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而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普通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寻求加强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中的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当前,普通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忽略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以及人文关怀因素缺失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采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改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职场需求构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模式、整合社会合力强化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方式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正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针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应该始终本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实际,总体规划统筹,不断探索尝试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4.
蒋毅 《文教资料》2007,(25):91-92
随着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艺术类学生逐渐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艺术类学生难管"给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深入研究和思考,探索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4G网络和智能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利用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利用互联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通过"微媒体"平台做好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艺术类大学生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此,要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应树立育人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相融合;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注重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价值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给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信念、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为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艺术类学生个性活泼、热爱生活,但自身约束力不强,缺乏政治敏锐感。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及学生复杂的性格特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难题。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与策略是当今思想教育学科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对于艺术类人才的广泛需求,艺术类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工作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掌握他们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引导艺术类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学校德育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文章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究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对策,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