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前人多从静态的视角研究人才流动的保持策略,本文根据职业生涯理论,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的职业生涯期划分为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各阶段流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阶段的人才引导策略、发展阶段的人才开发策略、停滞阶段的人才关怀策略以及稳定阶段的人才激励策略等有针对性的动态保持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职业生命周期的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发人员是软件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如何安排激励制度以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研发人员个体差异性较大,一套激励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研发人员,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职业生命周期这个维度对研发人员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发人员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以期为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职业倾向的研发人员多职业通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人员的组织职业生涯日益受到关注.陈述了研发人员的职业现状,对研发人员职业倾向和职业通道进行了理论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发人员多职业通道设计的原则、框架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研发人员的"H"型职业生涯路径设计激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光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62-163,167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他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本文对技术中心“I”型和“h”型职业路径存在对研发人员激励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证,提出建立“H”型职业生涯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研发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估上报的企业数据库中选取263家企业,探讨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人员激励(薪酬激励和人员培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样本和新兴产业中,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薪酬激励和人员培训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传统产业中,只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产业中,薪酬激励对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发人员在战略价值、职业追求、人力资本专有性和团队协作性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特征.本文以此为基点,对企业研发人员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企业研发人员动态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企业研发人员职业生命周期的相继性设计项目与管理导入的动态激励模型,激发研发人员的内在工作动机,防控职业高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8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高管和研发人员股权激励对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研究开发以及研究人员数量均无显著影响;研究开发人员股权激励方案对研究开发和研究人员数量均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对做出直接贡献的研发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企业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8.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维度研究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之一。就研究角度而言,研发人员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对其进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研究研发人员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对CNKI平台上2000-2010所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分析提取五大维度并验证维度之间的程序性与逻辑性,得出一条维度链,为提高研发人员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技术类员工是软件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如何有效地激励该类员工十分重要。在对软件企业发展阶段、技术类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以及技术类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于软件企业中的不同技术类员工的阶段性激励策略。并结合该策略构建了一个软件企业技术类员工激励的实施模式,为软件企业更加有效地激励技术类员工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心理契约的创新团队隐性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综合分析心理契约以及创新团队特征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团队的心理契约的内容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问卷分析等实证结果,认为隐性激励因素中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激励中尤其有效,并且结合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特征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进行了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围绕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组织满意度和激励需求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所构建的职业倾向与组织满意度、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模型,证实了我国研发人员中存在着多元化的职业倾向,验证了不同职业倾向在组织满意度、激励需求间存在差异性。提出了激励政策、组织文化、研发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研发人员中长期报酬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草  徐寅峰  孙利辉 《预测》2003,22(4):65-68
如何激励研发人员——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本文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研发人员报酬激励存在的问题,结合激励理论、代理理论及激励准则,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研发人员的中长期报酬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图探究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缺口及对研发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对中关村研发人员的买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不同职业时期的不同职业需求,尤其是深受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之间缺口影响的人,其工作满意程度取决于职业阶段.因此,为了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应针对其职业需求提出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企业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激励措施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职业倾向在激励需求、激励措施上的差异性,提出从工作本身、工资待遇、群体环境和组织环境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合期权定价的R&D人员薪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R&D人员参与研发的积极性,是确保研发效率的必要条件.其中,薪酬制度是众多激励影响因素中的焦点.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将机构和机构内的R&D人员分别视为期权交易双方,提出了基于期权定价确定R&D人员合理薪酬激励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新课题。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图书馆员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会有较大差别。图书馆若是能依据不同职业阶段的职业特征、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管理,将能有效促进图书馆员顺利穿越职业通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发人员群体的调研访谈及实证研究表明,R&D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任务、组织氛围以及社会环境、健康与家庭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管理者可从这三方面着手,制定有效研发管理及激励策略,注重研发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特别关注研发人员工作任务之外的工作氛围及组织环境和个人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的建设和改善,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进而达到“曲线”优化研发创新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级研究人员自我激励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研究人员是从事知识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以科研为主要劳动并具备一定管理才能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广泛工作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等,因其工作性质而具备高独立自主性、自我价值感强、渴望成就与能力提升等个体特征.通过对116名不同高校、不同学科领域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进行背景分析和学术成果调查,剖析高级研究人员的个体特征,提出成就与挑战、个体成长、工作自治、认可和目标导向等五个高级研究人员自我激励因素,并构建了基于自我激励因素的个体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124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高管激励在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以及从不同类别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验证高管激励调节作用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的年龄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2高管的教育水平越高,企业与研发投入就越多;3高管股权激励在企业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上起正向调节作用,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高管股权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其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虽然不明显,但是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起的调节作用也略高于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对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过程管控和指导,推进电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电力企业不断鼓励创新,注重激励引导,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奖,激发研发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分析电力企业研发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奖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