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发射塔的抗震要求、高层建筑中居住者的舒适感和抗震安全性的要求等。这些实际需求促进了对建筑结构控制的研究,其中,结构振动控制已成为目前结构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指底层为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体结构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一些临街和社区的建筑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格局作商用 ,上部用作居住 ,这些建筑有些采用的就是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这种结构经济适用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 ,这种建筑结构是由两种性能不同的结构材料组成的 ,结构沿竖向刚度变化较大 ,“上刚下柔” ,很不利于抗震。因此 ,我们必须对这种结构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 ,合理设计 ,以满足结构安全性和抗震要求。一、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底层框架结构最初采用的是底层全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摔层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边界约束条件的掉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嵌固方式建立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模型,以框架结构实例为对象,研究了陡坎上不同跨数、掉不同层数的掉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砖混结构建筑存量大,大部分抗震性能差,抗震加固形势紧迫。针对几种常用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从施工、造价、力学性能、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种施工简单、造价适中、力学性能合理、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抗震加固技术——高延性砂浆夹碳纤维网格布新技术。介绍其应用及研究情况,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对合理选择砖混建筑加固技术和未来研究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付昕 《华章》2013,(24)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建筑师重新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视起来。通过介绍了日本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严格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并介绍了日本建筑应用抗震设计的实例。希望建筑师从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出发,有效地借鉴日本抗震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防震抗震减灾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结构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建筑自身具备的抗震能力,并结合建筑现状,提出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措施,以此来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损失惨重,建筑物毁坏极多,土木建筑工程结构问题引起了很多结构工程师的关注,试从中国地震活动概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方面谈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浅要地分析了砖混建筑抗震结构加固设计的相关理念,并就其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最后对于如何提高砖混建筑抗震结构的加固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点的组成部分,结构抗震这一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工程现实意义。从业人员抗震分析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建筑抗震安评结论的可信度。而从教学领域来看,结构抗震作为一项系统性学科,主要依赖于工科院校的综合培养。但教学中,研究生同学普遍反映结构抗震难学,尤其是动力学涉及面广,难懂不易消化,容易产生一定的消极怠学情绪。本文拟从教学教法的互动模型出发,对该问题做一较为细致的分析,就低年级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概念等基本功的培养途径与方式,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陶峰 《电大理工》2002,(3):29-30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而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是灵活地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