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足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哺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冉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2.
感悟细节     
李本华 《师道》2007,(2):28-28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  相似文献   

3.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  相似文献   

4.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一次  相似文献   

5.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6.
感情细节     
王凌之 《山东教育》2005,(21):110-110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  相似文献   

7.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9.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一一次去一所小学听课,在校门口,一个小女孩端端正正地给我行了个队礼,甜甜地问了声:“老师好!”我向她点了点头,回敬了一句:“同学好!”这本来微不足道的一颔首一句话,竟然令小女孩很感动,只见她紧跑几步追上前边的一群小伙伴,跟他们说:“刚才,后边那位陌生的老师还向我…  相似文献   

12.
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课堂上每一处透着灵性的教学细节。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觉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幸福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1.放了晚学,老王约我一同去莉莉家走访。莉莉已经  相似文献   

14.
朱晓玲 《考试周刊》2013,(56):188-188
<正>一家长将孩子送来幼儿园,除了希望他们能在学业上有所发展外,更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一颗善良、健康的心灵,拥有一个纯真、美好的童年。因此,家长们都特别积极地与老师沟通,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双方都特别注意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行为一致性问题。针对家长提出的孩子同一行为在家的"差表现"与在园的"优表现"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一)环境变化使行为准则成为突出认知而产生的行为差异。幼儿园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有它自成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特有的。这些规  相似文献   

15.
张咏梅 《福建教育》2005,(9A):17-17
什么是教师的智慧?我的亲历告诉我,用心爱孩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全部热情真正地去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是教师智慧的核心。孩子天生就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他们有着向善的本能,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真正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以教师特有的人文情怀去关注每一个孩子作为人的发展的点点滴滴,那我们的教育就会充满醉人的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个"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珍视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深切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的教育将会做到极致。一来学校实习的小陆老师和学生告别的那天,两个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买了许多小礼品送给她,有的甚至哭了起来,让我们这些做了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教师煞是眼红,也感到困惑——仅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对她怎么这样留恋?她有哪些魔力?带着这个困惑,我在两个班的学生中间作了一个调查,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有一条是共…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职业确实存在着特殊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单纯而美好的心灵,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怀有一颗饱含爱的心,并将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我们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的探索是在不断地"追问"当中完成的,教育发展也一直在呼唤"问题意识"。"钱学森之问"让我们深刻地思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在人们心中本是"解惑"人,用学识与智慧为生命扬起前进的风帆。问题,触动着每一颗心灵,并刺激着每一颗心灵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育中,教师既是问题的解惑者,同样也是问题的发起人,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教育中,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教育实现"交往",形成真正关注"生命本质"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新时代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要求每一位老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应有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人性的兽性训练。因此,教育过程就是滋润爱的过程。教育离不开爱,爱离不开教育。因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