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而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获得又取决于思维的发展和成熟.数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起着关键而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59):68-69
数学思维就是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够使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考虑问题,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抓住教材的特点,创设条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关键基础,能够为学生后期的数学生活奠定基础,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动探究数学问题,养成数学思维,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思维活动,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数学教学,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同步发展。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昵?下面以《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正解题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每节数学课都少不了练习,好的习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多思多疑,启迪学生的智慧,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小学是学生开始全面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时期。但学生在此阶段理解能力差,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理论知识,而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性的学科。传统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小学生学习的需求了,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改革,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数学是教学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核心素质是教育的基石,能够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牢牢地绑在一起。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自学能力、思维分析等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系统知识,为以后的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小学生学习现状,深入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虞晓萍 《考试周刊》2012,(32):72-72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注重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而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况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 ,提高其思维能力呢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式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一、通过“激趣” ,鼓励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作出判断的习惯。数学学习要求学生独立作出判断。这种独立性取决于对判断的思维对象的知识 ,取决于独立判断的习惯和技能 ,正是这种判断的独立性 ,决定了一个人判断能力的高低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正需要发展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智力的契机来培养 ,训练学生作出判断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 ,形成习惯和技能。首先…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必要能力,它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近些年,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程中,越来越注重数学思维启发与培养,让小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小学生的数学逻辑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海兵 《甘肃教育》2020,(3):169-169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除了重视知识技能外,更加追求学科思维的发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知识之间有很强的连贯性,在学习中思维不断形成。其中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智力因素之一,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犹如一张白纸,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数学逻辑思维,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新课标中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并明确提出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培养策略。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广泛,知识抽象且逻辑性强,教师应重视数学结构化教学,搭建知识模块,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结构化意义,提出培养小学生思维结构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即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类比、对比的思维方法;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具体化的思维方法与系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变异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重点,将"核心素质"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健全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观,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数学教学活动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12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培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但是由于部分学校仍在坚持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小学学生本身的生理特点等原因造成了目前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丧失,数学思维素质低下。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提出了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心态的转变;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内在动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重视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还是要靠老师的灵活教学,只有让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为切入点,分别从紧贴实际,充分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把握重点,突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思路,积极培养小学生自我钻研习惯;搞好反思,促进小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数学素质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应该是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学生所创造的结果是别人已有,而对本人是前所未有的新发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2):67-68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生活和学习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针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展开研究探索,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严谨的逻辑性及广泛的应用性是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若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无论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都是大有助益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的一定心理发展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对数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从学科素质培养对数学改革的意义和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一、学科素质培养对数学改革的意义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中,广大数学教师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小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