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互联贯的文学作品。我国现代文学中有不少三部曲。举例如下。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阳翰笙的“地泉”三郎曲:《深入》、《转移》和《复兴》。洪琛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  相似文献   

2.
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茅盾的农村题材小说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洪深的戏剧题材小说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4、郭沫若的《女神》题材小说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相似文献   

3.
冰峰 《考试》2005,(1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山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阳翰生“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和《复兴》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叶君健“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和《曙光》欧阳山“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和《柳暗花明》沙汀“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2005,(5):44-44
“三部曲”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现辑录部分“三部曲”作品如下。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5、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6、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7、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枫林》。8、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9、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10、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11、李季的《杨高传》三部曲:《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女儿出征记》。  相似文献   

5.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飘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桥》。阳翰笙:《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自云:“自从《女神》以后,我已经不再是‘诗人’了.自然,我还出过好几个诗集”.尽管郭沫若后来的诗歌技巧较高,但他仍认为《女神》是“最够味的”,因为那是感情高潮时候的产品.《女神》之前,中国诗坛上已有胡适、周作人、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等人的诗作,但《女神》却后来居上.《女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评论界、诗歌界交口赞誉.周扬曾赞扬道:“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称得起伟大的诗人.他是伟大的‘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女神》“是号角,是  相似文献   

8.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有口皆碑,已成定论。将茅盾与鲁迅、郭沫若齐名,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探究茅盾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时,往往将他一九二七——一九二九年视为“倒退”,所据的理由是,茅盾当时强调“革命文艺”的“第一要务”,是“在这小资产阶级群众中植立了脚跟”。而且其时创作的《蚀》三部曲、短篇集《野蔷薇》等,也专以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尤其是此类青年中的女性为描写的对象。对此,我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9.
在部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一课中,课本列举了一系列的近代文学、艺术作品及其地位成就。其中包括文学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美术作品:齐白石与徐悲鸿的画作;音乐作品: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茅盾在《文坛彗星——悼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指出:“收集在《女神》中的他早期的诗,大部分写于一九二○年以后,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豪放的反映,可说是举世无双.他以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出现,震惊海内,竞相传阅,认为他是当时诗坛的霹雳手.”茅盾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1.
一、谁是《女神》的最早评论者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对于这部“开一代诗风”的诗集,几十年来,不少诗人、评论家、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写了数量众多的评论文章。但谁是最早向读者推荐这本诗集的“伯乐”呢?这倒是一个值得查考的问题了。有人曾把闻一多当作最早评论《女神》的人,我认为这失于审察。从查考资料来看,最早称道《女神》中单篇作品的是宗白华。五四运动期间,宗白华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郭沫若经常给《学灯》写诗,宗白华激赏郭沫若抒情的天才,大量发表他的作品,促成他诗歌创作的狂潮。一九二○年一月,宗白华接连写信给郭沫若,称赞他的《凤凰涅槃》中的《凤歌》“真雄丽”,“以哲理做骨干,所以意味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伟大的诗人,他的《女神》具有划时代意义也是早就为人们所肯定的。一九二四年闻一多就曾说过:“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有人说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孝子。”(《女神之时代精神》)闻一多先生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肯定了《女神》的重大成就,尤其高度称赞了《女神》的时代精神。但是闻一多先生还未能对作品中最先进的思想内容,即社会主义因素作出应有的评价。郭沫若在《女神》的序诗中说:“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了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这里所说的“我是无产阶级者”,“我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  相似文献   

14.
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和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呈现出的是“经验了人生而写作”。中篇《虹》则是由“经验了人生而写”向“分析了人生而写”的转变。《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创作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学发展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章袭用《女神》众多思想特色中的两点:“自我”形象和“科学”精神。但与以往论述截然不同的是,章认为,郭沫若《女神》诗作中的“自我”为“群体的自我”,“科学”为“感性的科学”。这两组看似悖论而实际上存在的问题正构成了郭沫若《女神》诗作的两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6.
章袭用《女神》众多思想特色中的两点:“自我”形象和“科学”精神。但与以往论述截然不同的是,章认为,郭沫若《女神》诗作中的“自我”为“群体的自我”,“科学”为“感性的科学”。这两组看似悖论而实际上存在的问题正构成了郭沫若《女神》诗作的两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女神》以其狂飙突进式的“五四”时代精神而斐声文坛,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本文从美学角度解读郭沫若的《女神》,分析了《女神》崇高美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女神》以其狂飙突进式的“五四”时代精神而斐声文坛,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本文从美学角度解读郭沫若的《女神》,分析了《女神》崇高美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左联”时期革命文艺在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三个连续的短篇,创作于1932年来——1933年初。这一时期,茅盾总结了由《蚀》——《虹》、《路》、《三人行》以及左联初期他创作的历史题材小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从问世起,就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意义上被解读着,它所由诞生之地的日本的文化背景却一直被忽略了。然而,《女神》的文本,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再创世神话的叙述框架内。“女神”与“太阳”的意象,有力地表达了《女神》毁坏与创造的基本主题。这样的叙事方式和这两组意象的获得,更多的是诗人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存留的创世神话系统及其传统文化语境中感悟到的。郭沫若《女神》时期的创作与日本文化有着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