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既是“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的一部分,也是我校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抓的一个典型试点专业,在这个专业的教改探索中,我们按照拓宽口径、注重基础、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认真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并于1997年开始按照新的教学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新的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大加强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加强不仅在于实践性教学学时比例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明确对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次专业目录的修订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专业总数由1993年专业目录的504种减至249种。原目录中的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合并为电气信息类。原电工类有5个专业,电子与信息类有14个专业,共计19个专业,现合并为7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同时公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又将上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部分)二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相似文献   

3.
《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课题,从1996年启动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完成了6个方面的研究报告,同时课题组七所学校的典型专业绝大多数均已于1997年进入了改革试点阶段。6个报告包括1个总报告和5个分报告,分别是:①《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总研究报告;②美、日、德、俄、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较;③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培养研究;④重点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⑤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⑥7个典型专业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教学计划及对本科教学计划制定工作中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工科地矿类专业有采矿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引导性目录)、矿产资源工程专业(引导性目录)。“地矿类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课题组经过研究,认为在修订新一轮教学计划时,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1.要把修订教学计划同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2.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面向21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  相似文献   

5.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基石。文章对一般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CE”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阐明了“3C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后,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3CE”构建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材料类专业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和发展,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和工程人才,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时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知识结构以及对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诸方面均难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在完成教育部“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教改课题过程中,我们对21世纪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了反复研究…  相似文献   

7.
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双万计划”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特色,构建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符的人才培养体系,多角度、多举措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对同类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通过CDIO三级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地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模式为了培养有能力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美一、美国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模式为了培养有能力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美国在确定培养人才目标时重视“使受教育者具备作为国家公民和世界一员所应有的素质”。为此,美国重点理工大学(指知名的一流理工大学,下同)对人才培养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方法有许多新的要求与改革措施。(一)德育素质要求德育素质的基本结构应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道德认识是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观念的形…  相似文献   

10.
翻开高校专业目录,你会惊奇地发现好多带“电子”的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学……面对这些带有“电子”字眼的专业,恐怕没人会怀疑其前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出发,根据电子信息产业涉及的具体领域和国家教育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的界定,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就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的核心和灵魂,要完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体系,必须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突出“两个重视”,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为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为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批立项课题,是工科类41项课题中的第1项。近三年来,由于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素质、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背景等作了比较宽泛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改革实践方面,虽试点时间较短,但在新教学计划的制定中,除拓宽专业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外,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知识整合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例如,打破传统“三层楼”格局,提出“并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失衡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入一种旨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衡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能力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产学研联盟组织保障机制、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理论、双证书人才就业衔接机制三个方面阐述该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最后依据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的成功实践,提出一些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系国家示范院校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对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计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以项目为导向的专业实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对信息技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自身的改革实践,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重要意义,提出并阐述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改革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对电子类职教师资需求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水平和电子类职教师资的实际需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CE”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程能力+师范技能”的电子类应用型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了与该模式相对应的“431”(“四层次、三阶梯、一目标”)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电子类中等职教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韦爱勇 《高教研究》2004,20(3):25-28
一、安全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安全工程教育始于50年代,1984年7月,“安全工程”专业被国家教委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安全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大类再次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  相似文献   

19.
信号检测技术专业方向模块是合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模块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合肥学院"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针对信号检测技术模块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理论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较少考虑实验实践与整体优化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了改革与实践,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实践精神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ICT技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高职-本科衔接“3+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ICT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师生共创、校企合作、专业竞赛、学科融合、评价激励等角度探讨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探索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新工科ICT人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