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九隆传说蕴涵了哀牢氏族特定历史时期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沙壹"尝捕鱼水中"体现出了哀牢氏族的物质生产(渔业)民俗;沙壹"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名子曰九隆"、"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则是哀牢氏族成员关于诞生、命名及婚姻的人生礼仪民俗;"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分置小王,往往邑聚,散在溪谷"反映了哀牢氏族血缘型、军政性和地缘型的社会组织民俗;"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是哀牢氏族的民间信仰民俗的依据;"衣皆着尾"则是对哀牢氏族物质生活民俗中的服饰民俗的生动刻画。九隆传说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既是哀牢氏族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其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支格阿鲁是彝族全民认可的祖先神灵。本文就彝区各地流传的支格阿鲁与汉文史志所载"哀牢"、"烛龙"、"九隆"、"哀牢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经考证古"哀牢"即今之"阿鲁",其名称后多有演变。"濮莫"义为"白(蛮)女"。古哀牢地之"哀牢布"与亚洲棉起源有关,汉史所载棉花"娑罗"读音唯一保留在彝语支语言里。支格阿鲁文化是彝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哀牢文化"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哀牢"的界定,名称来源、地域范围、生产力情况、族属问题、民族关系、九隆神话以及与南诏文化的关系等已有相当份量的著作问世,但从女性视角研究哀牢文化几乎是空白。切入性别视角,把女人纳入哀牢文化的研究,还历史以原貌,以弥补传统历史学由于对女性的遗忘而造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横断山脉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褶皱山脉,境内群山峥嵘、峡谷纵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着大断裂峡谷奔流不息,自古以来通行不便,栖身于横断山脉之中的哀牢人也就愈发神秘。寻访哀牢人的过程更像寻找一首逝去了千年的史诗。澜沧江旁的平坡村是一个即将被湮没的村庄,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已从未听说有个叫哀牢的部落;保山博物馆中哀牢人的遗物,已是铜绿斑斑;而当年见证着哀牢国归附大汉王朝的不韦县,现在是一个叫金鸡村的小村庄。流放与碰撞,是横断山脉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哀牢犁耙会原来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交易活动的主体。客观生存环境条件和神话传说都说明,哀牢民族不是一个农业民族,而是渔猎民族。哀牢犁耙会并不具备哀牢文化的历史本质,而是汉族移民文化在与哀牢文化之间进行博弈的历史产物。哀牢犁耙会的文化本质是农业民族的岁时节日,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节律,体现的是农业文明的精神风貌。随着文化的变迁,哀牢犁耙会正在面临文化空巢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东汉所置哀牢县,位于何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在"腾冲、龙陵";有人认为在"腾冲、德宏";有人说是"猛卯"、"腾冲";更有人说在"今腾冲、德宏、临沧一带".通过史籍查证,认为东汉永平年间,显宗所置的哀牢县址,应在保山隆阳区永昌镇正阳北路南端"正阳北路信用社"附近.  相似文献   

8.
哀牢山是哀牢民族的发源地和哀牢文化的中心地。自从建立不韦县以来,移民实边一直以来就是汉族同化哀牢民族的锐利武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火纷飞给哀牢文化以复兴的空间,哀牢民族又一度回归哀牢山区域。唐宋元时期,哀牢山区域均为少数民族政权的管辖范围,哀牢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汉化,但是在哀牢山区域应该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明清时期,当时政府大量移民永昌郡,从北、南、西三面包围哀牢山。哀牢文化在汉族移民文化的南北夹击和中间堵截中失去其生存与发展空间,最终消失在汉族移民集体无意识的文革大清洗中。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历史博弈行进到今天,终于定格在作为移民文化中心的顺龙寺所在地——河村。  相似文献   

9.
九隆神话是叙述哀牢民族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对于理性的思维来说,其所讲显得荒诞陆离,让人"迷思"。但从历史研究来看,九隆神话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哀牢夷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征,更传达了哀牢夷远古的历史文化演变信息,如氏族制度、经济生产方式、婚姻制度、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为我们了解哀牢文化的进程及其规律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透视角度。  相似文献   

10.
对《哀牢文化论》中关于哀牢附汉过程的相关观点提出置疑。认为扈栗是哀牢国的最高统治者,并非仅为哀牢王之下的一个部落首领;扈栗辖境为哀牢国全境,绝非仅“沦怒两江间”之地;汉王朝并未以扈栗之地与益州西部6县置为“益州西部属国”,益州西部都尉之地也并未包括扈栗之地。并对哀牢国两次求内属之时的人口数量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提出了较为中肯的解释和假设。  相似文献   

11.
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在云南古代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研究辩析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的关系,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哀牢国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哀牢国与滇国在云南古代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研究哀牢国同样与滇国一样重要。从一定程度讲,哀牢国的社会地位及影响比滇国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欧丽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42-47
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彝族罗噜人纺织的火草麻布,集麻的柔韧性与火草的保暖性于一身.自古至今,哀牢山区的彝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织火草麻布的工具和技术,传统的火草麻布纺织技术至今仍在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4.
杨立鑫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F002-F002
柳貌,公元1世纪人,系保山古代哀牢国末期国王。  相似文献   

15.
普珍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2):15-23
哀牢山地区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有一个特点:由于晚期封建国家和现代国家的影响,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一般社会发展史上几千年才能完成的变迁。摩哈苴所属的沙村是哀牢山区的典型实例,它与哀牢山区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之发展是密切联系着的,在很大程度上,沙村"罗罗"彝的发展史,可以反映和代表哀牢山区的一般情况。因此考察沙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史,其意义不仅在于认识彝族的经济发展史,而且还丰富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哀牢濮人后裔今天的分布状况与哀牢时期的濮人分布的对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哀牢濮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不断向南和西南方向迁徙,一部分还沿着沧、怒两江不断迁徙直至国外,形成跨境民族。同时,原来处于统治地位的哀牢濮人,逐渐丧失这一地位并被赶到山区。导致这一变化是由民族自然融合的客观规律、历代统治者对此区的政治政策和一些军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青铜器是研究哀牢文化的核心实证材料。青铜器的器类识别和分期是重要的基础研究。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国地出土的青铜器已见30多种,分属礼乐器、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四大类,青铜器使用于哀牢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及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哀牢青铜器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濮人曾经是古哀牢王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在云南境内有广泛的分布,但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原因,以及汉民族的迁入,哀牢濮人经历了漫长的迁徙,分化为多个少数民族。但哀牢濮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朴素的生态适应性并没有因民族衍变而消失,而是超越环境的变迁顽强地传承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调适人与自然环境,处理人地关系的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华阳国志》、《汉书》等诸多史籍记载,永昌(今保山)的哀牢山的九隆神话传说,反应哀牢山是哀牢国的肇迹之地,后来到了唐南诏国时期为了纪念“南诏本哀牢后裔”在此建庙,形成了以赶庙会为主体的哀牢犁耙会,至今依然兴盛。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哀牢区域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哀牢各民族在传承本地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中原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于是哀牢文化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