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将现场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形式告诉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如临其境之感,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2.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征外,作者更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有如临其境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对一般新闻作品都是必要的,但对现场短新闻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篇幅比重较大的场景描写,便不能戴上“现场短新闻”的桂冠。这种场景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景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最理想的是要能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3.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征外,作者更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有如临其境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对一般新闻作品都是必要的,而对现场短新闻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较大比重的场景描写,便不能称其为“现场短新闻”。这种场景描写要能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要想写出这种“佳境”,一是要画面丰富。就是说,不仅要展示出远景、中景、近景,还要凸现必要的细节。例如《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城街景》一文中就分别展示出了天空、地面、广场、居民区、商业区、原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原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将军办公室旁的阳台等镜头。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现场短新闻应运而生,并促使它随着受众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文字记者不得不拿起现场短新闻的武器,迎接广播电视的挑战。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现场短新闻以其形象真实的现场场景,使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但是,在诸多的现场短新闻中,也存在着非现场因素。这些非现场因素,必然对现场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可能导致新闻失实。因此,排除现场短新闻中的非现场因素,是写好现场短新闻,保证现场短新闻真实可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那么,现场短新闻中的非现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何排除这些非现场因素保证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6.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它迎合了读者求短、求新、求快、求活的心理需求,成为快速、及时传递信息的生力军,并时刻以实景、实声、实情再现生动、有意义的生活画面,使受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技巧精到的现场短新闻,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7.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新品种。因而对它的定义,似乎还投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界定。 据中国记协的阮观荣先生的说法,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这虽然还不能称为现场短新闻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说基本上包括了“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内容特点。这就是:一要新闻价值高;二要现场感强,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三要篇幅短小。如果具备这三个特点,应该说就是一篇不错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了。  相似文献   

8.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事实纪实性的再现。但是这种“再现”,也绝非对现实生活作纯客观的、冷漠机械的复现,而是要在选择和剪裁的基础上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深邃的底蕴作纪实性的再现。这中间就少不了寄寓着作者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判断和爱憎。所以有的同志说,现场短新闻对历史的记录、对生活的表现,究其实质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相应的现实生活的互相撞击的记录。可以说,作者没有健康而饱满的情怀,不去记录现场人物的真情实感,没有美的思想火花,就不可能使受众在理智上有所领悟,在情趣上有所唤起,也就不可能有上乘的现场短新闻。托尔斯泰说过:“诗是感情的跳跃”。其实,饱满的激情又何尝不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感人心者莫过  相似文献   

9.
张长生 《青年记者》2012,(11):43-4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新闻作品,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特写.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近发生事件现场,用最精练的文字,巧妙的手法制作的第一事实(或场面、片断)的立体报道。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有较强的现场感。而把握不住关键性的细节,就无法把新闻写活,使现场短新闻具有现场感。细节包括故事的关键性情节,特定人物的特定性格、语言和表情,特定环境的特定情景、音响和气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细节描写不当,就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只有充分把握了具有特点的细节材料,才有可能把现场短新闻写活、写好。细节,原指文学作品中具体形象地描写环境、刻画…  相似文献   

11.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要高、现场感要强、篇幅要短小,提出了一个“现场+短+新闻”的界说。这个界说有可取之处,它简明易懂,而且三个必备要素提得很明确。但作为界说,在内涵上不够完备,不能准确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试想,有现场感的短新闻能等同于现场短新闻吗?现场短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有些新闻有新闻价值,篇幅短,也有现场感,但其事实的主体并非作者所目击或并非此时此地的现场发生的,是不能冠此称谓的。因而现场短新闻这个概念的内涵,绝非“现场、短、新闻”三者的机械揉合。像汉语的  相似文献   

12.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信息如潮。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之所以有庞大的受众群,除了它们传播新闻的速度超过报纸等以文字为主的纸质媒体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体音画并茂,给受众一个最强有力的视听冲击。文字新闻要吸引到更多的受众,除了跟其他媒体抢时间以外,不妨学学广播电视媒体,改进新闻的常规写法,用文字努力营造出新闻现场氛围,给读者一种视听冲击,让其感受到音画媒体的直观效果。怎样才能让文字新闻产生视听冲击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作者应扮演好下面四种角色。——当个导游,把读者带进新闻现场。游客参观风景区时,如果有个导游带着,既能节省参观…  相似文献   

14.
现场短新闻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较强的现场感。他能够把读者带入新闻事件中,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生动真切的感受.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活力和吸引力,让读者觉得可信、可亲、可读。因此,要写好现场短新闻,除了抓取新闻价值较高的事件和注意稿件篇幅之外,关键是要写好现场。  相似文献   

15.
现场新闻是作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耳闻目睹掌握第一手材料后,制作出的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强烈的现场感,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现场新闻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可读性、直观性,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报纸上多刊登一些现场新闻,可以使报纸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报纸的宣传效果,也可以充分发挥报纸的优势,提高与电视、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来,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在采写现场新闻上下了一些功夫,现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就如何采写好现场新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现场短新闻除了应具备上述“现场”二字的五个条件外,还要具备“短”的特征。短新闻也有自身的规范和定义,它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凝炼、短小的报道”。它就像现代武器库中的轻武器,短小、轻便,迅速、及时,读来方便,是新闻报道中最受受众欢迎的一种文字。然而,这种受受众欢迎的短新闻,在我们新闻工作者中倒常遭冷遇,往往看不到短新闻的应有作用,说它是“江米条”、“豆腐干”,没有生命力。其实,短新闻自有短新闻的威力,一般比长新闻更具有可塑性。它不仅因  相似文献   

17.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18.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指出:“新闻宣传首先要真,第二要新,同时要活,要短……这次现场短新闻评选就是一种好形式。”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的看法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现场短新闻的“现场”含义?《现场短新闻及其魅力》(载《新疆新闻界》1990年第6期)一文这样说:“‘现场’有三层含义:一、要求作者必须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亲历新闻发生的过程,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见证人,采用现场第一手材料写新闻;二、要求通过对现场人和事的生动可感的描绘,让新闻事件‘再现’于受众面前;三、要求它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必须随着新闻事实的发生及时采写和传播”。文章对“现场”揭示的三条,只是采写现场短新闻的要求或者说是特点,并没有揭示出“现场”的含义。这样解释“现场”,就把“现场”与现场短新闻混为一谈了。从当前发表的探讨现场短新闻的文章来看,对“现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避而不谈“现场”的含义,而偏于论述“现场描写”、“现场的作用”、“现场的地位”、“现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