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第一套由邮资信封的发行始于1956年,在1956年至1965年的10年间,共发行了11个不同的品种,编号分别为1至11号。由于邮资图是利用普通邮票第9组天安门邮票的图案将面值改为8分而设  相似文献   

3.
图书简介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新世纪版)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0年12月发行的全部邮票和邮资信封、明信片、邮简,是新世纪我国出版的最新最全的权威性邮票  相似文献   

4.
“天安门图毛主席语录信封”(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邮票全集·邮资片封简卷》编为“中普封2”)全套20枚,邮电部1967年发行。信封右上角印有当时的普通平信8分邮资图案,20枚信封正面左边还分别印有20条不同的毛主席语录。该封是典型的“文革”产物,发行至今已近40年。  相似文献   

5.
杨波 《集邮博览》2013,(4):16-17
邮资信封邮集都要讲到它们的使用问题,如图所示的贴片选自我的《天安门图邮资信封》邮集,专门讲述普9普通邮资信封(2-1956)的使用,共展示了3枚实寄封,分别是:上封:火车邮局挂号封。1957年2月2日,云南个旧火车邮局寄四川西充,2月8日投递。加贴"普8"20分邮票一枚,合计邮资28分,超重挂号信。火车邮局挂号的邮资信封仅见一枚。中封:超重双挂号封。1957年3月  相似文献   

6.
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以天安门图作为邮资图案的邮资信封是新中国邮政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行年份为1956年至1982年。在长达26年的发行过程中,《天安门图》系列邮资信封共经历了3次改版,即:从普9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1956年7月—1965年)到毛主席语录邮资信封(1967年8月),到  相似文献   

7.
赵岳 《上海集邮》2011,(12):34-34
为配合1955年3月1日开始的人民币币制改革,邮电部陆续发行各种新币面值的邮资票品。5月5日,第一枚新币面值邮资明信片发行,邮资图为面值4分的陆军战士图。同年7月16日开始发行普8的4分面值票图案同样为陆军战士图。  相似文献   

8.
中华邮政1923年起发行的北京二版(新版)帆船邮票其中棕色6分票何时始用?马氏《国邮图鉴》和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均未详细记载。经查相关邮资表,此面值单枚适应①1930年7月1日至1935年4  相似文献   

9.
041956—1970年期间发行的普9型邮资片共有10种版式,除1956、1957年发行的外,各有志号。据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邮资封片简目录记载,后6种为北京邮票厂印制,此前为上海人民印刷厂印制。 按发行顺序,这10种邮资片的片头文字“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中的“国”字,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但又一度重新改为繁体字(见表),与同时期发行的邮票、邮资信封都不同步,尤1956—1970年期间发行的普9型邮资片共有10种版式,除1956、1957年发行的外,各有志号。据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邮资封片简目录记载,后6种为北京邮票厂印制,此前为上海人民印刷厂印制。 …  相似文献   

10.
陈云康 《集邮博览》2009,(12):57-57
1959年,我国邮电部拟发行7-1959天安门图普通邮资信封一枚,面值8分(当时国内平信邮资),售价9分。当该封已印制完毕尚未裁切之时,不知什么原因被报废处理。一般情况下,这类印有邮资的半成品应当送往造纸厂作化浆销毁,但因接踵而至的三年经济困难,各种物资极度匮乏,故将这批半成  相似文献   

11.
地方申请印制普通邮资信封,没有使用国家邮政局设计或批准的专用邮资图,却将邮票图作为邮资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简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笔者即收集到一个盖有“违规查扣”戳(60×19mm,红色)的“金花茶”邮资封(230×122mm),它以2002-3-1“金花茶”为邮资图(25×35mm),用纸较薄,刷色不正、模糊。封背还赫然印有专用批号“2002-0802(PF)-0010”以及“国家邮政局发行(2001)”、“金花茶”等字样。经查,此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邮政广告公司印制的,其第一批(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集邮博览》2013,(2):21-21
20世纪80年代,我曾买过两本目录,分别是《1983年邮票目录》和《1985年邮票目录》,均由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1983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82《西厢记》中的第一枚"惊艳"邮票图,共16页,其中1-14页为1983年所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和邮资信封邮资图资料,15-16页为最佳邮票评选选票,可沿虚线剪下贴邮资后邮寄。目录印数22.5万册,定价0.25元。《1985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102《乙丑年》邮票,共12页,其中1-10页为1985年所发行的纪特邮票资料,11-12页是广告。定价0.45元,无印数。这两本邮票目录是笔者在湖南黔阳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购得的,当时集邮活动刚刚在全国恢复,邮票书籍寥寥无几,除了复刊不久的《集邮》杂志,很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普32《美丽中国》邮票一套6枚,其中面值80分的"霞浦滩涂"为此套邮票中的首枚,票图取景于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北岐村的一片沙质滩涂。邮票发行当天,笔者以2010年初宁德市邮政局发行的《中国最美的滩涂·霞浦》贺年有奖邮资加印片为载体制作了八枚霞浦滩涂极限片。在此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套美术邮资信封上所印的邮资图与普通邮票第9组相同,只是面值改为当时国内平信邮资8分,习称“普9图美术邮资信封”,此套邮资封配画精美(其中不乏当代名画家的佳作),深得使用者的喜爱。但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存世日稀;而近年以来,随  相似文献   

15.
1956—1970年期间发行的普9型邮资片共有10种版式,除1956、1957年发行的外,各有志号。据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邮资封片简目录记载,后6种为北京邮票厂印制,此前为上海人民印刷厂印制。 按发行顺序,这10种邮资片的片头文字“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中的“国”字,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但又一度重新改为繁体字(见表),与同时期发行的邮票、邮资信封都不同步,尤  相似文献   

16.
背景资料《庚申年》特种邮票发行于1980年2月15日,全套一枚,面值8分,邮票规格26×31mm,齿度11.5度,全张枚数80(8x10),影雕套印,邮票志号T46。特约设计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根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9)》记载,其发行量为500万枚,199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结算价是1600元。  相似文献   

17.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1):20-22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为此,我曾著文阐述(参见041132),以下继续讨论:1.56种邮资信封的发行起止时间第248页(为《中国邮票史》第8卷页码,下同)"在1969年10月至1977年3月期间,共发行普通邮票6.5套60种,普通邮资信封4套56种……"  相似文献   

18.
1955年3月1日我国币制改革后,邮电部于同年7月16日发行的、全套9种面值的普8邮票,为新人民币面值首套普通邮票。根据(55)邮票字第207号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文件汇编》第2号第2页),我们知道:在普8邮票中,国内平信贴用之“面值八分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及‘上海市印刷一厂’承印。”上海市EP.80一厂承印的普8之8分面值邮票,即后来被称为普8甲票,共印制了5亿枚,于1955年9月初悉数交上海供应处仓库。  相似文献   

19.
陆俊德 《收藏》2006,(2):139-139
这是一组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印有邮资图的信封。这种信封有两种面值,8分是平信,10分是航空平信。售价是每枚信封除邮资外,再加1分。  相似文献   

20.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5月25日发行《辽阳白塔》普通邮资信封一枚,邮资图“辽阳白塔”,面值80分。面世后对其发行情况说法不一,现将笔者收集到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