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 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一般 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属于 国民经济最基础的财政单元。实施 "县域突破",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 山东省荷泽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面 临的若干体制、政策性制约因素及 其对策做如下分析。 一、荷泽市县域经济发展中 面临的体制和政策约束 (一)现行财政体制制约县级财 政  相似文献   

2.
刘晓东 《科技广场》2012,(7):229-234
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推动江西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抓手。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和困难,以致出现了资金短缺、土地供求矛盾、环境保护压力、新农村建设资金后劲乏力等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央和省政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土地审批指标,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同时地方也要以项目争资金,以招商引资金,以优厚待遇和鼓励政策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3.
“增长极”理论在发展湖北县域经济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当前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来看,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应该担当县域经济"增长极"的角色,在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的时候,实施"县城增长极"战略,发挥县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无疑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把各类优秀人才积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紧紧围绕我市三百项目大会战和招商引资的需要,抓好人才兴市战略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我市实施两大战略,实现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呼和浩特市近郊大部分农民已脱离了土地,而成为城镇经济中的"土农工商"者,传统意义上的"三农"概念已发生根本变化.农村金融的借款主体扩大了,但据调查这部分个体户存在贷款难现象.而另一方面作为支持农村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却存在大量闲置资金,资金应用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协调三个维度的县城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矢量优属度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验征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下,标准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实施标准化战略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长汀县近年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一些做法对标准化建设与地方经济的融合进行探讨,对于长汀县以标准化建设取得的经济成绩也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将标准化战略应用到县城经济发展中取得道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美国人G·R·蒂拉在1918年第一次使用“卫星城”这一名词,并主张把工厂从大城市稠密地区迁移到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以来,卫星城在许多国家有了广泛的发展。我国从1957年开始在北京和上海周围也建设了若干卫星城。发展卫星城能否起到控制大城市规模、疏散城市人口的作用呢?对此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建设卫星城是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卫星城的出现,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本世纪二十年代,城市人口约为10%,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有了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已占40%。有人估计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到60%;与此同时大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800年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路是农村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是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执政为民、建立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毫不例外,我国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国只有设市城市140个,县城和建制镇约2,000个,城镇总人口约5,765万,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0.6%。到1984年末,全国设市城市发展为800个,建制镇增至7,469个,城镇总人口16,3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82%。城市在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据1983年末对266个城市统计,这些城市的人口合计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工业企业拥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把技术、人才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创新技术向产业化转变的周期将更加缩短,在这样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落后技术迅速被淘汰的社会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缺乏人才管理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文章试就企业的管理要以"人才"为核心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大城市、中心城市数量很少,中、小城市数量则相对很大。所以,发展中小城市,就成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发挥经济原则在小城镇绿化建设中的作用,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优美景观的生态小城,则是小城镇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取市场和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优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北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带动农村人口战略转移,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一)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城镇化和城镇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2.65%提高到2003年的33.51%,城镇人口从1995年的1637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049万人,城镇数量进一步增加,独…  相似文献   

14.
石莹 《金秋科苑》2009,(10):147-147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大城市、中心城市数量很少,中、小城市数量则相对很大。所以,发展中小城市,就成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发挥经济原则在小城镇绿化建设中的作用,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优美景观的生态小城,则是小城镇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取市场和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小城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非常重要."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使原有的系统重构,整合成新的商业结构和过程.可以相信,将来谁也不能游离于信息社会之外,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笔者认为中小城市将在秩序重建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此类问题还较少受到研究重视.同时由于受信息产业热的影响,我国各地方,包括一些中小城市,出现了盲目发展信息产业的趋势.发展信息产业和应用信息技术不应是盲目的,各地不合适的定位和发展方式势必将造成信息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既然中小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其发展与智力密集的大城市有所不同,况且有一些地区已开始发展,我国应将中小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列入重点研究对象,并重视针对中小城市特点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大城市发展推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创造了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同时大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大城市病”。对大城市发展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解决对策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8.
同样两个原来的条件相似的国家,即经济学上讲的资源禀赋一样,结果为什么发展的差异很大呢?这与政府的作用息息相关。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就意味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市场竟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源、资本、人才和技术之所以从这个地方汇聚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不是从这个地方转移到别的地方?或者说,为什么很多资金都进入新加坡和香港而没有进入阿富汗?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竞争力的问题。政府的能力很强,为当地提供了很好地法治环境、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等公共产品,那么资本、技术和人才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入,既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也在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现在,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经发展到43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6个,居世界首位。城市人口已经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13,400万人,城市人口在总人  相似文献   

20.
以宁波市辖内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市县域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由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成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宁波县域竞争力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宁波5个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最后从5个方面对宁波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