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只好蜗牛     
‘蜗牛是坏蛋!’‘蜗牛是害虫!’‘踩死它!’一群孩子在沙沙身边叫着。‘不我这一只是好蜗牛,是已经改正了错误的蜗牛他很聪明,你们看!’沙沙伸出手,只见在一颗白白圆圆的贝壳里钻出一只黑黑的蜗牛,蜗牛伸着头正在沙沙的手掌上爬呢。‘蜗牛也有好的吗?’让我看看。‘好蜗牛是怎么样的?’……好多孩子都围了上来。沙沙说:‘你们看,好蜗牛是不怕难为情的,不是吗?你们这么多人看着,可蜗牛还是敢把头伸出来。’看的孩子个个踮着脚尖,把头抬得高高,‘真的,我看见,蜗牛的头伸得很长很长。’‘我也看见了。’‘嗯,真好玩。’  相似文献   

2.
看完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明袁宏道两句古诗涌上心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对所有作文题作一粗略统计,6个话题作文,2个材料作文,9个命题作文,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Ⅱ)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的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15个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这不能不叫人忧从中来。虽然玄之又玄的话题作文,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透露出它的气数将尽。但是“戈多来了”(福建卷)、“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浙江卷)、“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湖北卷)之类的话题,仍然是让人脚不落地的玄题;“乌鸦抓羊”(全国…  相似文献   

3.
“一花一世界”,佛语不余欺也。眼前这个话题(200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便传神地折射出当今教育“丑媳妇”在应试“公婆”的摧残下所处的尴尬境地。《列子》是一部哲学论著,除了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小乌龟准备去旅行。可是一个人旅行多寂寞呀,他想找个伙伴和他一起去。小乌龟看见菜地绿叶上趴着一只蜗牛。嘿,小家伙也背着结实的小房子,多可爱呀。小乌龟上前打招呼:“哈罗,小不点儿,你叫什么名字?”蜗牛说:“我叫蜗牛,水牛的牛。”小乌龟感到奇怪:“你能长到牛那么大吗?”蜗牛摇摇头说:“我不再长大啦。”小乌龟笑道:“你这么小,还叫什么‘牛’,吹牛吧。”蜗牛伸出两只触角说:“我头上有两只触角,又背着壳,人们就叫我蜗牛啦。”蜗牛问小乌龟:“小兄弟,你东张西望的,丢东西了吗?我帮你找找。”乌龟说:“我想找个伙…  相似文献   

5.
师生合作学习--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情境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江老师说:“昨天,大家对《江畔独步寻花》一课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学前两句,看看这两句写什么。你们先默读几遍,边读边体会,想好了就可以举手发言。”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举了起来。生1:“头两句,写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满’字是写花多,‘千朵万朵’也是写花多,多得把花枝都坠低了。”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说的,诗中写的是‘压枝低’,写花多得把花枝都压低了,是花在上面。他说‘坠低了’,虽然也是说花多,但那是花在下面……”老师:“我也同意xx同学的…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下棋     
编者推荐:只就"‘得’与‘失’的关系"诠释标题,立意鲜明而集中;在诠释二者的关系时,能辩证出之。此文还需要升格:卒章只就"‘得’与‘失’"处理得当与否,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7.
这样"钻"     
[案例]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写得好,因为它把小草写活了。”听了该生的发言,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说一个‘钻’字就把小草写活了?钻’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生1:长。生2:冒。生3:顶。……我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冒’‘顶’等其他的字?”(学生沉思片刻)生1:用上“钻”字,就是把小草当作人来写,把小草写活了。生2:可我觉得用上“冒“”顶”,也是…  相似文献   

8.
《鸿门宴》里有“生彘肩”句,对于句中“生”字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余行达释“生”为“全”字之误;梁溪苓则认为是半生不熟;蔡伯仁解“生”与“胜”同,可解为“又肥又香”;《实用古汉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860页:“生的,与‘熟’相对。《史记·项羽本纪》:‘则与一生彘肩。’”(左右就给了他一只生的猪腿)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文将“生彘肩”释为“故意用生彘肩试樊哙”,  相似文献   

9.
此文出彩句是现在第一自然段中的“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文章不是罗列“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材料,而是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思想:用夫差的材料,蕴含“国家至上,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用司马迁的材料,蕴含“有事业心,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作者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问题。此文还可锦上添花,将现在倒数第五自然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放到文章的最前面——先交代“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效果,再写实现“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根本思想——层层深入,升华文意。  相似文献   

