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语类是形式句法中与实质性成分和非实质性成分平行的第三种语法成分,即一种没有语音值,但是具有句法功能的特殊语法成分。目前,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研究都就空语类这种特殊句法成分以及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探讨。不过作为两种类型迥异的语言,无论是其空语类的句法属性,还是其对于理论本身的适应性调整,都存在重要区别。形式句法作为普遍语法,其空语类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局限性",或可以给予两个启示:一是把语义-逻辑结构纳入空语类成分分析的范围,以提高其理论的概括性;一是调整空语类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将其研究控制在"句法强制"型空语类范围内,以体现其理论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艳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4):102-103
空语类PRO的句法特征决定了它在不同句法环境中所处的位置.用优选论的理论来分析空语类PRO在英汉语中的分布情况,得出PRO的分布规律,揭示英汉语隐性的语言共性特征,为汉语语法现象的解释特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一定句法关系中具有语义内容却没有语音实体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分析中,空语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列举了英语和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英、汉语之间的一些重要异同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句子中除显性成分外,还存在着隐性成分,这种隐性成分也可称为空语类。空语类在句中没有语音表达形式,但仍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本文从空语类视角对英汉语中四种空语类:NP语迹、PRO、pro和wh-语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揭示英汉空语类现象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轻动词CAUSE为致使语法研究,尤其是对致使的句法解释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视角。在现代汉语里,CAUSE的语音实现是一个由词汇型CAUSE、词缀型CAUSE和空语类CAUSE构成的连续统。CAUSE的强形式特征核查要求因其语音实现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在句法推导的经济性原则下触发相应的句法操作,推导出不同类型的致使结构。  相似文献   

6.
空语类理论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空语类理论对汉语中空语类的类型及其句法分布进行介绍和讨论,更好地解释了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7.
既往关于PRO局域语义约束的语义界定和移位的句法界定,难以满足解释充分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将PRO和NP语迹及其他空语类进行对比后认为,PRO在语义上具备跨事件特征,是两个事件结构共享的主目语;在句法上执行先拼出,后删除操作。这样的句法语义属性界定具备题元和格的逻辑一致性。本研究有关PRO的句法语义属性设定,在汉、英、冰岛、基隆迪语特殊语例的分析中具备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运用生成句法语类规则,对蒙古语词汇进行划分。蒙古语词汇可以划分为蒙古语单词语类和蒙古语短语语类。通过划分语类我们发现,语类划分与传统语法的词汇划分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传统语法有些词汇的词类难以确定的问题在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语类划分规则下迎刀而解。  相似文献   

9.
空语类理论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除显性成分外,句子中还存在没有语音形式,但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的隐性成分。这些空语类听不见也摸不着,但在句法上与显性成分一样活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了对空语类理论的进一步了解,本文依据空语类理论中的两种空语类PRO和pro,就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中空语类的异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汉商务信函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英汉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在同一语域内,其各自的词汇、句法的体现形式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实例从词汇、句法这两方面探讨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并写好英汉商务信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关系化提升理论框架下(Vries,2002)研究英汉语关系结构的句法生成。分析证明,关系化提升法对英汉关系结构的生成具有充分一致的解释力,英汉语带论元关系从句的关系结构其生成方式原则上相同,都是通过算子/空算子移位和核心名词提升操作生成的;区别在于,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需增加最后一步“残余移位”(remnant movement):把关系从句移至Spec—DP,以生成A结构;或者移人限定词与核心名词之间,生成B结构。  相似文献   

12.
2.现代汉语谓词按基干句模来划分小类 一个事件中,中枢事元谓词及其特有周边事元的有序排列构成基干句模。按中枢事元的语意特点及周边事元的数量和语义角色的不同,现代汉语的8000谓词可细分为如下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考察二语熟练程度与双语句法表征的关系中,借鉴国外句法启动的经典实验范式,设计针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跨语言句法启动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汉英存在不平衡的启动效应:L1-L2的效应大于L2-L1,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效应大于低水平,且随着英语熟练程度的提高汉英双语句法表征融合度更高、共享的层面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句法的变化(句法简化和句法冗余)对听力理解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句法简化还是句法冗余都有助于受试的听力理解,而且在推测含义、归纳信息方面,后者更甚于前者。最后,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实验结果,并认为句法变化对促进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势与政策”课多维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动态性、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要实现该课的实效性,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抓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努力建构新时期“形势与政策”课多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汉语实词虚词分类问题谈起,深入剖析了汉语副词的特殊性,尤其是副词的重叠问题,并认为一般所说的副词重叠是语素重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不属于句法范畴的构形重叠。最后,从语法化角度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汉语副词归为虚词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为今后副词研究确立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T-unit平均长度是美国教育研究者亨特提出的一项检测句法成熟性的指标,用该指标检测我国学生英文写作句法成熟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句子合并练习是提高句法成熟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句法结构的使用频率可以改变该句法结构在使用人群的语感的符合程度。某个使用者周围的人群对这一句法结构较为频繁的使用会进一步促使这个使用者对该句法结构接受程度的加大,进而推动这一使用频率的提高。如果这一句法结构带动了相应句法结构的出现,则该句法结构有较多的类推形式予以支持,就会对该句法结构在更大的背景上提供句法结构的使用频率效应,增大使用人群对该句法结构的熟悉度,从而使该句法结构较为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相关文献的回顾表明,人们对句法解歧过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人们对句法解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消解英语句法歧义几乎没有专门研究.鉴于此,为了研究词汇频率信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解歧过程中的作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用实验来探究词汇信息一动词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解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一个普通的现象,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尽管英语和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同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本文综合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一些分析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对英汉句法歧义句的共性进行探讨:空语类PRO引起的歧义、量化词提升引起的逻辑结构性歧义、并列结构中粘合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歧义、否定结构造成的歧义以及定语修饰对象不清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