频频出现。中国游客嗓门大,在国外禁烟区抽烟,时间观念淡薄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来,出境游种种不文明行为,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东方人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  相似文献   

11.
徐贲 《教师博览》2014,(1):50-51
<正>《旅游法》(2013年)国庆日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国庆假期仍然有不少关于游客素质差的报道,还有一些照片记录下违反公德的行为,如:河南省新乡市京华园景区,小朋友攀登上成吉思汗雕塑拍照;焦作市影视城,一名游客骑在景观雕塑上拍照留影;苏州市玄妙观入口处一名游客攀爬银杏树采摘银杏;几个家长托着小朋友攀爬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前一阵子,还频频有中国游客在境外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作为新兴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立足于对海南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海南游客文明意识薄弱;不文明行为呈现多样化。据此提出:加强全民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的旅游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旅游环境,塑造“择善”理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以往在国外媒体眼中,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喧哗、胡乱涂鸦等不文明行为是中国游客身上的标签。如今,随着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和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多数中国游客都能注意自己的举止,乐于入乡随俗,因而中国游客的形象和口碑得到了明显改善。文明旅游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的自觉行动,中国游客正在成为行走的"中国风景"。  相似文献   

14.
身体是社会文化构建的产物,旅游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身体的空间移动。从身体文化的视角分析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身体文化的影响;二是不同身体文化的碰撞;三是身体管理的滞后和缺席。身体文化是理解我国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钥匙,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有效策略和建议:1.进行身体文化教育;2.对传统身体文化的扬弃; 3.入乡随俗,尊重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身体文化; 4.对旅游者进行身体管理。  相似文献   

15.
桂林以其2100年的丰厚历史底蕴及喀斯特山水文化成为该市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人数的增多及少数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使得喀斯特文化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调研得出桂林喀斯特文化景观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喀斯特文化景观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13日下午,在普陀区《现代公民读本(小学版)》试点推进会上,由年纪最小的孩子们表演的《森林小法庭》让人印象深刻。这些来自华阴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分别扮演了大象法官、原告熊猫大婶、被告小猴子等角色,以模拟法庭的形式把目光聚焦到旅游时游客的不文明现象,通过表演、辨析、定公约的形式告诉学生只有做一名负责任的小公民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动活泼的小品表演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参加表演的华阴学生小易对记者说,以后他出去玩的时候发现大人有不文明行为,他都会努力去  相似文献   

17.
文明旅游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艳 《文教资料》2009,(11):67-6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中国公民出国、出境、国内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游客的脚步也遍布世界各地.调查表明,不文明旅游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文明旅游就显得十分重要,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综述】2006年是中央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周年。2006年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研究》2010,(1):24-24
北京市教委目前公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根据这个试行办法,教师出现“在工作日期间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有偿培训,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或培训”等行为,年度考核将列为不合格,取消学年奖。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0,(3):F0004-F0004
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根据这个试行办法,教师出现“在工作日期间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有偿培训,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或培训”等行为,年度考核将列为不合格,取消学年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