10.
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一首,所见各家笺注本,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或只注字义,或不注释,皆未笺其出处。权威著作冯浩的《王谿生诗集笺注》仅曰:“首言相晤为难,光阴易过。”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商隐诗选》也只说:“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句翻进一层,说会面本已困难,故分别更使人难以为怀。上‘难’指困难,下‘难’指难堪,含义有所不同。”李义山《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从内容和形式看,应是脱胎于曹丕《燕歌行》中的“别日何易见日难”(后李煜《浪淘沙》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受两句启发)“相  相似文献   

11.
“该起床啦,快起来呀!嘟——”床头那只该死的“鸭子”又把我的瞌睡虫给吓跑了。一天只能和“周公”约会5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被那些个“白纸黑字”的“厚脸皮”抢走了。唉!谁让我是初三生呢?到教室了。看,这就是我们的“战场”。“哟!‘鱼煮盐’,你那双‘肿鱼眼’可真有观赏价值呀!”刚进教室,朱磊就和我开玩笑。“你那双‘蒙猪眼’也挺酷的嘛!”我回敬了一句。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搞“手工印刷”,我突然想起昨晚的数学作业还没搞定。于是,我赶忙向梁静借数学作业来“复印”,谁知她只丢来一句:“正在进行!”又埋头“苦战”了。正在我绝望之…  相似文献   

12.
为文脱水     
唐代大文学家王勃写了两句最为得意的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说,后来他在水里淹死了,还念念不忘这两句。天天在水上闹鬼,反复念着这两句。以后有一个人从这里经过,听见了就说:“你这两句话还不算太好。要是把‘与’字和‘共’字删去,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挺拔更好吗?”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上刊有李先茂先生的《新议“双宾语”》一文(以下简称《新议》),认为下面两句不是双宾语句:①父亲留给王小红一支好笔。②我给他一顶草帽。李先生认为“王小红”与“笔”、“他”与“草帽”都有领属关系,“其中的‘王小红’……”显然与‘一支好笔’构成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即‘王小  相似文献   

14.
“而”释     
《赤壁之战》“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一句中的“而”字,课本未作注释,也许作一般用法的词。因此一般译文都省去未译,有的为照顾语气完整,变通(或省去“而”另增补的)译成“怎么……呢?”我以为这个“而”字可训成副词“岂”,译成“难道……吗?”清·吴昌瑩《经词衍释》“而”字条下有云:“《博雅》曰:‘而,岂也。’此文《释词》不载.《孟子》:‘不贡而能之乎?’言岂能也。《论语》:‘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二十年:‘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言岂由人也。《襄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而,  相似文献   

15.
《诗人玉屑》中收有一则诗话:“玉祈大夫谓东坡云:‘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因谓曰:“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东坡批曰:‘好则极好,只是十条竹竿,一个叶儿也。’”东坡所批虽  相似文献   

16.
王燕儒同志在93年11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识别多重复句分句的几个误区》的文章,在谈到“把状语作为一个分句”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句:为了我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成绩,我希望我们不但议论我们的伟大成就,并且也议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王文认为:“此句有四处停顿,只有两个分句,两个‘为了’是这个复  相似文献   

17.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18.
第五册《公输》一文,共用了三个“请”字:“请献十金”、“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课文对“请”的注释是这样的:“请(让我)奉送(给你)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这三句中的“请”都释为敬辞,值得商榷。我以为本文中三个“请”,除“请说之”一句中的“请”可作敬辞用外,其余两个“请”都不能当敬辞用。特别是“吾请无攻宋矣”一句。我的浅见:“请献十金”和“吾请无攻宋矣”二句中的“请”,释为能愿动词“愿意”,比较妥贴。见《辞海》中“请”的第三义项:“犹言愿。”并列举了“《公输》‘请献十金’”一例。又见《中学语文教师手册》第383页“请”的第三义项:“愿意”,“《公输》:‘请献十金’。(我愿意送给你十金。)又:‘善战,吾请无攻宋矣’。(好啊! 我愿意不再攻打宋国了。)”  相似文献   

1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唐代大文学家王勃写的两句最为得意的话。据说,后来他在水里淹死了,还念念不忘这两句,天天在水上闹鬼,反复念着这两句。一天,有一个人从这里经过,听见了就说:“你这两句话还不算太好,要是把‘与’字和‘共’字删去,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挺拔、更好吗?”从此就不闹鬼了,据说,鬼被说服了。这是一代文学巨匠、  相似文献   

20.
《<论语>六则》“思考和练习”在谈到“而”字的顺接和转接用法时,曾这样写道:“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我以为似可商榷。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两个“而”字虽都表示转接,但在句中的作用却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表示假设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用法。“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分別表示两种假设条件,“罔”、“殆”则是在这两种假设条件下出现的情况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