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秀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有许多特征,主要体现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目的、兴趣、态度、学习毅力等;智力因素包括自学能力、听课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着学生个体的智力状况.对高中生物理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培养积极心理因素、保护学习兴趣、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等;也要注重智力因素的作用,从知识的意义建构、建立知识结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学生求异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其物理思维迁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所谓非智力因素 ,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 ,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方面 ;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个体知识认知发展的全部心理内容。其中 ,智力因素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吸收、加工、处理 ,如获取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等 ;非智力因素可以在个体身上形成 ,表现为思想和学习态度 ,它不直接介入学习 ,而是调…  相似文献   

4.
讨论非智力因素是如何影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现代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仅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兴趣、情感、动机等也对其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没有非智力因素,只有智力因素.学习就是一潭死水.无以成其大。  相似文献   

5.
按照传统的一般认识,成人的学习能力是指成人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笔者认为,对于进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学习的能力还应当包含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消化理解后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并能进行不断创新的能力和传播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的构成以成人的脑生理和体质为生理基础,以成人智力因素和经验成分为心理基础。它的变化,又与成人个体的年龄、社会职业、文化水平、教育程度、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乃至性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彩梅 《双语学习》2007,(12M):119-119
自主学习过程,蕴含着个体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自觉性等非智力成分,同时体现为个体思维的若干智力行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应只是智力行为的训练,更不只是智力因素的教化,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这两方面协作的默契。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智力因素属于认识范畴,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智力因素中,记忆是一种心理能力。指记住经历过的事物并在以后能够再认、再现和回忆。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发展能力.而知识能够在头脑中贮存起来,这就要靠记忆。有了记忆,人才能进行学习,才能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发明创造。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学英语教学要运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在人的诸多智力因素中,观察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但最后进行表达、创造的智力活动,最为关键的中介、枢纽却是记忆。  相似文献   

10.
记忆力是学生诸多智力因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论述了对 4种记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记忆力是学生诸多智力因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对4种记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对于学习的内容除了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外,起主导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即学生学习的动机、自信心、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除天才和白痴、聪明和愚蠢仅占20%外,绝大部分人的智力相差无几。而差别悬殊的是人们的心理因素,由于人们后天生存环境、教育环境的迥然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使俩个生长于同一环境中的人也会由于个体的不同,他们的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而不同。因此,历史教学在重视“双基”教学、能力培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在“发挥主阵地”上…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九分学力一分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语教学更是如此,必须调动学生全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角度讲,影响青年成才的因素, 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 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对成才的重 要性已为大家熟知,但非智力因素在成才中 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人忽视。具有良好非智 力因素的个体,他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得到较 充分的开发,并且智力上的某些缺陷也可以 通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加以补偿。因此,一 些立志成才的青少年和培养人才的教师和家 长,都应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放在同等 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莫吉均 《教育》2007,(8S):57-57
学习是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智力以外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统称为非智力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成分。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不能抛开它对培养良好的智力因素所起的巨大作用;其次,学习动机、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还有超越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角度讲,影响青年成才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对成才的重要性已为大家熟知,但非智力因素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人忽视。具有良好非智力因素的个体,他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并且智力上的某些缺陷也可以通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加以补偿。因此,一些立志成才的青少年和培养人才的教师和家长,都应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马家兰 《学语文》2011,(4):16-17
记忆是人的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记忆能力的强弱无疑是衡量个体智商高低的一个标准,在形容人聪明、有智慧时,总能听到这样的词语:“博闻强志”、“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在母语教学中,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强调背诵,背诵一定量的古今诗文。尤其在初中、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更是强调背诵名家名篇。  相似文献   

18.
语言能力是一种基于一定的遗传基础并以生理活动为机制的人体机能。个体通过将外部刺激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与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加以整合,从而改变语言知识结构,形成语言能力。基于此,个体语言能力的培养应是在人际协作交流基础上借助语言学习目标、内容资源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而实现的学习主体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育目标的建构应从人类个体本性出发,其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合个体发展的实际水平,并注意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在素质。从家庭、社会、幼儿园三方面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认识,提高教育的自觉性,拓宽幼儿交往渠道,丰富交往活动内容,强化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幼儿交往的主动性等方面来探索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智力是个体对新情境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它是人在认知方面的整体潜能,它表现为知识、技能迁移的广度和速度。智力因素由元智力、显智力、用智力、隐智力构成.元智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