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自 1 90 1年发现以来 ,一直在微生物学、昆虫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Bt能形成对许多昆虫具特异性毒力的杀虫蛋白 ,因此从 1 959年开始Bt已被制成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近 1 0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使人们增加了有关晶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知识。Bt的杀虫活性主要是其能产生含有杀虫晶体蛋白 (ICPs)的伴孢晶体。一些杀虫蛋白基因 (又称cry基因 )已经成功用于转基因抗虫植物中。本文将从Bt微生物学、Bt制剂在害虫防治中以及Btcry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核基质结合蛋白SATB1调控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本论文通过PCR获得SATB1目的基因,然后与载体mCherry-C1同时用EcoRⅠ和KpnⅠ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连接质粒转入感受态宿主细胞并在Kana抗性的LB培养基中培养。分离获得Kana抗性单克隆菌株并进行扩大培养后提取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验证和DNA测序检测。本论文成功构建mCherry-SATB1真核表达质粒,为后续研究SATB1的功能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新社 《邵阳高专学报》1995,8(2):156-157,169
综述了苏云金芽孢菌的毒性作用,它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及基因产物的特性,将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移到植物上获得抗虫植物以及如何防止昆虫对该杀虫剂 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新疆某铀矿厂采集土样,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伴胞晶体,并经生理生化特征和cry基因的鉴定确认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将其命名为BRC-ZYR4。利用PCR-RFLP方法和SDS-PAGE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cry基因型和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简称ICPs)的鉴定。结果表明,BRC-ZYR4可能含有cry1Ad、cry1Cb和cry1Ea基因,含有约130、75、50、30和25kDaICPs。  相似文献   

5.
从江苏茅山地区竹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杀虫活性的放线菌F401号菌株。在扫描电下,该菌株的孢子丝呈紧密和松敞的小螺旋形,孢子椭圆形及圆柱形,表面光滑。所生菌丝灰褐色,菌落薄绒状,基内菌丝无色,不产生可溶怀色素。摇瓶发酵菌丝的的稀释后对桑蚕、大叶黄杨尺蠖、褐刺蛾及松褐天牛等昆虫进行测试,均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试验研究表明,此菌株是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链霉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拟南芥PKS5蛋白激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实验为蓝本,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提取了拟南芥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PKS5蛋白激酶基因,以pGEX-6P-1质粒为载体,构建pGEX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筛选阳性重组子,用IPTG诱导pGEX重组子表达PKS5蛋白,最终通过SDS-PAGE检测得到约73 KDa的GST-PKS5融合蛋白。学生通过完成上述实验过程,有利于将其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形成清晰完整的实验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连支港支台山赤松林区黑刺蚁(PolyrhachisdivesF.smith)幼虫体内分离出一株产生伴孢晶体的芽孢杆菌LY30株。该菌株具有苏云金杆菌(B.thuringiensia)的特征。具周生鞭毛,所产生的晶体为钝菱形、不规则形、卵形等多种形态和它们的镶嵌体。且具显著晶格。经生理生化和血清学鉴定,该菌株属苏云金杆菌鲇泽亚种,血清型7(B.thuringiensissubspaizawai,serotypeH7),对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柏毛虫(Dendrolin. islatipenniswalker)、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莱青虫(Plerisrapae)等幼虫有明显的致病性,尤其对赤松毛虫具有很高的毒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该菌具有135—185Kd大小的特殊晶体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理,利用基因克隆方法从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中克隆出产庆大霉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2-脱氧青蟹肌糖合成酶基因(gntB),并将其通过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IJ699转化原菌株,采用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带动2-脱氧青蟹肌糖合成酶基因表达,在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组菌产抗率较原菌株提高3.5%.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来源于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527的otr 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异源表达,通过考察宿主菌对土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放线紫红素的合成、菌株形态等方面的变化鉴定otr A基因的功能。创新点:S.rimosus中的otrA基因与转录延伸因子EF-G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被认为是土霉素的抗性基因之一,但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首次实现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的异源表达,不仅提高了宿主对土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还促进了菌株产孢和放线紫红素的合成,从而初步证实了OTRA生物学功能。方法:克隆来源于S.rimosus M527的otrA基因,将其置于链霉菌整合型载体pIB139强启动子PermE*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IB139-otrA;通过接合转移将其转入天蓝色链霉菌M145获得重组菌M145-OA,实现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的异源表达;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变化;通过含有不同浓度的不同抗生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测试菌株的抗性水平变化;通过5-L发酵罐发酵实验考察次级代谢产物放线紫红素的合成能力变化;通过荧光定量PCR考察放线紫红素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actII-orf4的转录水平变化。结论:来源于S.rimosus M527的otrA基因在天蓝色链霉菌M145中实现异源表达。一方面对宿主天蓝色链霉菌形态分化、放线紫红素产量的影响表明otrA可能作为一种类似延伸因子的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宿主对土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的提高可能归因于OTRA对核糖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专题材料 基因工程:对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在体外进行剪切、组合和拼接,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质粒、噬菌体或病毒等)转入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要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采用醋酸钠-抗生素分离法对超市牛奶样品进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分离,获得2株Bt菌株,分别命名为BtBRC-LJ1和BtBRC-LJ2。利用PCR方法对BtBRC-LJ1和BtBRC-LJ2菌株hblD和nheC肠毒素基因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2个菌株均含有这两种肠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12.
