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来,记者集体退场以示抗议的事件不断发生,先是陶虹在长春记者见面会上,因“违诺”单独接受了某家媒体的采访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抗议;后是周迅在南京因采访“三不准”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我以为,记者的行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首先是维护了记者采访报道的独立性。媒体记者具有独立采访权,如何采访、采访什么、何时采访都要由新闻报道的需要来决定。但由于娱乐圈内明星的特殊身份,我们的媒体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某些不合理的限制,如什么能采访、什么不能报道、怎么采访、报道多少等等,否则,不是“封杀”采访,就是以报道“失实”为由对簿公…  相似文献   

2.
刘宁 《青年记者》2017,(26):22-23
记者主要是从事新闻采集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记者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就是采访,采访就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通常情况下记者都是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主要通过报道和披露社会事件,让公众有知情权,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揭露社会中侵犯他人或者公众权利的事件,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正是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会受到威胁甚至伤害,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建议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等权益会受到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让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调查,消除他们可能遭受侵害的顾忌和担心,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批评有的媒体记者同行整天浮在上面,作风不正,文风不实,往往是指他们整天泡在会场上,泡在办公室,不深入基层采访,照录领导干部的讲话,摘编机关、企业等被报道单位的现成材料,心里没有群众,文字面目可憎. 现在,上述传统的"老毛病"在媒体同行中仍然存在.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和新闻队伍的扩大,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记者热衷穿梭于各种"论坛",能打电话采访的就不当面采访,以"网传"的信息代替现场信息,以专家们对新闻事后的"热议"来代替对于新闻真相本身的挖掘,照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们的观点和调研报告,等等.其报道或许不乏热闹,但就是缺少"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4.
自己在记者这个行当里,屈指算来,已经泡了二十多年。当记者,自然免不了大大小小的采访,但这些年来,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新动向”:有时,有的记者对采访表现出出奇的热情,他们兴致勃勃,就像到火车站去接他们久别的女朋友似的;有时,又像是经过制冷设备处理过一样,表现出出奇的冷漠。  相似文献   

5.
记者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无可奈何;有的记者软磨硬泡;有的记者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6.
从访谈结果总体上看,驻华外国记者的看法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在中国的工作环境日益改善.比如:采访比以前更容易,采访时遇到的干扰比以前少等.这种积极评价主要来自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的外媒记者;第二,外国记者普遍认可中国外交部做出的贡献;第三,采访政府高官仍然是挑战;第四,与在北京不同,外国记者在中国其他地方采访有时会遇到某些地方官员干扰;第五,西方记者与亚洲记者观点不同.一些来自亚洲国家的记者认为西方媒体确实对中国有偏见,而西方媒体记者普遍否定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7.
眼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采访对象的无理阻挠,有时甚至发生采访设备被损坏、记者被殴打的恶性事件。这些采访对象往往出于对舆论监督的畏惧、仇视和抵制,不惜直截了当地对记者的采访活动粗暴干预,这便有了电视批评报道中常见的挡镜头、推话筒画面。由于这些人的严重干扰,给记者的正当采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么采访活动被迫中断,要么采访效果大打折扣、使得预期的采访目的难以实现,给舆论监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要求总编辑(泛指媒体业务领导)像普通记者一样在采访第一线,不太可能,但在重大报道中,要求总编辑带领采访团队深入到采访第一线,既必要,也可行,更具有重要意义。总编辑深入采访第一线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眼目睹“神舟”四号升空,我是全国惟一的地方媒体记者;而新民晚报也是参与此盛事报道的惟一地方媒体。这中间的过程,颇多曲折。如今回味起来,这次采访,也是我不长的记者经历中颇为幸运的一次。被“总装”拒绝,暗下决心“硬”闯最初我得到的消息是,“神舟”四号将在今年1月底之前升空,可具体时间却一直被视为“最高机密”,甚至有些被采访对象和我提到飞船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用上“隐语”,免得让别人听到,以为他们在“泄露国家机密”。11月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中国航天报的采访部主任告诉我,他们报社派出的记者,已…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困难重重,记者采访,往往找不到知情者,或知情者不愿说出真情,费尽周折,反复核实,有时稿子还发不出来,稿子发出来了,被曝光者还会来无理纠缠,让记者、媒体负责人分散精力;记者现场采访,有时还遭围攻,照相机被摔,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的记者: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雄 《视听界》2008,(4):31-35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的记者们设置了一个令人压抑的灾难性采访——报道情境。地震不仅震撼着全体国人的心,也震撼着我们对媒体。记者.新闻伦理等基础问题的认知。记者是特殊的职业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向全国人民报道地震全过程的重担;与此同时。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对象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一系列问题便浮现出来:记者如何在灾难性情境中从事新闻报道?当“记者”和“人”的身份发生冲突时,如何权衡和取舍?汶川大地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新闻伦理在特殊情境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采访中应坚持正面宣传,这本身没有错,但有时却忽略了另一面潜在的事实,而这一部分事实对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有新闻价值。比如,某知名英模网公殉职后,多数媒体都报道了这样的事实:她是出车祸死的。但媒体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没有写出司机是酒后驾车出事的。其实,如果写出这个事实,并不会影响英雄人物的形象,反而会给广大司机一个强烈的震撼:今后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生命为本。比如,一家知名酒厂厂长因为厂子被别的酒厂兼并,他想不开举枪自尽,媒体纷纷进行了大幅报  相似文献   

