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儿童声乐启蒙教育能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为其今后声乐艺术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声乐艺术通过人声来表现其具体的内涵。音乐赋予声乐鲜活的生命力量并使其具有了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声乐艺术中的音乐元素的重要性和审美性探析声乐艺术汇总的音乐本体功能和音乐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新形势下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是培养合格音乐人才,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艺术道德修养、声乐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等五大方面素质是新时代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指导在歌剧艺术表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歌剧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声乐艺术指导不仅负责歌词艺术的指导,而且负责对音乐的处理,相当于歌剧表演的指挥官,决定着歌剧的演出质量。因此,声乐艺术指导为了更好地指导歌剧的演出,应该系统学习歌剧,并将其应用于歌剧教学实践。本文主要分析了声乐艺术指导的特点,以及声乐艺术指导的歌剧学习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门独立的科学。民族声乐是声乐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是通过前人不断摸索研究整理出来的科学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的文字语言,融合各民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最贴近生活,最能反映现实并能被广大普通百姓所广泛接受,广泛流传的音乐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乐表现。实践证明,只有技术掌握得好,再加上良好的音乐表现,才能感动观众,打动评委。因此,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在声乐的艺术创造上,把声乐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紧扣强化中师生声乐演唱情感表现力的主要目的,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中直接通过歌唱来抒发感情、塑造形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冬日的旅行》是舒伯特最重要的一部声乐套曲.是人类音乐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研究音乐艺术发展史和借鉴艺术创作经验的可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声乐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当今的国际声乐舞台上也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广大群众对美声唱法已不再感到陌生,而是开始接受并喜欢这门艺术,这就要求声乐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声乐技巧的学习,也要注重音乐修养的提高。因此,学习美声唱法要把提高音乐修养和学习歌唱发声看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艺术在很长时间内受西方主要是欧美艺术思潮的影响。西方的声乐艺术发源于古希腊时期至11世纪的欧洲,此时的欧洲声乐艺术均为单声部音乐,为宗教、宫廷所拥有,平民百姓不拥有自己的音乐。到1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音乐也从宗教、宫廷中脱离出来,成了所谓的世俗音乐。表演这一形式才开始出现在声乐艺术当中。因为在宗教、宫廷里,音乐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指导课是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一个分支,它辅助于声乐教学,并有力的支撑着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美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中学生喜欢音乐,爱好唱歌。通过唱歌展现自我,抒发情感。那怎样让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掌握这门声乐艺术,就是我们当代中学音乐教师要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音乐考生仅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和只懂得声乐的理论,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声乐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反复实践,不断体验,掌握方法,才能顺利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艺术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以明显的地域性和很强的民族性为背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对文化精神的不同追求,共同形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美学因素。而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后,其表现方式和不同类型就得以丰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音乐内涵得到升华。歌者的演唱技巧、文化素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也直接决定着对作品本身的诠释。所有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因素,这种因素也决定了民族声乐艺术既要注重表现方式上内在与外在美的兼顾,又强调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刘琳 《教师》2015,(5):50
声乐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践性较强,通过让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及学习吸收西方声乐艺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声乐教育以声乐小组课为主,沿用较传统、较陈旧的教学方法,重视歌唱技巧,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处理、对作品创作历史背景的理解和对作品词曲的深刻艺术内涵的理解。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仅侧重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没有全  相似文献   

16.
罗曼 《考试周刊》2014,(70):160-160
音乐是生活的另一种表达,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着生活。作者通过对声乐学习的感悟,从改变和更新声乐理念;加深对歌唱艺术的理解;文化修养和歌唱艺术相辅相成的关系三方面总结了自己的声乐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音乐考生仅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和只懂得声乐的理论,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声乐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反复实践,不断体验,掌握方法,才能顺利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章通过对诗词、声乐、钢琴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说明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同歌词、音乐旋律、人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所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风格,使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艺术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的课程,艺术教育专业声乐类课程改革应建立在文化整体架构的高度上,明确掌握人声表现艺术和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双重目标,开设阶段化和多样化声乐课程。本文对于上述各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丹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53-154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本能表现。音乐能力是音乐创造的基础。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Power ofSensetion and expression in music)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并通过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音乐系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对声乐演唱中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一、音乐表现力声乐演唱中准确、生动的音乐表现力会让人感到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会使歌曲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富于表现力地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