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历经秦朝的打压、汉代的兴盛、宋代的分裂、明清的活跃、近代的扬弃以及现代的削弱与发展并存的过程。儒家思想兴盛的主要原因有政治因素、当时的思想文化形态、儒家思想自身发展和统治者的认同等几种因素。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儒家思想内部的变质、当时的文化危机和与主流统治思想相违背等等。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明清两朝时事小说兴起的原因,指出时事小说虽然艺术性不高,但作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兴起并随着不同历史条件发展、消亡的小说类型,它与当时变幻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环境密切相关,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文学传统、社会时局、思想空间和传播载体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时事小说的兴盛。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我国近代报刊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海报刊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息息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国人的思维模式。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进而在法制上表现了儒家的思维模式。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对立而产生,并始终伴随着中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秦的建立、兴盛和灭亡,秦的全部政治实践、法制实践都以法家思想为导向。随着朝代的更替,法制的衍进,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逐渐由对立走向了融合,共同指导中华法制。本文拟从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特点出发,进行比较,旨在探索两种思想的切合点及它们与中华封建法制的切合点,进而联系现代法制建设,为现代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贯穿了陆游一生的主导思想,其形成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原因.当时春秋经学的兴盛为仁人志士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为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从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和自身认可等多角度都可以看出春秋学与陆游有着密切联系,《春秋》学的影响在陆游的诗文中亦有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唐代国子监在当时对外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招收和培养留学生,主要承担着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工作,包括在儒家思想和文化之下衍生出来的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以及有关书法、数学、音乐、文字学等方面的具体知识;第二,参与主持国家重大的外事活动,通过对圣贤的景仰传播与输出以儒家礼仪制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思想。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有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本研究比较了儒家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通过发掘儒家思想育人功能中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助益的部分,旨在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8.
五代是词这一新兴文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西蜀是当时的一个创作中心。蜀词得以兴盛的因素有很多,蜀地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它一方面为文化艺术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使游乐之风大盛,这正为以娱宾遣兴为主要功能的曲子词的创作和传唱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9.
人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社会的缩影、文化的结晶。三国时期的人名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宗族观念、尊士观念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息息相关。人名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一方面反映当时的文化思潮,另一方面又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禅宗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其持顿悟教义和简便的修持方法、以农禅立教、中国化最彻底、弘法得到朝庭支持、得天时地利。禅宗兴盛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文化的发展应与政治、经济、民族心理相适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室内设计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及中国室内设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素.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精华的非凡活力.自从儒学经典相继传入日本之后,在儒学与日本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便成为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表现为人即资本的观念、和能生财的观念、经国济民的社会责任、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以及忠诚观这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它的产生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丘浚是中国15世纪的思想家。了的富民思想包括民本爱民、求利富民、先理民财,实现的主要途径有配丁田法、爱民节用、轻税薄赋、民自为市、发展私营经济等,他的思想琰源于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当时社会现状4的剖析以及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代表,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阴阳思想于6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了富有日本特色的“阴阳道”①,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期间对日本的政治、宗教、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阴阳思想被当时的日本高层借鉴有其必然性,与当时日本国内的历史背景关系甚密。其一,它迎合了当时日本统治者的需求,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其二,大陆的阴阳五行思想为朴素的、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的日本原始信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其三,为儒家思想韵传播提供了方便。其四,推动了日本古代历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仍然影响、推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儒家人本思想、义利相通的义利观、人生理念、伦理思想是现代组织文化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入手,就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宗旨、精神、行为准则等方面着重探讨如何积极发掘儒家思想精华,构建更深意义层面上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在新经济时代表现出许多创新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文化传统是创新之基。从东西方文化比较及企业文化应用实践看,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可供借鉴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孙子的兵家思想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在官方、民间的慈善活动中均得到体现.该时期由于统治者在统治思想上承袭了两汉儒学"以经治国"的政府管理思想,故其时政府对社会上鳏独困穷人群的救助主要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广泛的慈善救济活动,对保持当时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建设下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素,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精华的非凡活力。自从儒学经典相继传入日本之后,在儒学与日本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便成为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表现为人即资本的观念、和能生财的观念、经国济民的社会责任、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以及忠诚观这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儒学、儒家文化呈现复兴的态势。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重要财富。儒家倡导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渗透于其所谓的治国方略之中,使中国传统法治思想中充满了德活的因素。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不应归于消灭。从中国的社会形态、观念形态来看,传统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的法治社会建设也应有其积极的作用,且可以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方略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正视我们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注重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因素对我国法治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