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老年人懂得读书,无疑是给生活增添了阳光和智慧。人老了,与外界接触少了,与朋友往来疏了,生活圈子窄了,社会信息更闭塞了。惟有学习这个阵地,老年人是可以坚守的。若每天  相似文献   

2.
他们都说我薄情。10岁。爸爸妈妈吵得不可开交说要离婚的时候,我没有像那些小孩一样哭着闹着不准他们离婚,我从饭桌上站起来去帮他们拿结婚证和户口本;12岁,我努力学习,想要离开县城去市里上中学,决绝而不依赖任何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题材影视剧关注老年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特质,不仅生动演绎了丰富多彩的黄昏恋故事,展现出或温馨从容或凄美悲凉的多重审美韵味,而且力图探讨黄昏恋问题,探究中国老年人面对爱情和婚姻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凸显老年人正确的爱情观念,为我们深入了解新时期中国老年人的婚姻情感状态和深层的情感心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河南扶沟县乔洲村村民老洪,现年70岁,家有4个儿子。老四前些年结婚时,女方要求1万元礼金,而老洪在给老四盖了3间瓦房之后无法支付如此昂贵的礼金。老四就向老三借了5000元用于支付礼金,并保证由自己还钱。结婚后,老四却说应该由父亲还钱。老四不还钱,老三就用每年应给老洪的200斤麦子来抵老四的债务。为了还钱,老人将分家之后仅剩的两亩地交给老三种,所得归老三所有。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应与小儿子一起过,但小媳妇以“你不走,我走”相威胁,老人被迫搬出院子,现借住其他村民的废旧院子。随着年龄增大,老洪还得自己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近几年,洪老太太每年都下地拾麦,老洪则帮村民放羊。老洪这样的境况在扶沟农村相当普遍。我们在调查中强烈感受到农村孝道的衰落和老年人处境的凄凉。奇怪的是,当地村民却认为老年人生活状况不错,“没有饿着,也没有冻着”,跟以前比生活好多了。老年人则无奈地说,“村里没有不孝顺的,孝顺也是孝顺,不孝顺也是孝顺,谁又有多孝顺呢”?也有老年人在哭诉子女的不孝。扶沟农村的普遍情况是,村民认可孝敬老人的传统,认为子女有照顾老人的义务,而且也很少有绝对不供养老人的现象。那么,如何理解老洪们的处境和村民认为老年人生活不错的评...  相似文献   

5.
<正>李老年近八旬,体尚健,忌人嫌"老",凡事不愿求人帮忙。有一天因换洗窗帘,自己爬上高椅,不慎跌落下来,摔裂了髋骨,只好住院治疗。医生说,康复还要很长一段时间。老,有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在心理上,我们提倡"不老",如"人老心不老","老当益壮"等等,鼓励老年人进取、向上,老有所为,这是精神层面的,是积极可贵的。但在生理上,必须认识到"老"是自然规律,是人生必经之路。只是有的人老得快一些,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扫描 不知是人多岗少,还是人老不如人,不少地方,教师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便被尊称为"老教师",便成为"照顾"对象了:不任主科任副科,或者不干前勤干后勤,或者不让上班搞"内退",奖金、福利等固然不谈,工资还要打个七八折.于是,进入"老"教师行列的教师,人未老,心先衰,思想必须有准备:腾位子、挪窝子、少票子.从领导岗位、前勤岗位退下来,这本无可非议,每一个人总有年老之时.问题是如今四五十岁的中国人,总体讲还不应算作"老",他们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硬说他们"老",并将其拉下来,这不仅是对人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老"教师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7.
往往人们有一种心理暗示,认为退休了就老了,产生为了打发时间抽空来老年大学学习画画的错误观念.现代物质丰裕充足,环境宜人,生活舒适,风雨不侵,已不是孔老夫子时代的生活环境,我们六十不老,七十不暮,八十不稀,长寿是现代人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精神年龄,能来这里学习画画的都是盛年.画画的人,都有文化,对美有追求,对生活有需求,精神饱满,思维清晰,有爱好,有目标,通过画画感受精神的最高享受;其作品保存时间有多长,你的年龄就有多大,只要精力充沛就不是老年人.真正的老年人,或没有追求,或没有体力,或没有精力,或没有爱好;搬着马扎晒太阳,不考虑今后生活才算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家长》2011,(7):5-5
何女士的儿子今年15岁,即将参加中考。何女士知道儿子和一名异性同学关系甚密,但为了不影响儿子的考前状态,何女士并没有干预。最近,何女士在整理儿子的书包时发现了一个“结婚证”。“结婚证”外观和真的结婚证相差无几,内页上竟然还有儿子和那个女孩的合影。何女士与儿子沟通此事,儿子说,这是他和女友相爱的“证明”。儿子还说,班里谈恋爱的人都有这样的“证书”,这样的“证书”网上到处都有卖。对此,何女士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9.
正—个古老的传说:老和尚收养一个弃婴为小和尚,准备让他继承衣钵。小和尚与老和尚两个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到了小和尚15岁时都还没有下过山,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终于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化斋。途中路遇一个姑娘,小和尚很好奇,问老和尚:"此为何物?"老和尚怕他动了凡心,就说:"此为老虎,爱吃人,千万要远离她!"之后老和尚又带小和尚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东西。回到山上,老和  相似文献   

