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汪学军老师2008年11月在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一节课.当时现场抽签,备课和做课件一共只有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后来,又在学校作过这节课,听过的老师都觉得这节课简单、朴实、数学味浓、学生思维活跃.为什么老师们对这节课都很认同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2.
【现场对话】●靳老师点评《盘古开天地》我们刚刚听了一节非常有特色的课,这是刘颖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阅读课《盘古开天地》。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课。我们参加这样一个研讨活动,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她的课是什么;第二,她为什么这样上;第三,我们学什么;第四,我们回去做什么、改什么。我刚才在下面听课,向年轻的老师学了很多东西。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不断发来手机短信,提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问得都很有深度,很有思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颖老师的课。在让学生读“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  相似文献   

3.
"年、月、日"是我的成名课. 1995年3月8日,江苏省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我的参赛课"年、月、日"赢得了满堂彩.这节课获得一等奖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江苏省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和骨干老师们记住了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海舍村小学有个"华应龙",乃至10多年后,当我遇上当年听过这节课的领导和老师,他们仍然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4.
《下雨了》一课(见本刊上一期)是黄山市一次市级教研活动观摩研讨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许老师反复试教多次,每次课后几位老师都一起进行研讨,然后修改、再上。下面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回顾这节课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雪芬 《科学课》2009,(2):40-41
《下雨了》一课(见本刊上一期)是黄山市一次市级教研活动观摩研讨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许老师反复试教多次,每次课后几位老师都一起进行研讨,然后修改、再上。下面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回顾这节课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细细品味了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节课,真实、自然,没有多余的"包装",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节课,徐斌老师追求的是"无痕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却是"有痕"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我们刚刚听了一节非常有特色的课,这是刘颖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阅读课《盘古开天地》。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课。  相似文献   

8.
深圳名师石景章先生曾给我们上了一节颇有启示的公开课。这节课的课题是《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讲爱国主义的经典课文。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是一篇很难讲的课文,因为这篇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偏长,并且如果紧扣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来讲的话,很容易陷入"语文课变成德育课"的困境。为此,我们特别恳请石景章老师为我们示范如何教学这一课。这节课上得可谓精彩纷呈,教学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大赛,在这次大赛中,参赛者需要经过课堂授课、说课两轮比赛.本节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认为这节课体现了课标新理念,能结合新课程和学生学情,很好地完成了这节探究课.这节课堂实录,是由梁放老师根据参赛录像整理出来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某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推出一节展示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大家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诵读充分,师生互动热烈,教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节课基本都在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意料"之中,少意外事件,欠缺陌生感,课堂的面貌单调而乏味。在展示这节课前,教者以及其团队早已经打磨得比较成  相似文献   

11.
在2013年的全围年会上,有5个省市的教师都选用了教科版《昼夜交替》一课进行展示交流。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这节课,可能是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构清晰,难度适中,有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唐俊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在湖南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暨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受到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听了唐俊老师《搭石》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的总体感觉是四个字:朴实、高效。  相似文献   

13.
绝妙的风车     
说来也真巧,那天下午我拿到《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5期,看了付昶服老师上的《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课堂实录后,心里暗暗道了声惭愧。因为我上午正好在一个班上完了这节课,课堂效果当然远远不如付老师。再仔细地研读这节课的实录,对付老师处理这节课的方法,我打心眼里佩服,我想这也许是曾上过这节课的老师所共有的感受。因为要把这节课讲清楚,让学生弄明白,  相似文献   

14.
前几日,听了一节语文研讨课《斑羚飞渡》。研讨时,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比较完美的课。确实,这节课上的非常“实”,思路非常清晰,也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到主题的挖掘,“性格”的分析,一直到最后的拓展,都是学生自己在读、思考、讨论、总结,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6.
“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姜仲平老师的这节说课,是一节成功的课,他不仅层次清楚的说明了这节课怎样教?而且简炼精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这节课为什么这样教,下面我以姜老师这节说课为例,对“怎样使说课更深刻、更生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四年级劳动课下册<制作竹蜻蜓>这一课,娱乐性和思考性都很强,但老师要上好这节课,难度都相当大.  相似文献   

18.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相似文献   

19.
蒋军晶老师在博客中写道:“在南京上文言文《已死的母熊》,说实话,都没有进行试教,但这堂课终于让自己知道了什么叫‘高峰体验’,课上完以后,老师们给予我热烈的掌声,我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以后不太会上这一课了,我想保留这份感觉。”很荣幸,当时笔者也在现场听了这节课,也对这节课抱以了热烈的掌声,至今记忆深刻。为什么这节课掌声不断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堂,回味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20.
一堂音乐课     
今天下午第一节是音乐课,我们都准备好了音乐书,就等老师进来了。 我坐在位子上,心里既激动又兴奋,猜想着老师这节课要教什么新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