几株Bt菌株对紫外线的抗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照射时间的紫外光(UV)对1株野生型Bt菌株及3株Bt菌株Bt001、Bt200、Bt087进行照射处理后再置于双碟上培养16h,结果表明,Bt野生菌株在UV处理3min后已基本全部失活,而Bt001、Bt200、Bt087在UV处理8min后仍有活性。从UV处理时间的长短及平板上出现菌落数的多少得知,尽管菌株Bt001、Bt200、Bt087对UV的抗性都比野生Bt菌株强得多,但并不相等。其中,Bt200相对弱些,UV处理9min后已无菌落;Bt087最弱,UV处理8min后已无菌落;而菌株Bt001对UV的抗性最强,UV处理13min后仍有菌范出现。这说明不同的Bt菌株,其遗传背景是不同的。另外,Bt001经紫外线照射9min,培养16h后发现有9个菌落发生明显的变异,菌落呈棕黄色,菌落明显比原始菌落小。涂片,油镜下观察其菌体要比原始菌体小,此为明显发生突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Insect resistance and glyphosate tolerance have been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i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various crops. In this study, two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insecticidal genes, Cry1Ac and Cry1Ig, and a modified glyphosate-tolerant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EPSPS) gene (G10) were combined into a single transferred DNA (T-DNA) fragment and introduced into rice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A transgenic line with single-copy T-DNA insertion named GAI-14 was found to be highly resistant to striped stem borer and rice leaf roller, and tolerant to glyphosate. Analysis of T-DNA border sequence suggested that the transgenes were inserted at the chromosome 3 and appeared to have not interrupted any known or putative genes. A field trial observ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asic agronomic traits between GAI-14 and the recipient rice.  相似文献   

14.
巴夫金藻耐受Cu~(2+)、Cd~(2+)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单胞藻对重金属离子毒害的耐受性,为生物去污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c=1~150mg/L)Cu~(2+)、Cd~(2+)处理巴夫金藻(Monochrysis lutheri),观察了重金属离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用微量减压法研究毒害抑制呼吸作用;用ICP法研究毒害抑制下重金属离子的富集。[结果]①2种离子的毒性强度的顺序为Cu~(2+)>Cd~(2+);②Cu~(2+)对生长的抑制较强,其EC_(50)(72h)为15.0mg/L;Cd~(2+)对生长的抑制较弱,其EC_(50)(72h)为75mg/L;③在EC_(50)毒害浓度下,毒害组均提前进入生长静止期,缩短了种群生长周期;呼吸作用先增强后降低;④在EC_(50)毒害浓度下,单胞藻对Cu~(2+)的富集量为6866.1mg·kg~(-1),对Cd~(2+)的富集量678.25mg·kg~(-1)。[结论]巴夫金藻具有较强的耐受重金属离子毒害能力,耐受顺序为Cd~(2+)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从江苏省苏北地区6市采集土样422份,分离出苏云金杆菌76株.血清学分析表明,它们分属于H_3、H_7、H_10、H_21和H_43型,另一株为自凝菌.通过对76个分离株的生物毒力测定,筛选出4林对赤松毛虫、小菜蛾、玉米螟等具有高毒力的菌株,为开发高效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提供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根癌农杆菌B6S3和T37菌株Ti质粒T-DNA基因(TiT-DNA)在向日葵基因组中的导入与表达,不仅使转化细胞产生特殊的基因产物,并且使之能将D-乳糖作为唯一碳源利用和对某些代谢类似物(BUdR)具有抗性,此外还影响宿主细胞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在无激素和含激素两种培养条件下,向日葵TiT-DNA转化系与相应正常系在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比例、游离氨基酸库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转化系内,有关冠瘿碱生物合成的前休氨基酸具有较高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of the generaSteinernema and Heterorhabditis have been used tocontrol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insectpests (Kaya and Gaugler, 1993). The mechanism bywhich these nematodes are able to infect and repro-duce in the insect host involves a mutual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nematode and the symbiotic bacteria,Xenorhabdus spp. and Photorhabdus spp. (Akhurstand Dunphy, 1993; Forst and Nealson, 1996). Poinarand Thomas (1966) established tha…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的个性言行一直受人关注与评说,而贯穿其中的是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它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一般个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具体表现为新文化运动和附逆行为当中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测定了5 种药剂对台湾乳白蚁的传毒性. 结果表明,吡虫啉作用迅速,用药后1 、2 天的死亡率均达36 %以上;巴丹作用十分缓慢,第9 天的最大死亡率为12139 %. 阿维菌素、Bt 对台湾乳白蚁的作用,与对照药剂灭蚁灵相近,药后4 、5 天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均达32 %以上,可作为白蚁灭治药物,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