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洋相     
今天早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我神气十足地挎着新买的呼啦圈到操场上去玩。我来到操场上,见许多小朋友都在玩呼拉圈,热闹得很。我也马上加入呼啦圈大军,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大声说:“看我的,我为大家表演一手。”大家都停下来,饶有兴趣地围在我身旁。我将呼啦圈套在腰上小心翼翼地扭起来,先是快转,又是正反转,还把圈从膝盖转到腰部,花样百出,大家给我热烈的掌声,我有点飘飘然了,圈转得更快了。这时,莫倩也来到操场中间,同我一起摇起呼啦圈来。只见她和呼啦圈成为了一个整体,圈转得又快又圆,很轻松。她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小…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有幸到美国的一些学校(主要是华人学校)考察学习,与美国的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接触,也曾看过一些实际的课堂教学,发现美国的数学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里先介绍一个实际的教学课例片段: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乘法课,采用的是活动的教学方式。第一步:设计问题情境。呼拉圈用来代表一组数字,学生用来代表每组中人的个数。3×4=?地板上的三个呼拉圈,每个呼拉圈中站4个学生,计算在3个呼拉圈中所有学生的总数。第二步:学生操作。在呼拉圈和人的反复练习后,学生转移至替代的步骤,使用物品替代真  相似文献   

3.
人圈钻圈让小队里的同学站成一个圈拉起手来,找一个呼拉圈(或是用一根两米左右最好粗一点的绳子结成一个绳圈),两个人把胳膊伸进呼拉圈里面并把手攥起来。现在开始传这个呼拉圈吧,目标是把呼拉圈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而不让拉起的圆圈断开。要做到这一点,得让呼拉圈经过每个人的头和脚,而且肯定,这需要整个人圈的协助。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组织了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玩转呼啦圈。全校1000多名学生人手一个呼啦圈,五颜六色,把原本枯燥的课间操时间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我班里的学生也十分喜欢这项活动,但是组织这一活动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班里50个孩子,就有50个呼啦圈,呼啦圈的摆放就是个问题,放在座位里是绝对不行的,于是我们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侧面找到一小块地  相似文献   

5.
呼啦圈游戏     
小朋友,你家有呼啦圈吧,快点儿拿出来,和爸爸妈妈玩游戏啦!开汽车玩法:宝宝手握一个硬纸板做的方向盘当司机,爸爸当乘客。将一个大呼啦圈套住爸爸和宝宝,把套在两人腰间的呼啦圈当成一辆汽车。汽车开动时,爸爸要将双手放在宝宝的肩上(或背在身后),与宝宝一起向前走。妈妈当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语文老师姓米。记得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的时候,米老师身穿一件黄色的衣服,所以她就有了一个外号——"小米"老师。小米老师很苗条,她非常喜欢锻炼。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几个没人用的呼啦圈摆在地上。小米老师捡起一个,扭动着腰,呼啦圈转起来了。小米老师越转越快,可是呼啦圈快掉了。小米老师稍微一蹲,呼啦圈又到了她的腰上。操场那边,我和楚楚几个参加跳大绳的人正在奋力练习。小米老师放下呼啦圈,帮我们抡起绳子来。她还  相似文献   

7.
扭动的快乐     
正4月10日晴快乐无处不在,转呼啦圈就是一种快乐。今天大课间活动时,同学们纷纷拿好自己的呼啦圈,像一群快活的小燕子,一下子飞到了目的地。几个男生已经拉开了阵势。你瞧,我身边的杨旻同学不停地扭动着腰身,呼啦圈仿佛一个听话的孩子,有节奏地转动着,在他的腰间划出了一个个五彩的圈儿。转着转着,他还觉得不过瘾,又把呼啦圈  相似文献   

8.
非典时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呼拉圈又走进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认为,转呼拉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的后果。腰部扭动过多,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等。专家建议,健康人在转呼拉圈之前,应当先做一些伸展运动,伸展韧带,避免扭伤  相似文献   

9.
过河     
在空地上画两条横线,中间相隔米,当做“小河”。参加者分成两队,每队人数一样多。每队的队员等分成两组,面对面站在“小河”的两边。每队小朋友拿两个呼啦圈,当做“小船”。游戏开始。右边排头的小朋友,将一个呼啦圈放到“小河”中,自己跳进呼啦圈内;然后,将另一个呼啦圈放到前  相似文献   