13.
浅谈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和一般采访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在记者隐瞒真实身份和被采访者事先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一些公众极为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但某些个人或组织却刻意想隐瞒的事实。在舆论监督方面,隐性采访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焦点访谈》和《每周质量报告》以及各地新闻媒体所揭露的一系列重大案件既满足了公众义愤填膺的心理,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媒体的知名度。然而,在隐性采访过程中,由于记者法律知识的欠缺,隐性采访很可能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14.
媒体负面报道或恶意勒索导致的危机,主要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能发生:全国性大媒体未经同意突击采访或上门暗访、发负面新闻前电话通报、电话咨询某一敏感的问题;地方性、专业类媒体发布负面报道并被广泛转载;某些记者以掌握的负面信息勒索金钱或要求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15.
孙飞 《青年记者》2012,(26):48-49
记者在工作中难免遇到采访被拒的情况,那么,对方为什么不肯接受采访?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电视媒体特点,谈谈如何积极应对。采访被拒往往可采制出独家新闻当前媒体竞争激烈,记者都在抢新闻。由于种种原因,采访对象有时会不愿合作、不肯接受采访,让众多记者吃了闭门羹。这时,一旦你能突破重围,往往就能抓住一个采制好新闻的机会,甚至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各类批评报道在各级媒体中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批评报道记者容易出名,但稍有不慎记者也会惹上官司。近些年因为媒体刊登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新闻官司已经发生上千起。陷入官司中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有时还落得灰头土脸。事实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法制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勇于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善于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采访权、安全保障受到侵害的事时有发生,自身的维权之路面临新挑战。记者采访被打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见诸媒体的记者采访被打事件包括:1月5日,《济南日报》和《山东青年》的3名记者在山东省宁阳县采访时被殴打;7月22日,《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遭环卫队十几个工人的围殴;8月1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等南京4家媒体记者到江苏省教育厅采访一个会议,被保安群殴;8月9日,广东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广州海印布艺总汇时遭保安群殴;  相似文献   

18.
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一般被形象地称为“土记者”。“土记者”大多生活在农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村的发展变化感同身受,稿件如同泥土一样芬芳朴实,因而很受媒体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影响,某些“土记者”也在悄悄变味,写出的稿件让人将信将疑;有的完全子虚乌有,宣传出去后影响很坏。笔者一次下乡采访,按照“土记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采访对象。一交谈,惊诧不已。“土记者”明明交待  相似文献   

19.
其分在现场直播的采访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究其一个重要原因是记者没有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思考和对新闻价值准确的判断。提问题是一门学问。但仅仅会提问还不够,记者的倾听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采访的成败,记者是否能够抓住最关键的信息。也就是说,好采访技巧=提问+倾听。一、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前,记者要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有了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问为两个层次:第一,态度;第二,问题本身。对于记者来说,采访态度不可带个人判断、偏见和猜测。如果记者先入为主,那么记者就很难理清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而最后的报道也就会有失偏颇。此外,采访对象通常对记者的态度很敏感,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0,(7)
以新冠肺炎早期(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0日)代表性专业媒体的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官方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占据着消息来源的主导地位,一线医务工作者总体被忽略,通过记者采访核查获取一手消息来源占比少;消息来源的偏向性一定程度延误了对早期"人传人"核心事实的及时发现和传媒早期风险预警的迟滞;多种现实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萌发阶段,在落实媒体早期疫情事实的实际报道权基础上,建议专业媒体:一是采纳政府和专家权威消息来源的同时仍需加强记者采访,尤其应加强对核心信息的重点核查;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及其大数据,及时挖掘来自基层的核心事实,并加强记者专业的事实核查、深度追踪与实时报道;最终双向合力发挥专业媒体独特的早期风险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