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方面都在呼唤创造型人才,各种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将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创新才能进步,人有创新精神才会发奋进取,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3.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创新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的产物,又是人自身的创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有了创新,社会才有了今天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进步,那么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希望。“创新能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为创造性而教”是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教学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既有文化基础上的传承、建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没有文化的再生产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而人的发展依靠的是教育的完备,教育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一种知识建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体现人的价值生成,要为具备高素质的人的再生产服务,从而为文化再生产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说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这“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代表了当代中国对“创新”——人类这一最有活力行为的深刻认识。那么,“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呢?广义地理解,创新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回溯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人类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分工。没有创新,就没有埃及、巴比伦、希腊的古文明;就没有绵延数千年的东方灿烂…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由无数个有创新能力的个体组成的。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多半是在学生时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目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主体。没有创新就没有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国家就没有发展。只有推行素质教育,切实实行创新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变化     
当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变化着。每一个人都是在变化中从幼稚步向成熟的。如果人没有改变,那人就不会懂得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善于改变的人就能在困难中成长,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在意之前那个幼稚的人了。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成为全礼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广义地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更主要地是结合小学语文所特有的形象感知的学科性质、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和夸张想像的修辞手法,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活力和生机的标志。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很重要,那音乐课堂与创新有什么关系,音乐课堂的创新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对现在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创新无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一个人没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向上的动力,也就不会进步。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周胜雷 《新疆教育》2012,(11):88-90
创新是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时期的教师就要担当起这样的使命,做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成全学生走创新之路,为学生创新护航。  相似文献   

20.
创造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创新者才能拥有将来。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靠他们去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