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本文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即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而及时地反馈、体验成功、确立学习掌握目标、对学习进行积极归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它对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与行为、对学习结果的认知与归因等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积极发展.如帮助中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强化成功体验;指导中学生对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表现良好;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显著好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女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显著好于男生,而男、女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初中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显著好于高中生;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导向学习之间相关显著。因此,要进一步帮助中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找到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促进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文章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五个方面以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行为目标;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和理性对待失败;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而及时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努力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工作的认识,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在学习方面会起到动机的激励作用。合作学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如何?由于合作学习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对于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策略的选择、使用。针对中学生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成绩落后的现象,笔者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议,供中学英语教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过去的失败经验和社会的偏见,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进而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教育工作者应从体验成功、提供榜样示范、引导合理归因、重建认知结构四方面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原农牧区中学生理科学习兴趣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青藏高原地区海拔介于2380 m—3850 m之间的4所高中,共1043名中学生为样本。结果发现:农牧区中学生的理科学习兴趣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普遍持有强烈的学业文化心理特征;理科学习兴趣与理科学业能力、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理科学习兴趣与社群义务、学习职责、交往驱动和自信感知等学业文化心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文化心理特征可显著正向地预测理科学业自我效能感,且在理科学习兴趣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理科学习兴趣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关注高原农牧区中学生的文化心理作用,培育积极的理科学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本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感对于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生态移民区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学习态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中学生学习态度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区3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857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移民区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初二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在语言效能感和数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语言效能感高于男生,男生的数学效能感高于女生.(2)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态度均呈正相关.(3)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并且学习态度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邵琪 《教学与管理》2012,(14):17-18
一、课堂发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功能"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学生课堂发言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在课堂上成功发言的主观判断。众所周知,学生课堂的发言表现是学生学习情况与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弄清影响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人格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漳州市和福安市三所中学六个年级475名学生,对中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结果表明: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两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对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环境,并结合相关数据和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对520名高中生进行测评,利用SPSS17.0对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学习投入及其各维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考试焦虑对学习投入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t=-4.899,p<0.001,t=2.056,p<0.5),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有正向的预测作用(t=2.352*,p<0.5)。结论: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考试焦虑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形式,对海口市第一中192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数学学习效能感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密切,成高度正相关;性别差异对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关系密切,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家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基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与学习有关的自我效能感,它是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预期因素。本文综述了以往学者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总结了其作用、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希望能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炤 《教学与管理》2005,(12):67-68
一、引言 Bandura(1986)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了社会学习理论,同时也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关于个人能力的判断,确切地说是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具体任务上规划和实施获得预期作文质量的必要行为的能力知觉。当写作者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写作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全力以赴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中学生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聊城市440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预测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