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作文,不少同学都感到头痛,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便常常是“唉”声一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撷取写作材料。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自己的经历有什么好写的,一天到晚总在“家”-“学  相似文献   

2.
笔者看到在作文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的题目一出就赶紧翻出“优秀作文宝典”、“考场作文大全”来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同学竭力要求自己做到“文笔优美”,以致把作文主题抛至脑后……,这样就使作文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极重的心理负担,越怕越不会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其实,作文并不是那么令人艮惧,高不可攀,只要你端正态度,用心去写,肯定是能写好的,我在教学之余总结了有关写作的小窍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由于作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作文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家长们难饮的苦酒和老师们头痛的课程。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咬着笔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寥寥几句,不知怎样继续。再翻开同学们已写好的作文,有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文笔干瘪;有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小学语文修订大纲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新意。”其实,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接受教育,更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一、没有自我就没有作文一次拔河比赛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出乎意料:我班比赛输了,可有许多学生竟写成我们赢了。原来,有的同学认为写自己班输了,就不能写出集体荣誉感;有的怕被老师和同学批评,“自家怎能揭自家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二、没有体验就没有作文有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现象:写《我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热衷于“蚂蚁搬家”之类的事。同样的发现,写进了一届又届学生的作文中。可见,属于…  相似文献   

5.
不少同学头疼作文,老是喊:“没有内容写啊!”提笔抓耳搔腮,就像石子榨油那么难。小学生作文真的没什么可写吗?我手边有一篇三年级同学写的《开刀,我不怕》(见本期第41页)。这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内容充实,文句流畅。这么一说,有的同学可能就明白了: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已熟悉的事,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啊!  相似文献   

6.
提到习作,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烦躁,甚至有的学生会“提笔色变”,得了作文恐惧症。不少教师也为学生“写不出文章”而感到烦恼。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原因,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习作、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源于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考卷120分中,作文高达50分,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初中生对写作文大都有“头痛感”,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常常是“唉”声一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大多缺乏个性,空洞无物。那么,怎样写出个性鲜明、创意独特、文质兼美、  相似文献   

9.
吴佳骏 《初中生》2010,(6):16-19
同学们平常在学校,最怕的,恐怕就是老师布置写作文了。不少同学患上了“作文恐惧症”,只要一听写作文,头就大了,挠耳搔腮,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其实,作文并非同学们想象的那么难写,若能掌握一些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11.
成长日记     
女儿回家后,书包一丢,问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有成长日记,我有没有?”老婆正在切菜,想了想说:“有的,你要这东西干什么?”女儿说:“老师布置的任务,让我们在家里读读自己的成长日志,体会父母的辛劳,明天要写作文。”老婆笑笑:“这个任务布置得好,等我炒完菜,就找出来给你读。”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一、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  相似文献   

13.
熊勤华 《成才之路》2012,(32):31-31
作为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学生写作文时,写自己身上发生经历过的、自己听闻到的题材,则下笔流畅,文字空灵。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的作文流于形式,寻章摘句无病呻吟。有的学生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急功近利,有意识地背诵一些所谓的示范作文、满分作文来应付考试。一旦缺失了"真我",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学生也陷入了迷惘之中。随意地翻开学生的作文,这样的现象会少吗?如写亲情的文章,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奶奶三年前永远地离开了我,只要时光倒退三年,我可以付出一切。  相似文献   

14.
案例周四下午放学前,该班孩子布置数学家庭作业,走进教室一看,该班教语文的景老师和教英语的李老师已经分别在黑板上布置了家庭作业,“语作:围绕圣诞节话题写一篇小作文……”“英作:默写单词,背诵……”,再看有的同学还见缝插针,挤时间做起了英语作业。我让大家停笔,听我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可同学们爱理不理,一半做自己的事,只有一半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学说:“我就怕作文,因为没东西写。” 这个同学说“没东西写”,说穿了就是没注意观察生活。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百花园之中,只要注意观察,就会有写不完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高三同学在作文备考训练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文章倒是写了不少,可写来写去,总是原地踏步,作文水平停留在某一档次,无法提档升格。突破自己,提高作文档次的目标,对于他们来说宛如“欲渡黄河冰塞川”,不知该从哪里寻得一片云帆,顺利渡向彼岸。尤其是占比例相当大的中等同学,常常依赖老师的点拨。但高三老师工作量已经超负荷,而同学们的文章又千差万别,一个语文老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和密集的作文训练,是无法一一兼顾的,那么出路何在?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高三的同学,完全可以在老师的适度指导下,为自己的作文提档升格!须知文无第一,但有更好。…  相似文献   

17.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我本身是个中学生,对这样的情况习见习闻,而且有一些体会。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情况。认为:内容来源于积累,水平取决于聆教。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考作文,是给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已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正如有的答卷所指出的:“上述两种情况,正是当前老师和  相似文献   

19.
常听到不少老师反映农村的孩子作文难教,常见到许多学生拿着作文题目愁眉不展,即使到了高年级,每到作文时,学生也总感到无物可写,无事可记。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在于农村学生生活面太狭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历过的“物、事、景”,确实很难写出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出路在何处呢?一、情境教学,让学生进入角色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这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作文,不少同学都感到头疼。特别是理科班的一些同学,更是因为写不好作文而烦恼。这除却其他原因外,主要就是缺乏兴趣。兴趣是学习和工作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李四光研究入迷竟不认识自己的女儿,牛顿煮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