10.
我老爸是无意中开始学转呼啦圈的。每天都要“转”上一小会儿。如果老爸每次转呼啦圈能转上一分钟的话,我就永远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要奇怪我会发这么傻的誓言,因为这对我老爸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我爸转呼啦圈转起圈来那快得叫一个飞速,简直是几秒钟的事。老爸转呼啦圈时的动作,那叫一个“酷”字,他的手每次都在向天花板“打招呼”,活像一只刚学会两只脚走路的老鼠;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曾在电视里见过呼拉圈比赛,可近年来呼拉圈似乎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人们的健身运动已热衷于打保龄球,上俱乐部……但在今春突如其来的“非典”期间,呼拉圈又再次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成为我的好伙伴,提起它还有一段小小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华夏大地曾经掀起一股呼拉圈热。一时间,你也“呼拉”,他也“呼拉”。其功能,据说可以减肥健身,善莫大焉。然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半年,便烟消云散,街头巷尾、校园广场,再也见不着一个转呼拉圈的男女老少了。联想到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各种教育思潮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一些教育工作者缺少独立思考、分析和选择,常常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颇有几分类似当年的呼拉圈热,既影响了正常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又给改革发展带来了某些负面效应。概言之,教育的“呼拉圈效应”大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曰从众跟风,好…  相似文献   

13.
教学幽默在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表现,是寓教于乐的机智。如果教者一本正经,满脸虔诚;学生正襟危坐,亦步亦趋,这样有可能给学生的思维套上一个死的“呼拉圈”,教学效果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历史课教学中常用的幽默形式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4.
妈妈已经学会转呼啦圈了。今天,她特意买回来一大一小两个呼啦圈,妈妈说:“转呼啦圈不但能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减肥。”可我不会转,妈妈就示范给我看。妈妈先套上大呼啦圈,把呼啦圈后面部分贴在后腰部,双手左右两边握着它。接着,两手一推一松,屁股一扭,呼啦圈就在腰部“沙……沙……  相似文献   

15.
巧玩呼啦圈     
晨间锻炼的时间到了,幼儿们在操场上玩着大小不 一、颜色不同的呼啦圈。我走过去,鼓励他们动脑筋想出新的玩法来。 很快,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的玩法与众不同,他们把同一种颜色(红色)的4个呼啦 圈在地上摆成上下两排,也有的小朋友在地上把呼啦圈摆成一排,我有意拿起一个小呼啦圈走过去,摆放在他们的大呼啦圈旁。"老师,我们摆的都是大圈圈。"言外之意是不欢迎我的小圈圈加入。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型轻器械,玩法多样,利用呼啦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我所支教幼儿园的幼儿对呼啦圈的认识如何?喜欢玩呼啦圈吗?  相似文献   

17.
呼啦圈热在我们幼儿园掀起后,我考虑到幼儿年龄还小,关节、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实际情况,对此活动进行因势利导。但由于幼儿热衷于玩呼啦圈,用简单限制幼儿玩的办法并非上策。怎么办呢?我选择了引导幼儿“一圈多玩”的办法来加以引导,带幼儿开展“看谁的呼啦圈玩法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新的多种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把呼啦圈一个个间隔一定距离竖放着玩钻山洞游戏;有的把圈平放在地上,玩跳圈游戏;有的把呼啦圈当铁环推着玩;有的把圈悬挂起来进行投准练习;  相似文献   

18.
玩呼啦圈     
下午,同学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呼啦圈,有红的、蓝的、黄的、花的。玩呼啦圈了。开始,没有一个同学能玩好。练习一会儿,冯驰玩得非常好了,我们没有一个能超过她。现在,我不如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坚持不懈,多练习,总有一天,我也会  相似文献   

19.
夏溦宜  陆小燕 《新作文》2008,(11):26-26
昨天下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转呼啦圈(quān)的时候竟然连着转了410个!呼啦圈真听话,贴(tiē)在我的腰上,转呀转,怎么也掉不下来。我刚学转呼啦圈的时候,一个也转不起来。呼啦圈像个调(tiáo)皮鬼,一放到腰上就掉下来,总是和我作对。  相似文献   

20.
<正>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在传球拓展游戏中要求利用迈步传球、跨步接球等动作准确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课中,将学生分成16个小组,两两相对站在相距6米的平行线上,两队之间放置8个直径为50厘米的呼啦圈,起点线后的排头学生每人持1个篮球。听到口令后,排头运球至本组的呼啦圈内,然后将球传给对面的第一个队友,自己从右侧跑至对面小组的排尾;第一个队员接球后运球至本组呼啦圈内将球传给对面第二个队员,然后从右侧跑至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