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拟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2010年网络流行语进行解析,从而说明模因对网络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已经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都但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未阐释其形成强势模因的原因,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采用模因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是一种具有经济性、时尚性或权威性的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模因论角度盘点了2009年网络流行语,认为模因是2009年网络流行语产生的重要方式,其中表现型语言模因更是2009年流行语产生的流行方式。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一种新的理论。西方学术界开展了对文化进化模因讨论。国内也有关于模因论的研究著述,但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将模因论具体化,本文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探讨网络流行语入手,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的模因规律。发现模因与网络流行语的关系,同时也启发新的思路,引出对其他文化现象的模因思考,加深对语言模因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15年"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蹿红网络,成为大众追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论对于此类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从"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的释义及产生入手,从模因论的角度出来研究其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探讨了其成为强势模因的语言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以期为运用模因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使用、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2010年流行语中的语言模因,描述其"基因型"和"表现型"这两种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从而揭示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以期能扩大模因论在汉语中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以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成语、俗语、名言、名句等模因在网络流行语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基因型(g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ph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打造网络流行语言中的强势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0.
韩亚婷 《海外英语》2012,(13):222-223,249
模因论是最近几年才引入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其核心术语,将模因论用于语言分析,能为语言分析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该文将对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XX体"语言变体进行模因论解读。模因论为语言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给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