10.
那年,我10岁,弟弟7岁。爸妈常常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漆黑的夜晚,就我和弟弟两个人在家。弟弟睡觉时老爱哭闹,我不得不一次次起来哄他。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大半年。弟弟要上小学了,我升人了小学的高年级。弟弟虽然读了小学,但悠闲无比,有时睡过头了,干脆请个假,不去学校。他对上学一点兴趣也没有,一天到晚"兄弟兄弟"不离口。问他谁是老大,他会  相似文献   

11.
生活调子     
一次赶赴朋友的约请.不期然见到了阔别多年的邢老师。邢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屈指算来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他的而挤快一前白样是有眼花一像过,发花斑不人头菜人。饶,巷老痂不多纹的的月许皱颊色岁了的两啡是老上,咖究苍睑团的终师,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两个英国人一同出游,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保持沉默,这是因为英国人喜欢沉默,但如果一个英国人和狗出去散步,他却要对它娓娓而谈,可见英国人对宠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英国,狗、马、猫一般都被视为掌上明珠,没有人喂养的老动物要比没有人照料的老年人少得多,人们觉得一只老动物比一位老年人更可怜,更应受到照顾。狗饿了,到专门的商店去买狗食;狗病了,到专门的医院请专家诊治;狗丢了,专门登一则寻物启事;狗死了,人们  相似文献   

13.
儿子今年12岁,下半年才上初中.可是,今天晚上,我给他收拾书桌抽屉的时候,居然从里面翻出来一本红色的"结婚证"!刚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看到儿子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很紧张的样子,我赶紧打开来看."结婚证"上赫然写着儿子的名字,并排的是一个女孩的名字,自然是他"老婆"了.个子还没我高呢,居然就偷偷领了"结婚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看来儿子的情商颇高,将来找老婆的事儿,肯定不用我操心了.  相似文献   

14.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9,(12):19-19
不少老年人到了七十岁,经常在自怜、自叹、自哀.我今年80岁了,不仅没有顾影自怜反倒觉得应当自赞自励.人的一生.有奉献的义务,也应当有获得表彰的权利.一个人为了事业而奉献一生,到了晚年,为什么不应强化自信力呢?为什么不可以坦然地接受社会给予他的善意与温暖呢?  相似文献   

15.
古稀老太迷上QQ73岁的郑州老太太张秀丽,退休后人老心不老。她有个口头禅: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思想不落伍,晚年生活才能更丰富。2003年,在女儿帮助下,张秀丽学会了电脑操作。女儿为她买来了电脑,装上了宽带,还安装了摄像头。喜欢新鲜事物的张秀丽在网络上申请了QQ号码,并在外孙女的帮助下,取了"17岁老太迷上QQ的郑州老太太  相似文献   

16.
对于没有结论的冗长会议充满厌恶;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概率逐渐钝化;最近有件事要告诉你,可一看见你就全忘了……"初老症"一词,在网上广泛流传,不少30岁上下的年轻人对照这些症状,恍然惊觉,自己似乎也走进了人未老、心已衰的"初老族"大队伍。其实,"初老症"的产生不仅源于竞争激烈的环境、营养缺失或过度、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年轻时趾高气扬说"我老了才不指望孩子呢",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到了瘫在病床上不01陪我妈在北京住院,有天病房里来了个老太太,70多岁,很瘦。一般病人都有家属陪,但这位阿姨没有,一个人佝偻着身子进进出出办手续。她走路慢,又不够灵敏,年轻人半小时搞定的事,她折腾了两个小时。办完所有手续,也置办好了饭盒纸巾热水杯,又换上病号服,她给儿子打电话,平静而简单地说:"我住院了,跟你说一声,你忙吧,不用惦记。有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老派人。首先是"老",今年五十有二,而且"派头"上也老。我年轻时就属于出土文物型,衣冠不整,不追时尚,如今出门,在美国像个非法移民,在中国像个进城民工,没有iPhone、iPad。不仅如此,我对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也往往多有微词:他们太"潮"了,所以太傻了,将来难以成功。乔布斯去世时,整个媒体被乔布斯覆盖,12岁的女儿居然不知道乔布斯是谁,一大原因大概是她从不用他的产品。此事我记述在《参与孩子的成长》中,被年轻的网民狠狠奚落一  相似文献   

19.
兰馨 《大学生》2016,(6):17-18
客家人好客,好酒,同学会也自然开启客家模式,一直在喝。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虽然大都是在县城读书,但毕业后去的学校不同,大家见的也就不多,几年后再见,变化还是有的。我的同桌是我们班最早结婚的,按照他们乡里的老传统结婚生子,初中毕了业就被她爸许给比她大十来岁的一个生意人。当然也不只有她一个带了孩子来,算算我们这个年纪也是可以领上结婚证的,  相似文献   

20.
老猎人带着三个儿子去打猎,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八岁。 归来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提了两只鲜血淋漓的野兔。也许是这鲜血的气息太过浓重,竞有两匹狼跟上了他们。此刻,老猎人的枪里已经没有子弹了,而那两匹狼正越靠越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