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以来,英语学习型词典积极借鉴吸收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取得了重大发展。几部主要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都有了明显改观,逐渐走出了传统释义模式。然而,在我国,汉语词典释义基本停留在传统释义上。本文通过对英汉词典的对比研究,分析汉语词典释义的不足。探讨如何借鉴英语词典编纂的先进经验,改进我同词典释义的方法,以期有助于汉语词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作为专门用途汉语的商务汉语的教材编写,在词汇的选择、释义和训练中,既应该从通用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处理中汲取经验,更应该有所创新,体现商务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学习词典中动物文化词语的释义模式。基于现有几部汉语学习词典中动物文化词语释义的不足,依据同场同模式释义原则,指出汉语学习词典中动物文化词语的释义模式。我们认为,释义模式应包括知识释义和文化释义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动词的语态形式变化来完成的;汉语被动句一般主要借助表示被动的助词来表示被动的词义,有时还直接体现在词汇意义上。  相似文献   

5.
词汇作为文化内涵的载体,对英语学习者有着重大的意义。《汉英词典》作为综合性双语词典,除了具有信息功能外,还有交际和社会文化功能。以汉语文化内涵词的定义规则为例,探讨对译释义,解说释义以及语境释义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并以一些错谬为例,指出《汉英词典》释义的一些局限性,旨在向汉英词典编纂者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以便更好地为英语学习者排除语言与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字典>作为体现当前汉语辞书研究最高水平的大型工具书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在释义、义项、书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遗憾之处.建国以来在战国至秦这一时期的楚地和秦地出土的大量简牍文献,尤其是其中的遣策等材料为汉语词汇史特别是量词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主要体现在可以为大型辞书增补词语义项、提前始见书、弥补用例阙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俊 《考试周刊》2007,(10):19-20
英汉词汇释义的简单对照并不能彻底体现英汉这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深层差异。但通过词汇语义场释义的研究,就可以对每一个词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进而对英语有更完善的认知。文章以“高兴”语义场为例,对英汉语义场释义的对比研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友芳 《考试周刊》2012,(75):97-98
至今仍有许多老师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中文讲解单词.让学生去记住中文释义的教学方法。词汇的释义应该以英文为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词汇释义具有交际功能,使其文化和文体的内涵在释义中体现。本文介绍了词汇英语释义的语用功能和词语英语释义的教学策略.使看似简单的词汇释义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方面起到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词汇教学有多种释义的方法.传统的母语对译法或以串讲课文代替词汇教学的方法都有偏颇之处,而语素释义法则反映了汉语的特点,能真正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把词素释义作为教学中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词汇教学本身.汉语的语素是显性的,代表“语素-音节”的汉字为汉语语素分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语的句子——短语——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具有一致性,而这些具有一致性的“结构”的底层是语素,因此语素是对汉语词义、特别是合成词词义的理解和释义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的语素观念和构词意识作为教学的重心,不仅使学生能掌握课内学习的词语,还能使学生对汉语内部结构的一致性有明确的认识,具有在课外交际的语境中学习新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断代词典中,《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最准确、最精当,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词义成分的把握以及义项的设立两方面。本文在语料库真实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借用了当代词汇语义学、句法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具体讨论了一些尚存不足的实例,以期有助于《现代汉语词典》及其他语文词典在释义上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谷文月 《海外英语》2014,(5):224-225
Color words are widely us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environment.Due to cultural reasons,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ame color wor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s extremely differen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some representative color words,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错误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群体的英语口语水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语音和语法层面的错误发生频率最高,而汉语的负迁移以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内干扰为错误的主要原因。发现这些错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高校教师英语培训课程及教材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的存在己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和无可争议的事实。对中国英语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己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可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等角度剖析。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中国英语发展趋势是它将成为“所有使用它的人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急需既精通专业且英语素质良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承担培养外语人才重任的大学英语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特点,缺少针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本文基于一项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满意度的调查,剖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原因,阐述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由通用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途径,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学生写作语料库的第二语言习得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偏误的类型及部分偏误产生的原因.偏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教师应进行大胆的尝试,积极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系统地建立学生的语料库,用数学统计的方法量化这一教学手段,从而促进我们的语言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英语应用的国际化和普遍化,英语在中国已扎根并普及开来。正如有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等一样,Chinglish(中式英语)也客观存在。中式英语现象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而语言与文化差异是产生该现象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通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来探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英汉称呼语中都存在模糊语现象,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亲属称呼语和社交称呼语中模糊语使用的现象,发现模糊语在汉语称呼语中使用较多,主要表示尊重之意;丽英语称呼语中模糊语使用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英汉文化的礼教思想、家庭结构、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产生英译汉的望文生义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其中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英语句子和词汇在不同上下文的不同函义,以及英语语法结构的复杂性,是造成学生对英语句子的错误理解,导致在英译汉中产生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要克服此类问题必须正确理解英语词汇和掌握好英语语法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seem的检索,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seem的运用情况,比较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seem的运用中的区别。并提出产生使用差别的可能的原因及建议,以望对系动词seem的教学和习得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